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大庆萨中开发区油田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 ,油田在采取了大量综合调整措施 ,并经过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和二次加密井等多套井网开发 ,结合油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将动态研究成果和认识向进一步精细方向发展。量化油田油层组的可采储量和动用状况 ,为今后油田三次加密调整 ,二类油层上返注聚 ,以及水驱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提供认识上的保障。该项目不仅技术难度大 ,而且工作量也很大。项目首次应用油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在油田细分沉积单元基础上 ,通过大量的动静态资料分析了萨中开发区 2 0个开发区块、 9个油层组、 5 8…  相似文献   

2.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现状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萨杏油田具有储层多,砂体形态复杂,平面、纵向差异较大及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这决定了储层不可能在开发初期一次认识清楚,需要在水驱开发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调整、二次加密调整、三次加密调整和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基于喇萨杏油田萨中及以南地区多套水驱层系井网交叉的认识,提出对喇萨杏油田不同地区的油层实行"分类研究、分类挖潜",即对不同类型油层分别采用聚合物驱开采、注采系统调整与三次加密相结合等新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油田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3.
喇嘛甸油田层系调整和二次加密调整,都是在原基础井网开采的油层上进行的。层系调整以后,虽然各套都有自己独立的注水井(二次加密井除外),但大部分油井都是合层互采,这就造成了油田分层系产液量劈分,注采比确定,分层系压力系统评价,开发指标计算与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给开发动态分析及高含水后期油水井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了解基础井网对葡14及以下和二次加密井各套油层的影响程度,于2000年开展了封堵试验,方案设计封堵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8口,封堵后,解决了四套开发层系8口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对萨尔图油层影响问题,8口同井场葡I4以下油层层间干扰问题,4口高I6及以下分流线上1-3个方向的二线受效问题和6口二次加密井主流线二线上的受效问题。  相似文献   

4.
喇、萨、杏油田加密调整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分析油田合理井网密度影响因素、非均质多油层油田井网密度与水驱最终采收率关系的基础上,导出了油田加密调整井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求解方法。对喇、萨、杏油田各大纯油区和过渡带在完善一次加密调整后,进一步加密调整可行性及二次加密井网的经济合理界限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指出了油田二次加密调整的有利地区,给出了不同价格体系下,二次加密井的数量界限。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重点针对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各类油层水淹程度已经很高,挖潜难度加大,随着井网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聚合物驱油面积不断扩大及油水井套损、异常高压井层等诸多开发问题的影响。使原有的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及采油工艺配套挖潜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和生产的需要,必须应用最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和动态开发资料,深入分析油田地下形势,研究油水分布规律和分层系井网注采关系及层系间井网互补关系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矿场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多油层砂岩油田进行油层精细模拟的可行方法,解决了因油层多,机器容量限制难于计算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问题。应用本方法完成了大庆喇嘛甸油田喇4—35井区萨Ⅱ7—12层的历史动态精细模拟,并对二次加密调整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在杏北油田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萨、葡、高储层属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泥岩薄互层,单井钻穿油层数目多,单层厚度与渗透率的层间和平面差异达上百倍,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各类油层的动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八五”以来结合层系、井网加密调整,应用大量的测井资料,深入地开展储层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高含水期多井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并将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应用到油田开发调整挖潜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油田水驱开发经历基础井网、一次调整、二次加密后,目前开始针对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实施三次加密调整,由于三次加密井开发的目的层岩性和物性较差,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明显以及平面分布复杂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注水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油田某区块三次加密井油层动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动、静态资料,深入分析油层发育特点,剖面动用状况,结合生产实际,从而达到有效减缓产量递减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今后开发此类油层提供技术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岔河集油田属河流相沉积复杂断块油藏,一次加密结束后油田依然存在井间油层连通率低,油层水驱控制程度低的问题。在180-200m的井距下能否再加密,增油效益如何必须论证,1999年进行了旨在提高油水井连通率的二次加密单井组试验,区域油层连通率提高了17.1百分点、水驱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为岔河集油田进行二次井网加密和下步产量接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井网二次加密调整做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平  孙来喜 《河南石油》1998,12(A05):34-38
针对双河油田前期井网不完善,厚油层层内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双河油田井网二次加密调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已经十余年,2011年水驱综合含水为94.83%.针对水驱含水不断上升、产油量递减加快、无效低效注采循环严重的形势,利用储层精细解剖研究成果,在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提前完钻的二类油层三次采油加密井网,通过选择性射孔,建立新的驱动体系,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富集的结构单元强化水驱二次采油,有效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总结出在特高含水开发期关于射孔、调整及精细注水等方面的水驱二次开发方法,对类似油层水驱挖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层砂岩油田在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因为经过了多阶段、多套层系井网开发,所以递减加快,措施效果变差,油田稳产难度增大.通过对萨中油田各类油层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及对水聚驱现场试验的研究,认为多层砂岩油田在特高含水期,应适时构建三次采油井网,采取先期水驱加密调整挖潜,后期实施三次采油的加密调整方式,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在此基础上,以中区西部为例,依托原井网,部署了3套加密调整井网.通过新井完钻后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再认识,优化射孔选层,优化封堵、补孔手段等,加密调整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开发效果.并分析了特高含水期加密调整效果及开采特征,改进了特高含水期加密调整层系井网部署及射孔选层方法.  相似文献   

