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HGB表面改性及粒径分布对ABS/HGB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空心玻璃微珠(HGB)的表面改性和粒径分布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HG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的表面改性可以提高ABS/HGB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硅烷偶联剂KH550的改性效果优于KH560的;粒径分布窄的HGB填充AB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乳液接枝聚合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得了改性ABS,然后与聚碳酸酯(PC)共混挤出,制得了PC/改性ABS复合材料。研究了MMA用量对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维卡软化温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MA用量的增加,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MFR、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当MMA质量分数为20%时,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8.9 MPa和63.2 MPa;当MMA质量分数为30%时,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41.0 kJ/m2;当MMA质量分数不高于30%时,与PC/ABS复合材料相比,PC/改性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用短切芳纶1414(PPTA)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进行增强改性,利用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ABS/PPTA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PTA用量为5份时,ABS/PPT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比纯ABS树脂提高了11%和29%,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增至78.8MPa和2.9GPa;PPTA可增强ABS树脂在高温时的热稳定性,降低最大失重速率并,提高残炭量。  相似文献   

4.
《塑料科技》2017,(7):26-29
利用一种专用改性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进行改性,并考察了该改性ABS力学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其表面形貌及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专用改性剂能明显改善ABS的力学性能,当专用改性剂用量为0.8份时,改性ABS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升,缺口冲击强度亦由2.7 kJ/m~2提高至14.0 kJ/m~2;通过SEM分析可以发现,改性后的ABS相界面模糊、相容性较好,且具有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5.
废旧三元乙丙橡胶粉改性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军伟  刘志锋 《橡胶工业》2012,59(3):138-142
采用废旧三元乙丙橡胶粉(简称WEPDM)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并研究WEPDM用量对WEPDM/PP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熔体流动性、热稳定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WEPDM可以使PP的综合物理性能提高;WEPDM用量为15份时,与纯PP相比,WEPDM/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得到提高,冲击强度变化不大;继续增大WEPDM用量可以大幅提高WEPDM/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但会导致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大幅降低.加入WEPDM会使WEPDM/PP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变差,但可以显著提高热稳定性;WEPDM用量为15~20份时,WEPDM与PP的相容性较好,两相结合较好,没有明显的界面区分.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进行改性,制备3D打印ABS/SEBS复合材料,研究了SEBS的用量对3D打印ABS/SEBS复合材料流动性能、力学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EBS用量的增加,ABS/SEBS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先增加后降低;随SEBS用量增加,ABS/SE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SEBS能提高ABS/SEBS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但同时也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随SEBS用量的增加,ABS/SEB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当SEBS质量分数为15%时,ABS/SEBS复合材料在3D打印中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废纸浆、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g-MAH)用量以及发泡对废纸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SEBS-g-MAH对未发泡和发泡废纸浆/ABS复合材料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废纸浆用量为30份和SEBS-g-MAH用量为20份时,未发泡和发泡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都达到最佳;吸水率随纸浆用量的增加而增加,SEBS-g-MAH用量为20份时,未发泡和发泡材料吸水率都达到最低.发泡后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冲击性能和吸水率升高.SEBS-g-MAH能有效地改善ABS和纸浆的界面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塑料(SB)/双改性蒙脱土(DMMT)杂化物,并以其增韧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回料,研究了ABS回料/SB/DMMT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B/DMMT(70/30)杂化物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杂化物用量为10份时达到最大值,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高于ABS回料。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的测试结果显示,ABS回料/SB/DMMT复合材料属于插层结构与剥离结构共存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制备3D打印用ABS改性复合材料,研究了SBS的用量对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万能力学试验机和悬壁梁冲击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SBS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加,5%SBS的加入能使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加42.1%;随SBS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弯曲强度降低;SBS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增加其韧性,但同时也使拉伸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ABS/Nano-ATH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纳米氢氧化铝(nano-ATH)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ATH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nano-ATH在ABS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no-ATH用量的增加,ABS/nano-ATH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是先升后降,分别在nano-ATH含量为10%和5%时达到最大值;nano-ATH的加入可以提高AB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弯曲模量,但随其用量的增加,nano-ATH在ABS基体中的分散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选用三种废胶粉填充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制备了废胶粉/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废胶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胶粉与ABS的相容性不好,界面结合力较弱。废胶粉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了断裂伸长率。废旧丁腈橡胶粉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冲击强度,有一定的增韧效果,但其他两种废胶粉则达不到增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质量比对ABS/HIPS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并着重对质量比分别为80/20和70/30的两种ABS/HIPS共混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聚乙烯(PE-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K树脂对ABS/HIPS共混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增容增韧改性作用。如采用9份PE-C与3份SBS并用改性的ABS/HIPS(70/30)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7.04MPa,冲击强度为32.60kJ/m2,比改性前约提高2.7倍。转矩流变仪分析表明,PE-C、SBS和K树脂改性的ABS/HIPS共混材料加工流动性和稳定性良好。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表明,改性后ABS/HIPS共混材料的耐热性能略有降低,但影响不大。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清晰反映出改性后ABS与HIPS两相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增韧剂SWR-2B、SWR-7C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ABS/PBT)(70/30)合金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WR-2B或SWR-7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在增韧剂用量为5份时最高;SWR-7C和SWR-2B混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使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比单独使用时提高14%~21%;分别加入SWR-2B、SWR-7C或将两者混合使用均会使ABS/PBT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N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有机蒙脱土(OMMT)合金,考察了OMMT用量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观察了其相分布和OMMT的分散情况以及冲击断面的形貌,并分析了机理。结果发现.ABS相分散在PC基体中.绝大部分的OMMT分散在ABS相中,且部分呈纳米级分散;固定PC/ABS质量比为70/30,加入OMMT后体系的拉仲强度变化不大,冲击强度降低较大;OMMT用量为2phr时,弯曲性能最佳;随着蒙脱土用量的增加,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先增大后降低,在OMMT用量为5phr时.流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空心玻璃微珠(HGB)为增韧剂制备了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研究了CF、HGB含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F含量为5份、HGB含量为15份时,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46.5%和17.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CaCO3和ABS对硬聚氯乙烯(UPVC)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数据范围内,复合体系中加入ABS可以提高其冲击强度和弹性模量(少于5份),但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在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经表面处理的CaCO3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CaC03用量为12份时,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5倍和2.8倍左右,复合体系的弹性模量随CaCO3用量增加而提高。最优配方为:PVC100份(质量份,下同)、CaCO3 12份、ABS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3.5份、其他助剂适量。以该配方生产的UPVC供水管各性能完全符合GB/T1000 2.1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7.
改性纳米陶土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聚氰胺对纳米陶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纳米陶土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能促进纳米陶土在HDPE基体中均匀分散,改善其界面相容性;当改性纳米陶土用量小于15份时,随其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性能显著提高,耐水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