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生产过程中,耕地的资源性战略意义极为重要。耕地质量好,农业生产粮食的安全性就会高。为此,在提升耕地地力质量与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鉴于此,分析耕地地力质量现状,从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让民众意识到耕地地力提升的重要性;制定耕地地力质量提升目标,明确耕地地力质量提升责任体系;革新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就提升耕地地力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做要点阐述,为构建专用农业生产基地真正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2016年—2018年,对忻府区6.8×10~4hm~2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调查,基本摸清了忻府区耕地地力现状,查清了影响忻府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探究,提出了忻府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太原市北部三区耕地地力状况,查清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太原市北部三区耕地资源合理配置及耕地适宜种植、科学施肥及土壤退化修复的意见和方法。结果表明:1耕地地力质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所提高,但是耕地地力质量总体仍然较差。2Z1区土壤最为肥沃,应以蔬菜种植为主,Z2区机械化程度较高,应以粮食种植为主,Z3区肥力偏低,但光热资源丰富,应以粮食种植为主,适当发展瓜果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定粮食生产,近年来明溪县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相结合,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技站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宣当地推广的水旱轮作加冬种紫云英生态模式,把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即能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又能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保护地力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做好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及特征分析,掌握耕地质量,有益于推进测土配方工作。本研究中划分8 845个评价单元,采用系统聚类、DELPHI法、层次结构和构造判断矩阵法,确定参评因素和权重,建立参评因素隶属函数,计算耕地地力的综合指数,划分耕地地力的等级以及计算等级的面积,并做相关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一级至六级占县域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8%、15.83%、7.98%、26.75%、26.49%、19.97%。一级地和二级地主要分布于五莲县北部地区,地力情况较好,农业设施配建齐全;三级地、四级地分布比较分散,具有一定程度的开发潜力;五级地和六级地主要分布在五莲县东部地区和南部山区,有效耕层薄,肥力低。研究讨论了当前县域耕地地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耕地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滦南县是冀东农业大县,蔬菜生产历史悠久,蔬菜产业是农业支柱产业。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的品质、效益。进行蔬菜地地力评价,全面摸清菜地地力及耕地质量状况,提出不同土壤类型区科学施肥指标体系,是提高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建立承德市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区域耕地土壤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开展市区域的耕地地力评价,为农业区划、耕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整治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闻喜县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展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使农民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闻喜县耕地地力状况的调查分析,找出了耕地地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良培肥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耕地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1我市耕地地力现状及特点耕地质量包括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此次调查与评价共涉及耕地土壤点位5700个,点源污染点位72个。经过调查分析,基本查清了全市耕地地力现状与特点。通过对全市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得知:全市土壤以壤质土为主,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为6.3~29.9g/kg,平均值为19.36g/kg,属三级水平。全市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