13.
喇萨杏油田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调整方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及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多油层、非均质严重,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储量占30%以上,这类油层不仅具有低渗透油层的特点,而且与中高渗透油层交互分布,开采及调整难度大.通过对喇萨杏油田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分布特点、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的分析,提出了与油层性质相结合、与剩余油分布相结合、与原井网布井方式相结合、与长远调整方式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二类油层上返时机及多套层系开发的特点,充分利用三次加密、三次采油相结合调整方式,三次加密井水驱调整与现井网注采系统调整方式,发展和完善现有开发技术,选择合适的油层组合方式、井网井距及驱替方式,提高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关宁  徐东方 《油田节能》2000,11(4):43-45
本文针对萨中油田投产的二次加密调整井,相同完井方式采用PTA射孔液和清水两种方式的产能达标情况、采液强度以及产能变化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分析认为二、三次加密调整中,做为采油工程的第一环节--射孔完井的油层保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模拟射孔技术在三次加密调整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属陆相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特别是进入高含水后期,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平面和纵向上分布零散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准确寻找剩余油的有效方法,各公司研制的预测剩余油软件均无法对空白井区进行预测,准确率比较低,只有75%左右,不能适应三次加密调整的需要。通过研制的一种模拟射孔技术,利用虚拟布井模拟射孔选层全过程,对井间空白区域进行剩余油判断,然后逐井逐层预测,最后叠加出虚拟井点的厚度,对厚度达标地区钻三次加密新井。经钻井验证,该技术预测厚度准确率达90.0%,比目前应用的其他方法准确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减少干井及低效井15%,有效地提高了三次加密井钻井的成功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加密井井位优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砂体分布零散,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等问题,在研究不同井网的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合理加密方式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成果为依据,以可调厚度为加密下限,以周围生产井采出程度和含水为参考的井位优选方法.应用这套方法指导大庆外围油田中高含水萨葡油层的加密调整,提高了井网加密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北三东是萨北开发区第一个三次加密调整工业性生产区块。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密闭取心井水洗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及综合分析方法,进一步落实了包括油水同层在内的可挖掘油层潜力,因井因层而异确定调整对象,并根据不同井、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对射孔选层、层位组合及完井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套三次加密调整井优化射孔及完井方法,对今后的三次加密井射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C油田C55区块是典型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目前处于一次井网加密后的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层间干扰型和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富集.目前尚缺乏有效动用低渗透储层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的水驱挖潜方法.通过检查井岩电对应、加密井测井水淹解释和注入剖面资料发现该区块5个主力油层存在发育上、下2个砂体的情况,为此应用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技术进行储层细分,将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使高水淹韵律顶部型剩余油转化为层间干扰型剩余油,通过注水井的精细分层调整,改善了层间动用状况,提高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岔河集油田属河流相沉积复杂断块油藏,一次加密结束后油田依然存在井间油层连通率低,油层水驱控制程度低的问题。在180~200 m的井距下能否再加密,增油效益如何必须论证,1999年进行了旨在提高油水井连通率的二次加密单井组试验,区域油层连通率提高了17.1百分点、水驱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为岔河集油田进行二次井网加密和下步产量接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双河油田油层微构造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双河油田主力油层微构造研究,总结出油层微构造征及其主要类型,它包括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和斜面微构造等。生产实例表明正向微构造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构造为严重水淹区、建议在制定油田开发加密调整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构造因素,尽可能把加密生产井钻在正向微构造上,负向微构造只能钻注水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