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管束壳侧循环流动沸腾传热的分析,提出了管束沸腾传热的薄层蒸发传热增强贡献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与管束传热的分格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管束传热系数及循环流速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由本模型计算所得管束沸腾传热系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侯明  徐维勤 《化工机械》1999,26(3):171-175
对釜式再沸器壳侧循环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评述,阐述了确定循环流率的方法,比较了计算横掠管束两相流压降及空泡份额的几种算法  相似文献   

3.
釜式再沸器传热计算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侯明  徐维勤 《化工机械》1999,26(2):116-120
综述了釜式再沸器传热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与国内现行釜式再沸器设计方法作以比较,指出目前釜式再沸器设计方法偏于保守,文中提及的设计方法及笔者的分析结论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斌 《硫酸工业》2021,(4):42-44
介绍了釜式换热器的结构和设计原则.以U型管束釜式换热器设计为例,在换热器材料的选择、管程及壳程试验压力值的确定、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形式、壳程过渡锥体的设计、管壳程连接结构设计及管束稳定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设计中需注意的关键点,在考虑安全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以某固定管板釜式再沸器为例,忽略局部结构,建立整体应力分析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各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同时,仅取设备壳程筒体建立局部应力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斜锥最大倾角路径上的轴向应力和薄膜应力.结果显示:前者的最大应力强度位于斜锥大端内壁处,而后者的最大应力强度位于斜锥小端外壁处;对比同时表明采用整体模型分析所得斜锥各项应力强度水平均远低于局部模型分析结果,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可大大降低斜锥壁厚.  相似文献   

6.
高生明  王开兵  许高坡  楼旭铼 《广州化工》2021,49(14):124-125,138
水浴式汽化器作为一种热交换的设备在低温液体汽化和空气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水浴式汽化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以及现有水浴式汽化器存在的设计结构缺陷、换热管易泄露、维修困难、只能实现单种液体的汽化等缺点,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的具有U型换热管束结构的水浴式汽化器,该水浴式汽化器可以对不同类的液体进行汽化;即便当U型换热管出现泄...  相似文献   

7.
流体绕流管束时纵向节距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流体流过顺排管束时的流动及换热性能在小型风洞中进行了实验研究 ,以了解纵向节距的变化对换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纵向节距的不断缩小 ,换热性能有一个从大到小再增大的过程 ,而流动阻力的变化在总体上减小的趋势下存在波动。此外 ,利用火用分析法对其流动传热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表明 ,在高雷诺数下小节距管束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大节距管束。反映出采用小节距管束具有体积小、性能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管束核态沸腾引起管束效应的对流循环和滑移汽泡两种机制作了模型假设和定量计算。并在实验基础上拟合了管束核态沸腾平均换热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两种机制对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鹭 《辽宁化工》2023,(3):390-392+396
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运行模式和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利用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对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和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再沸过程中,由于塔中的流体静态压力与再沸反应室中两相流场的浓度之比存在差异,在进行再沸反应室的优化时,对再沸反应室中的流体静态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以保证再沸反应室的基本结构尺寸,实现较好再沸器循环。  相似文献   

10.
杨世东 《化肥工业》2000,27(2):44-47
介绍了对向流动交叉换热式氨合成塔内件的结构、特点及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氟里昂R-113在水平管束管外地沸腾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管束沸腾的滞后现象及沸腾换热系数的管束效应.得出了管束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关系式,并讨论了关系式中系数和指数与换热机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郭亚军  毕勤成  陈听宽 《化工学报》2004,55(9):1417-1421
复合Gewa-T多孔表面管是在机械加工Gewa-T表面上再覆盖一层烧结多孔层而形成的强化传热管,针对复合Gewa-T多孔表面管竖直单管和管束在液氮池中的核态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管束管间距、热负荷等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管束沸腾传热特性.沸腾的最佳管间距与管外径比为1.2,此时管束沸腾特性优于单管.  相似文献   

13.
刘进荣  沈自求 《化工学报》1998,49(1):125-130
引言目前,卧式再沸器的热设计仍沿用Palen等人60年代初基于单管池沸腾传热机理所提出的方法.近十几年来,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管束的沸腾传热系数高于单管.人们逐渐认识到管束沸腾传热为核沸腾、对流和薄层蒸发传热机理所控制.由此可见,在卧式再沸器的设计中,基于单一的池沸腾传热机理所得关联式进行卧式再沸器的热设计,造成传热面积裕度偏大、设备体积庞大、浪费材料、设备效率低,显得十分保守.因此,深入研究水平管束的沸腾传热机理,进而发展更为合理的卧式再沸器的设计模型,对于改进这类设备的设计、改善设备…  相似文献   

14.
刘尧奇  陈听宽 《化工学报》1992,43(3):372-377
<正>1引言 传热恶化有不同的类型,就工程换热设备设计和运行的实际需要来说,人们最关心的是以下几点:(1)传热恶化发生的位置(壁温飞升起始点),一般用。cr来表示;(2)传热恶化发生后壁温飞升的最大值,一般用A儿。。来表示;(3)壁温飞升最大值的位置,一般用K。。。来表示;(4)传热恶化发生后的。mi。。本文着重分析讨论后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虑影响气体横掠螺旋翅片管管束的对流换热的诸因素的基础上,使用两相闭式热虹管为传热元件,根据等雷诺数法的原则,通过试验及数据处理,对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数学准则式,这些公式可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小泽  王补宣 《化工学报》2002,53(2):128-133
通过流型的可视化观察和传热实验 ,探讨不同管径下小直径圆管内流动凝结过程中流型的演化规律以及不同流型的凝结换热特性 .分析表明 ,随着管径的减小 ,以凝结液沿管壁周向均匀分布为主的环状流型在流型图上的面积增加 ,相应地换热温差对凝结换热数Nu的影响降低 .本研究深化了对小尺度下凝结换热机理的认识 ,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清华  辛明道 《化工学报》2002,53(7):755-758
引 言水平管内的受迫对流膜状凝结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及制冷与空调的冷凝设备中 .对于冷凝器的设计 ,确定管内膜状凝结换热系数是至关重要的 .众所周知 ,水平管内受迫对流凝结在流动方向汽液两相流动会出现不同的流型 ,对于不同的流型 ,对应的换热机理和换热系数也各不相同 .因此 ,首先需要区分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的流型 ,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的流型对其凝结换热过程进行研究 .对于整个凝结换热过程 ,通常是根据汽液两相流在不同流型时的流动及换热特征将凝结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流型区域 ,并得到相应的流型转变的判据 ,然后通过实验对不同的流型…  相似文献   

18.
螺旋扁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勤  梁龙虎 《化工学报》1995,46(5):601-608
对不同结构的螺旋扁管管内传热及流体阻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光管比较,选出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较好的管型。同时对2台螺旋扁管换热器及1台外螺纹螺旋扁管换热器进行壳程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管、壳程传热膜系数与阻力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提出的联合传热模型的管道倾斜范围为-90°到+90°。联合传热模型所需的参数由Zhang等人提出的气液混输管道联合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用本模型计算管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与实验得到的对流换热系数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