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生活》2014,(5):74-7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目前,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2015年率先发布了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标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对山东省美丽乡村主管部门、基层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标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为生态宜居乡村标准化建设提供实际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自2008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至今已有7年时间。除了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央文件中提到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和方向,标准化方面也一直在不断跟进。201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13年11月,国标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将浙江、安徽等13个省列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2014年4月,浙江省发布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地方标准《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标准化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介绍了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813-2013《绿色乡村》和DB43/T 813-2013《乡村绿色家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管护现状和标准化现状,确定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化对象.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地构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雷 《标准生活》2015,(7):48-55
<正>美丽乡村的建设,没有统一的界定,因为对于美丽的定义,我们无法规范。每个乡村也有自己独到的地理景观、人文历史等特质,因此在美丽的建设上,乡村都在探索自己的风格以及实践的模式。透过对典型乡村建设模式的举例和分析,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如何建立美丽乡村评估标准和方法,如何有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和方案设计,以及如何评判模式和方案能够在资源和时间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达到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对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标准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的工作情况,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先进的理论方向和可操作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云振宇 《标准生活》2013,(12):29-29
即将过去的2013年,对于从事农业与农村领域的标准化科研工作者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癸巳金蛇的岁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联〔2013〕79号),在全国12个省份开展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内容的标准化试点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标准化工作者,能够有幸从前期就参与这项具有伟大使命感的工作,内心充满了挑战、压力、激动和兴奋。  相似文献   

9.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其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标准化建设缺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照"认识本质—总结内容—提出困境—搭建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脉络,通过政策、实践与理论的分析,指出了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村务管理建设等内容。针对现有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研究存在的体系繁复、灵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包含综合通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务管理结构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为宏观政策向具体化、精细化方向的延伸提供可操作和可量化的标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其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标准化建设缺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照"认识本质—总结内容—提出困境—搭建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脉络,通过政策、实践与理论的分析,指出了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村务管理建设等内容。针对现有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研究存在的体系繁复、灵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包含综合通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务管理结构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为宏观政策向具体化、精细化方向的延伸提供可操作和可量化的标尺。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下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包括加强农村综合规划与治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并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标准生活》2015,(7):12-23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7月,习近平在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视察时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一白遮百丑,也不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城市的问题和农村的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的问题也就是城市的问题”。中国城乡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标准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和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第二十九章强化政策统筹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支撑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和规范,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系统谋划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明确城镇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及未来几年急需制修订的关键标准,以便系统有效地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将涵盖四方面内容: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治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二是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标准;三是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四是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现代农业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之一的农村"厕所革命",则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环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欣近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推动‘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广大  相似文献   

15.
王荃 《质量探索》2014,(12):47-49
阐述了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提出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分析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应涵盖的内容,并对如何有效推行标准化建设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并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个阶段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现状进行梳理,并结合铜陵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标准案例,论证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的必要性,从覆盖面、时滞性、配套性、实用性等方面分析了现有标准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我国乡村建设的畅想与步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从乡村改造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新农村运动再到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们为乡土乡情的守护、开拓与沿承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思考。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  相似文献   

20.
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可以量化考核的标准,必然使美丽乡村建设步入科学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那时,诗人笔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的美景,就会奔来眼底.对此,我们有期待的理由,也有憧憬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