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Pathfinder软件对苏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在设计容量下的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揭示了建筑消防疏散前期设计疏散时间超过设计要求的原因,分析了各疏散通道疏散人员分布不均以及疏散完成时间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结果为项目的消防疏散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支撑,可供类似建筑疏散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和消除公轨合建隧道轨道层地铁火灾的危害,运用Pathfinder建立了轨道层B型地铁疏散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修正了模型中乘客在疏散平台上的速度。针对地铁中部起火且正对疏散门的最不利火灾场景,模拟分析了疏散门设置间距和宽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厢侧门的流量分布主要与疏散门间距有关,侧门的开启方式会影响乘客整体疏散时间;当疏散门间距小于地铁车身长度一半时,疏散时间同时受疏散门间距和宽度的影响;当疏散门间距大于地铁车身长度一半时,疏散时间主要受疏散门间距的影响。研究可为公轨合建隧道轨道层疏散门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建筑防火审核工作中的体会和对安全疏散合理性的思考 ,分析了常用的疏散设计指标及参数 ,对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体系设计中的人员数量、疏散宽度、疏散距离和应急照明作了探讨 ,以供国家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切入点,分析了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状况,提出了应急疏散优化策略。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及建筑消防设计,为模拟对象的选择和分析提供依据。其次,进行人员分析和疏散模拟,借助Pathfinder软件的Steering模式对独角兽园区的一栋办公商业综合体进行疏散仿真研究,通过调研得出人员构成情况、人员基本参数,以及人员特征。进而通过模拟人员疏散情况,分析火灾时人员特征、堵塞情况、疏散出口通过率,以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总结出该栋建筑疏散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疏散结果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从水平疏散路线和垂直疏散路线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提高疏散效率。本文重点探讨建筑与人员疏散的关系,对其他因素未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中、美、英三国的规范在超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疏散楼梯数量、疏散楼梯布置和形式、疏散距离、疏散楼梯宽度、电梯疏散等方面。选取一个典型的超高层建筑案例,通过Pathfinder建立疏散仿真模型,分别计算了三国规范要求下分阶段疏散和整体疏散策略下的人员疏散时间,对各国规定中超高层建筑的疏散安全度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疏散楼梯间可容纳人流股数越多,疏散时间越短;增加疏散楼梯个数可以提高建筑疏散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商住楼裙房部分安全疏散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伟 《浙江建筑》2005,22(5):10-11
阐述了商住楼裙房的使用功能及功能分区对安全疏散的影响,提出安全疏散设计中,如何确定安全疏散时间、疏散人数、安全出口数量及宽度、安全疏散距离,并对此类建筑的安全疏散管理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7.
晁海鸥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5):526-528,538
介绍了中关村康乐影视城采用空间网格疏散模型作为辅助设计的实例,说明了使用具有仿真特性的疏散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参考价值以及疏散模型对疏散设计的优化作用,提出了疏散模型作为工程设计工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应对大范围、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急疏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急疏散情形下,通常采用交通规划方法来生成疏散指令以保障疏散过程平稳有序,指令内容具体包括疏散人群的出发时间、疏散路径、疏散目的地等。实施交通管理的目的,则是针对应急疏散过程采用各种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出行者对指令的合理服从,并实现疏散效率的最优化。本文首先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机理,从应急交通规划、应急交通管理与疏散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揭示出行者行为对于应急疏散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的制约与影响作用。其次,从数学规划、交通仿真以及疏散过程不确定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建模,论述了应急疏散交通规划研究现状。接着,从交通流预测控制、交通信息服务和车道反向控制等方面,综述了应急疏散交通管理研究现状。最后,对现有应急疏散交通规划和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同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突发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直接通过消防楼梯进行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避免因疏散中出现拥挤踩踏而造成的不必要人员伤亡,在合理选取疏散模型和设定各种疏散场景的基础上,对上海金茂大厦的部分楼层进行了高层建筑人员疏散仿真实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论证了在高层建筑内设置应急避难区对安全疏散缓冲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学合理设置避难层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型超市结构及其货架布置、人的物理属性、疏散指示系统、疏散预案、客流量变化等因素对大型超市人群疏散的影响;调查了某大型超市管理方在人群安全疏散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基于影响大型超市人群疏散的因素,从优化超市结构、稳定人群情绪、加强疏散引导、完善疏散预案等方面提出人群疏散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任俊琴 《山西建筑》2009,35(22):55-56
从给定条件出发,就体育场的方案设计从建筑理念、建筑设计、结构和电气设计、给排水及暖通设计方面提出具体思路,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使体育场设计达到美观、实用的设计诉求。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具有优良的水力特性及耐腐蚀性能,可在城市深隧等重大工程结构中使用.这类重大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100年,而现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只有50年,缺少基于更长设计使用年限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进一步应用.本文结合结构设计的作用、抗力和结构设计方...  相似文献   

13.
对铁路专用线EPC总承包设计工作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昭明 《山西建筑》2009,35(21):190-191
从普光气田铁专线EPC项目管理角度,认真反思EPC模式下设计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了设计企业在EPC设计管理中,要坚持“两个转变,五个设计”,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精准设计、精心设计、精细设计、动态设计、超前设计,不断切实解决设计、施工脱节问题,以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筑性能驱动式设计和衍生式设计原理、逻辑、方法和软件等方面的理解,结合“虹镇老街独立式公共厕所设计”中的设计表达,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法。分析性能驱动式设计与衍生式设计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衍生式设计与性能驱动式设计相结合的一体化生成设计的观点。这种设计方法是建立于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表现建筑形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方式制约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降低建筑产业化成本,成为首要任务。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采用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传统住宅产业中的施工图设计和拆分深化设计过程合并,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对预制构件设计、生产及施工企业的详细调研以及对模块化BIM应用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把模型单元用“搭积木”的方法进行拼装设计形成整体建筑模型,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设计成本,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建筑产业化的生产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最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参照最近出版的《路基路面工程》教材,结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考虑内蒙古工业大学目前的实际教学条件,针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章节,编写了利用手算进行结构设计的详细授课内容,包括设计中所需资料、手算设计沥青路面结构所利用的计算公式、详细设计步骤,以及对应的设计结果。另外,以算例的形式给出了沥青路面结构手算设计过程,方便学生熟练掌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方法、计算公式及设计结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BIM 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在设计阶段基于BIM 基础的深化设计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结合BIM 技术和深化设计的特点,分析了两者的应用需求,建立了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组织架构,在组织分工的基础上明确了项目各参与方的职责,并设计了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管理流程。对强化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管理,规范基于BIM 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保证深化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吉树起 《建筑技术》2014,(2):151-155
从居住建筑相关规范角度出发,以实际项目设计数据为例,按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地下工程和材料构造等4个方面提出在建筑设计阶段即可降低住房建设成本的设计措施,为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和设计有效控制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述上海市水灭火系统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地方消防的特点,介绍了上海市水灭火系统设计的一些具体做法。其设计注重系统的设计,强调自动啧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在具体的设计中宽紧相称,特别是在设计的操作中更具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是通过对于建筑功能的载体——建筑形态的分析 ,研究从建筑设计构思到具体的建筑形态的动态思维过程。“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的研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深化了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 ,对于现代的建筑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为例 ,从平面设计、形态设计和细节设计 3方面探讨建筑设计方法形体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寻找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性 ,减少建筑设计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