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水利》2003,(11):35-41
  相似文献   

2.
1996年6至7月,淮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淮干出现四次洪水过程。特别第四次洪水来势迅猛,而后期又无明显降雨,如何合理调度行蓄洪区和水库,确保淮干渡汛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淹没损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1982年7月和8月,淮河发生两次洪水,从50年代开始建设的淮河防洪工程体系,在保障淮河安全渡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其时有些骨干工程在建设,有的正在加固除险,有的是带病运行,在防洪调度中必须区别情况,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度,以发挥其调控洪水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省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泽湖周边地区和里下河地区发生严重内涝。面对严峻汛情,全省水利于部职工,全力以赴、团结协作,恪尽职守、顽强拼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防汛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为充分展示江苏水利人、江苏水利工程在此次防汛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本篇文字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防汛抗洪过程的一些细节,以飨读者,并为夺取今年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擂亮战鼓。  相似文献   

5.
潘志南 《治淮》1991,(10):16-18
今年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大,其特点是“入梅早、雨量大、暴雨多、雨季长”,造成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淮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梅雨,平均雨量达840毫米,是正常年景梅雨量的4倍;暴雨中心的兴化、高邮、东台三市多达1043~1302毫米,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雨量。里下河地区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洪泽湖承泄上中游洪量500多亿立方米,入江水道两侧和洪泽湖周边的低洼圩区,外洪内涝,洪涝夹击,损失巨  相似文献   

6.
王强  春夏  玉泉 《治淮》2003,(8):5-7
26.50米,26.55米,26.78米,26.80米...... 不断上涨的正阳关水位,紧紧地揪着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专家和领导的心。关闭阜阳闸,关闭梅山水库,启用邱家湖行洪,启用城东湖蓄洪。一连串的指令调度着洪水,指挥着抗洪将士,一场没有硝烟的人与洪魔大鏖战打响了。7月12日18时,正阳关水位达26.8米,超过1954年最高洪水位0.25米。8小时后,各种削峰减峰措施见效,正阳关水位缓缓回落。今年,淮河连着来的两次洪峰终于被江淮儿女用智慧驯服。狂风暴雨骤降,淮河水位陡涨。淮河汛急,省防指科学调度,启用的9个行蓄洪区无一人伤亡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7.
2003年,淮河发生了建国后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大洪水,共使用了9个行蓄洪区,确保了沿淮重要堤防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对洪水的科学调度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正确贯彻执行国务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所确定的政策,是行蓄洪区得以及时顺利使用的保障。本文对淮河行蓄洪区的调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补偿政策进行了阐述,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蓄滞洪区运用与补偿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对2003年安徽省汛期防汛物资调度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03年安徽省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的决策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1996年水库防洪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水库防洪调度的巨大效益。对陈村,梅山2座大型水库防洪科学调度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邱增文 《治淮》2002,(6):27-28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干流全长430km。目前淮河系统管理的各类堤防达1740km,主要有淮北大堤圈堤、城市工矿堤、一般堤及行蓄洪堤等,有各类建筑物300余座,其中大型涵闸9座,中型涵闸17座,小型涵闸288座。这些防洪工程保护着1600万亩耕地、京沪和京九铁路、两淮煤电能源基地的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淮河安徽段采砂的特点、目前采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淮河采砂管理应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相关法规、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淮河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莉 《治淮》2002,(10):28-29
安徽省处于淮河中游,干流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洪河口进入安徽后,经南照集、正阳关、淮南、蚌埠、五河至女山湖口出境,全长431公里。淮河是一条自然河流,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造成大量泥沙沉积,加之汛期暴雨冲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淮河防总和沿淮各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充分发挥防  相似文献   

15.
汛后谈治淮     
王银山 《治淮》1996,(12):16-17
1996年汛期,河南省的南部、西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抗御洪水过程中,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淮河流域,特别是1991年大水以后完成的一批治淮重点工程投入运用,大大提高了水库和河道的防洪标准,对拦蓄洪水和减轻淮干的洪水压力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6月1日至7月20日,河南省淮河干流两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驻马店地区平均降雨445毫米,超过多年平均降雨近一倍,其中有5次超100毫米的降雨过程;信阳地区平均降雨690毫米,超过多年平均降雨二倍以上,商城县降雨最大达到939毫米,最大降雨点发生在鲇鱼山水库上游长竹园,最大降雨为1166毫米。信阳地区仅7月14日、16日、17日三天平均降雨量  相似文献   

16.
文剑 《安徽水利科技》2000,(B12):13-14,17
本文叙述了安徽省长江干流1998年洪水特点,并提出了防汛抗洪暴露出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汝泽 《治淮》1996,(1):34-35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市区北以淮河为界,南邻江淮丘陵,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势。市区主要街道和马路地面标高大致在18~22米,低于淮河设防水位22.6米。淮河干流洪水直接威胁市区安全,城市防洪问题较为突出。 制定城市防洪规划应在服从江河流域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和照顾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建设。淮河干流防洪规划近期按1954型洪水(40年一遇),蚌埠段通过1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蚌埠市的防洪规划应保证在淮河下泄这个流量时,市区免受洪水侵害。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解放后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在抗洪涝斗争中,淮河防洪工程与非工程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1991年洪水中暴露出的问题,就淮河流域防洪标准、减轻涝灾、行蓄洪区运用、防洪的非工程措施、提高全民和全社会防洪减灾意识等5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两种防洪措施的科学运用--2003年淮河防汛抗洪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运用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防洪措施,是2003年淮河防汛抗洪的主要特点。非工程防洪措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