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水合醋酸锌和水合肼为反应物,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采用一种简单温和的液相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束.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仪对产物的室温发光性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所得产物为定向排列的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的尺寸均匀、结晶良好的氧化锌纳米棒束,单根纳米棒的直径20~30 nm,其相结构为六方纤锌矿氧化锌.所得产物在紫外区381 nm处具有一个尖锐的发光峰,在400~600 nm的可见光区域的发光被显著减弱,显示了优良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NH4HCO3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用超声喷雾共沉淀法获得Eu:YAG粉末先驱体,经一定温度煅烧后得到纳米铕掺杂钇铝石榴石(Eu:YAG)荧光粉。用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粉体的结构、物相组成、颗粒形貌进行了研究。详细地研究了不同铕掺杂浓度粉体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喷雾技术能获得大小为50~70nm、颗粒度均匀的Eu:YAG纳米颗粒,与溶胶-凝胶等方法制备的颗粒大小与均匀性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同时研究还表明,烧结温度对Eu:YAG荧光粉的析晶有重要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衍射峰逐渐变窄,衍射强度增大,有利于促进YAG相的生成。因此利用超声喷雾共沉淀法制备红色Eu:YAG荧光粉体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等摩尔的硝酸钠和硝酸钾作为反应介质,氢氧化钠作为碱化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GdVO4: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PL)和荧光寿命(Lifetime)等手段对产物的相态、结晶度、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在250 °C时开始结晶,400 °C时结晶完全,控制反应体系碱度和温度可获得纯四方相GdVO4:Eu3+晶体。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产物为粒径20 nm左右的立方形颗粒,分散良好,形貌均一。依据XRD数据计算结果表明,GdVO4:Eu3+纳米晶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相对于体相材料均有所减小,归因于纳米晶表面大量悬键的存在,并通过FT-IR得到验证。315 nm波长光的激发下,GdVO4:Eu3+纳米晶呈现Eu3+的特征发射光谱,表明了能量由VO43-向Eu3+的传递。发射强度和荧光寿命研究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4.
以等摩尔的硝酸钠和硝酸钾作为反应介质,氢氧化钠作为碱化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GdVO4: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PL)和荧光寿命(Lifetime)等手段对产物的相态、结晶度、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在250°C时开始结晶,400°C时结晶完全,控制反应体系碱度和温度可获得纯四方相GdVO4:Eu3+晶体。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产物为粒径20 nm左右的立方形颗粒,分散良好,形貌均一。依据XRD数据计算结果表明,GdVO4:Eu3+纳米晶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相对于体相材料均有所减小,归因于纳米晶表面大量悬键的存在,并通过FT-IR得到验证。315 nm波长光的激发下,GdVO4:Eu3+纳米晶呈现Eu3+的特征发射光谱,表明了能量由VO43-向Eu3+的传递。发射强度和荧光寿命研究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稀土金属Tb作为催化剂,通过氨化磁控溅射在Si(111)衬底上的Ga203/Tb薄膜制备出GaN纳米棒.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六方结构的Ga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为单晶结构的纳米棒,直径为80~200 nm,长度达几十微米.最后简单地讨论了GaN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稀土金属Tb作为催化剂,通过氨化磁控溅射在Si(111)衬底上的Ga2O3/Tb薄膜制备出GaN纳米棒。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六方结构的Ga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为单晶结构的纳米棒,直径为80~200nm,长度达几十微米。最后简单地讨论了GaN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法,在不同pH值、EDTA二钠盐参加和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制备出纳米GdPO4:Eu^3+。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纳米GdPO4:Eu^3+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和SEM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纯GdPO4相,纳米粒子的大小、形貌和晶面的发育与合成条件有关;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5Do-^7FJ特征发射峰强度和激发光谱的强度随pH值和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强,EDTA二钠盐参加合成的样品,由于在表面残留有机基团使发光强度降低。纳米粒子的猝灭浓度约为8%(摩尔分数,下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溶胶-凝胶法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 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单一锅水热法制备具有四方晶相的NdV04(t-NdV04)纳米棒阵列。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技术对t-NdV04纳米棒阵列的物相、形貌和显微组织进行表征。所制备的t-NdVO_4纳米棒为单晶,长度约为100 nm,直径为25 nm,并且沿(112)晶面方向定向生长、自组装而成纳米棒阵列。研究表明,Eu~(3+)掺杂会影响NdVO_4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并导致Nd~(3+)从~4D_(3/2)状态到~4I_(11/2)的最强光发射红移,并且在400 nm处急剧降低其荧光发射强度。研究结果对优化稀土钒酸盐的光致发光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2O3/BN薄膜,在氨气中退火合成了大量的一维GaN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立叶红外透射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元素成分、形貌特征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N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相,其直径在150 nm~400 nm左右,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较强的372nm处的强紫外发光峰和420nm处的蓝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11.
