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8-8
受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和水资源本底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水循环演变最剧烈、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其中又以海河流域最为严重和典型。海河流域人均径流性水资源居全国十大一级流域之末,流域内人口稠密、生产发达,经济社会需水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流域水资源衰减问题十分突出,不同行业用水竞争激烈,水环境容量与排污量的矛盾尖锐,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问题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8):118-118
“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近日获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是首个依托于水利部立项的“973”计划项目,是近年来水利科技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标志。“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第一承担单位,王浩院士为首席科学家。该项目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拟解决实现缺水流域水循环科学调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增强我国缺水地区水安全保障的基础科学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编辑部在第八届编委会中开展《水利学报》意见征集调查活动。编委们积极响应,献计献策,对办好《水利学报》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简要介绍跟踪国家973、863等水利领域项目进展情况”就是众多建议中的一条。为此,编辑部特开辟此栏目,不定期地介绍水利行业正在进行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进展情况,为读者和从事项目的科研人员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河流域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了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的驱动机制,提出了海河流域农田综合二元水循环模式,揭示了农田水循环的机制,并根据农田水循环的结构与模式分析了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的各项输入输出等水平衡要素。对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模式和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的改变使有效降水利用量增加,蒸散发的输出量整体增加,农业系统退水量减少。根据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模式和通量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的调控措施,包括节水灌溉、发展旱地农业等。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王浩院士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出席了颁奖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该项成果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06CB403400)"等项目完成。该项目是水利部牵头的第一个国家973项目,在首席科学家王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形势,以海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为例,探讨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管理对策:①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管理中实现水量和水质的统一;②在进行跨区域调水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能耗低、水耗小、排污少"产业,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③统筹区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④加强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现状,揭示并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晰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实施方面存在的政策法规障碍,并针对GEF(全球环境基金)海河项目的研究目标要求,提出健全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政策法规框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王浩  王建华  秦大庸  贾仰文 《水利学报》2006,37(12):1496-1502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是随着水资源稀缺性的逐渐增强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传统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在描述人类活动干扰和满足不同层次水资源规划要求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方法,即以降水为资源评价的全口径通量,遵照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原则对降水的资源结构进行解析,实现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径流性水资源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的层次化评价。在手段上,构建了由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与集总式水资源调配模型耦合而成的二元水资源评价模型,并将下垫面变化和人工取用水作为模型变量以实现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恒义 《人民黄河》2013,35(2):50-52
以水资源十分紧缺的海河流域城镇为研究对象,选择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北京市昌平区作为研究实例,对海河流域城镇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对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GDP耗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区域用水增加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动区域用水结构的优化和用水效率的改善,进而促进区域水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势,指出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方法.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的内涵;通过水资源供需分析,研究现状和未来(2020和203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提高未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在于南水北调水和流域内地表、地下水的合理使用,通过采用综合开发治理措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改善和修复海河流域的永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成果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项目完成。在首席科学家王浩院士的带领下,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在流域水循环、水资源、水环境与生态演变机理以及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总结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一个物理概念清晰、简单实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并以海河流域为对象,应用该计算模型对海河流域近20年来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水资源整体上处于持续超载状态,且超载度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根据预测模型的计算,对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趋势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海河流域承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变化中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浩  贾仰文 《水利学报》2016,47(10):1219-1226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流域水循环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流域水问题背后的科学基础是"自然-社会"二元驱动力作用下的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的水环境、水生态过程的演变机理,有效解决这些水问题需要一套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来支撑。本文在简述二元水循环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水循环的驱动力、结构、功能属性和演变效应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自然水循环和"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不同特征,阐述了变化中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学科范式、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文章还讨论了二元水循环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效率统一度量与转化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水资源问题为核心进行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十分必要。在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前提条件,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落足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恢复目标是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海河流域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这两大问题的严重性及其解决对策,虽不乏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但至今未能形成同时解决(或同步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主流,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上述问题还体会不深,行动不力。本文再一次提出本流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出路,增强危机感与紧迫感,以便最终能在广大群众与各级领导对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方面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6.
海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节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长期过度开发,流域用水量大大超过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通过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机理。首先从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三重”约束出发,指出流域水资源配置“非古典”特性,然后分别对计划主导型、商品主导型、生态主导型配置模式的机理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综合上述各种配置模式的优点,提出了现代市场主导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式,并证明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大气水资源变化与输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平  夏军  林朝晖  熊喆 《水利学报》2008,39(2):206-212
本文对海河流域大气中单位面积空气柱内的水汽含量即可降水量,以及流域的4个边界面的大气水汽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海河流域严重旱涝年的整层大气水汽总输送通量、纬向输送水汽通量、经向输送水汽通量以及可降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降水量和水汽输送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了明显的转折.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受季风强度影响,且以经向的水汽输送为主,即夏季严重旱年水汽总输送减弱,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总量减少,而夏季严重涝年水汽总输送加强,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总量增多.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属性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光辉  陈树娥  费宇红  聂振龙 《水利学报》2003,34(10):0113-0118
本文通过对近50年来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成因和机理的梳理,阐明了流域水资源紧缺属性的理念与量化识别方法,为针对性地解决水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提出了在未来10~30年内南水北调是必要的,需调水量平均为93.7亿m3/年,以及解决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地认识和解决管理性和政策性缺水问题的论点,给出了解决不同属性缺水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海河水利》2012,(1):18-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纪念第二十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