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后采区的设计改造李健,高崇民,彭景耀,王建强1序言我矿井下现采用斜井盘区式开拓,矿井开采进入70年代以后,一上山、二上山、二下山三个采区已采完,在1987年一下山和三下山采区交替生产时,三下山采区因小煤窑越界开采,小窑着火,火区扩张到我矿三下山采区...  相似文献   

2.
恒源煤矿Ⅱ61下采区是下山采区,通风距离长,预计通风难度较大.由于该采区瓦斯含量与浅部上山采区相比有增大趋势,为确保安全,计划对采区运输下山实行独立通风.为此,该采区设计了专用回风下山,对Ⅱ61下采区运输下山的两种可能通风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采用方案Ⅱ作为Ⅱ61下采区运输下山的独立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3.
龙固煤矿720下山采区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为增加工作面推进长度,减少下山保护煤柱损失,7201综放工作面跨上山回采。对在跨采条件下运输下山及轨道下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两条下山及车场受采动影响的区域未加固前不能保持稳定。通过FLAC数值模拟,对两上山受采动影响的区域进行了分类,并确定了加固方案。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跨采时下山维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王村煤矿三下山采区工作面通风困难问题,通过对矿井现有通风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三上山采区进风巷变为回风巷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后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风系统,增加了采区总供风量,降低了通风阻力,保证了通风安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云驾岭煤矿综放工作面结束的优化工艺,采用工作面结束时与采区上山直接推透的方法来实现工作面无煤柱结束,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港煤矿前二采区运输机下山、前二采区轨道下山大倾角岩巷掘进工作面运输方式进行科学论证,合理选择掘进工作面的运输方式,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掘进,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港煤矿前二采区运输机下山、前二采区轨道下山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支撑架进行科学论证,设计适合大倾角下山掘进运输方式,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掘进,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冲击地压矿井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设合理宽度的采区下山保护煤柱是防范采区下山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为探讨冲击地压矿井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以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合理的宽度确定为工程背景,运用矿压理论研究了工作面向采区下山推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支承压力演化特征、冲击地压类型及其发生机制,分析了现场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微震监测数据和应力动态监测数据,综合确定了李楼煤矿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提出了以防范各类冲击地压为原则的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的综合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①随着工作面向采区下山推进,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逐渐减小,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与采区下山侧向支承压力及两翼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将发生叠加、集中,震动附加应力与采区下山侧向支承压力叠加程度逐渐增大;②采区下山可能发生静动载叠加型、应力叠加型和蠕变型等3类冲击地压;③工作面超前、滞后采动影响距离为235 m,侧向采动影响距离为105.5 m;④从防范采区下山动静载叠加型、应力叠加型和延后蠕变型冲击地压的角度,综合确定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一侧保护煤柱宽度应不小于235 m。回采后期现场监测结果与收尾情况初步验证了当前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一侧保护煤柱240 m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垞城煤矿12109综采工作面位于-750m南翼采区的南翼,由于走向较短,储量小,对矿井的产量影响较大。在分析了采区的煤层赋存状况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的机械装备及技术管理水平、生产系统,将南翼采区12109面、12111面和北一采区1424面合并成一个工作面,综采工作面不搬家跨采区连续推进,减少了综采面的拆除和安装,稳定了矿井产量。工作面经历了旋转调面、过老硐、下山回采、上山回采等阶段,每个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回采工艺,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安全顺利的回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似的综采工作面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工作面末采期间,上、下山煤柱应力集中引起的冲击地压难题,以双鸭山矿区西二采区九层四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停采区域冲击地压控制技术。针对设计的20 m煤柱的停采方案,模拟得到:工作面采动应力影响范围涉及轨道下山,轨道下山煤岩体应力达到32~44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83~2.51,轨道下山应力集中明显,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大。随着轨道下山与停采线距离的增加,轨道下山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逐渐减少。建议轨道下山与停采线的距离为40 m,同时对轨道下山采取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卸压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主采-1 000 m水平以下煤层,为保持可持续发展,更科学合理布局工作面生产,决定开采西二下山采区7煤。该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为此,针对西二下山采区74113掘进工作面进行了防突治理快速掘进的课题分析研究。实践证明,科学地采用双"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能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现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张双楼煤矿-1 000 m西一采区相邻工作面停采线与上山巷道关系的研究,分析工作面回采对上山巷道的影响,结合9424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9424工作面停采线距邻上山巷道不得小于100 m。同时制定工作面在推过上层停采线、揭露大断层以及对邻上山所采取的防冲方案,对本工作面即将要影响到的巷道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方案,为类似工作面回采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对鹤煤公司三矿3102工作面进行改造,通过选择合理的改造方案,延长工作面走向长150 m,增加工作面可采储量10万t,降低了工作面回采对31采区轨道下山的影响程度,保证了轨道运输下山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这次综采设备的安装地点——接替工作面,位于姚三上山。设备由原来的底西二下山盘区向接替工作面转移(图1),运输长  相似文献   

15.
以九采区二水平上部87层右二片回采工作面过断层为例,介绍了回采工作面过断层时,断层上山巷道顶板预应力支护技术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芦岭煤矿Ⅲ4采区8#、9#和10#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结合现有矿井开拓系统及Ⅲ2、Ⅱ88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3种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利用-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新掘Ⅲ4采区上部车场,上山布置于F10断层东侧;方案二利用Ⅱ88采区下部车场及-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布置Ⅲ4采区上部车场;方案三延长-900 m大巷至采区下部车场,从-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中部新掘3条采区上山,并掘Ⅲ4采区石门总回风巷至Ⅱ88采区轨道巷,采区西翼布置区段平巷至井田西边界,东翼区段平巷布置至Ⅲ2采区边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三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施工难度较低,开拓系统较为简单,投产工期最小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作为Ⅲ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回采方案 ,让一个工作面采过三条上山与同一阶段不同采区的另一个工作面对接进行连续回采 ,减少了综采面的回撤和安装次数及成本 ,节约了费用。同时回收了采区上下山保护煤柱 ,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技术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月2日凌晨3时15分左右,二号井四采区4173通风上山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1530溜子石门和4903采煤工作面,伤13人,遇难12人。  相似文献   

19.
<正>丰城矿务局曲江公司年产原煤(烟煤)0.90 Mt,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目前开采的是603工作面,本工作面位于曲江公司西二采区,北为603工作面采空区,南为西二采区未开发区,西为西二边界回风、轨道上山,东为西二运输、回风、轨道上山。工作面长度为712.7~725.6m,工作面倾角11°,为缓倾斜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在2.8~3.4m。603工作面使用MG160/375-W型采煤机割煤,SGZ630/22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链条为中双链型,链条在运行中不仅要承受很大的静负荷和动负荷,在受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影响采区划分的因素,结合徐庄矿地质概况,由于矿井准备工作面受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面村庄等因素的影响,矿井11采区已没有准备工作面,根据徐庄矿采面的推进速度,采煤工作面的接替面临紧张局面,存在采掘接替失调现象。为解决采掘接替紧张,大幅度降低矿井万吨掘进率,徐庄矿多次研究安排调整生产布局,提出对11、13采区采区合并进行联合开采,把11采区东翼和13采区合并为一个采区,省掘二条下山及1个采区泵房水仓变电所,此项技术的应用充分缓解徐庄矿采掘接替紧张,增加采煤工作面煤炭可采储量,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