以L-胱氨酸为硫源,采用溶剂热法在不同的溶剂中反应,制备出硫化铋(Bi2S3)纳米薄片和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别对所合成的Bi2S3晶型结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Bi2S3为典型的Bi2S3正交结构。以DMF为溶剂,在160℃下反应5d,得到了长为4000~8000nm、宽为200~300nm的正交相Bi2S3纳米棒。根据实验结果对所合成的Bi2S3的形成机制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α-Si3N4,AlN,CaCO3,Eu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获得了组成为CaxEuySi12-(3x 4.5y)Al3x 4.5yOx 1.5yN16-(x 1.5y)(x=0.220~1.525,y=0.02~0.15)的荧光发光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不同组成及烧结工艺对Ca-α-SiAlON:Eu2 的制备,Eu2 掺杂和荧光发射的影响.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可以获得单相、Eu2 掺杂的Ca-a-SiAlON:Eu2 陶瓷粉体.提高烧结温度可以进一步改善Eu2 离子的分布均匀性.Ca-α-SiAlON:Eu2 在紫外-可见光部分具有强烈的吸收,其激发光谱的峰值波长为~270 nm、400 nm,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570 nm.采用氢气,氮气混合气氛烧结合成的Ca-α-SiAlON:Eu2 的发光强度要高于氮气气氛烧结合成的样品.  相似文献   

13.
用十二烷基硫醇做表面活性剂,用水热法在180℃,12 h条件下制备了ZnS纳米线.实验发现硫醇可以诱导ZnS纳米粒子沿着一维方向生长.所得产物ZnS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直径为50 nm~100 nm,长度10 μm~20 μm.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发射光谱(PL)和紫外漫反射光谱(UV)等手段对所得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硫醇在限制ZnS纳米晶一维方向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2O3/BN薄膜,在氨气中退火合成了大量的一维GaN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立叶红外透射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元素成分、形貌特征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N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相,其直径在150 nm~400 nm左右,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较强的372nm处的强紫外发光峰和420nm处的蓝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Y2O3:Eu^3 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13nm~25am之间,且粒度分布均匀,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6.
以Na2SO4和K2SO4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合成了一维Y2O2SO4:Eu3+亚微米棒。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烧结温度、Eu3+掺杂浓度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混合物在1100℃空气中煅烧2 h可合成纯相、表面光滑的Y2O2SO4: Eu3+亚微米棒,Y2O2SO4: Eu3+亚微米棒的长边大于10 μm,短边为500~800 nm。在270nm紫外光的激发下,Y2O2SO4: Eu3+亚微米棒呈红光发射,最强发射峰位于616 nm处,归属于Eu3+的5D0→7F2跃迁,Y2O2SO4: Eu3+亚微米棒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mol%。  相似文献   

17.
张慧  杨庆  曹煜祺  李宗霖  杨振  曹鑫 《贵金属》2021,42(3):10-14
将尿素与乙酸银的混合物进行一步煅烧,得到了纳米尺度的银量子点(Ag QDs)修饰的氮化碳.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所得产物.结果表明,在CN100样品中,Ag QDs的大小约为5~7 nm,高度分散在氮化碳纳米片上.在光催化的过程中,Ag QDs不仅...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阳极氧化恒流法在含NH4F的电解液中,以钛片为基体制备出高度有序、均匀的TiO2纳米棒阵列。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对TiO2纳米棒阵列的表面形貌、组成、结合价态、晶相等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纳米棒阵列均匀分布、排列有序、沿垂直基体方向择优生长。纳米棒的平均直径约为25.68nm,平均长度约为91.35nm,长径比为3.56,平均分布密度约为189~197根/μm2;550℃热处理后生成的TiO2纳米棒阵列具有金红石型结构,结晶度为28.6%,沿(110)面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高纵横比的CdS纳米棒。二苯硫腙(DPTA)作为有机添加剂用于合成CdS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样品的结晶性能和微观结构。XRD结果表明,样品中同时存在六角相和立方相,当pH值为10.5时,六角相CdS的(111)峰的衍射强度最大,同时出现立方相CdS。TEM结果显示,可以通过调节pH值控制CdS纳米晶的形貌,当pH值为10.5时,CdS纳米棒的纵横比最大,直径约50nm,长约3μm。对CdS纳米晶电学性能的研究表明,与用PVA作为添加剂和在纯乙醇中制备的CdS纳米棒相比,用DPTA作为添加剂制备的CdS纳米棒具有更低的电阻值。这是因为DPTA分子中存在2个大π键,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还讨论了CdS纳米棒的生长机理和DPTA修饰CdS纳米棒中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0.
以粒径约150 nm的碳球为模板,通过均相沉淀法制备出Y(OH)3/碳球复合微球,煅烧除去碳球模板,得到粒径约300 nm的纳米Y2O3空心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分析(TG)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表征复合微球和纳米Y2O3空心球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空心球由立方晶系纳米Y2O3构成,粒径约为300 nm,壳厚度约为2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