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式中,矢量控制的调速方式响应快、稳定性好、传动性能高、调速范围宽。针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需要,设计以80C196为控制器的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有效地完成了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设计,调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3.
由异步电动机的Γ型等效电路 ,得出为使其损耗最小就应使电源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并保持Mem/U21为常数 (等于额定转差率sN)。根据这一结论 ,应用单片微机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 ,设计出一种节能装置 ,并给出该装置节电率随负载变化的曲线 ,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方面的应用,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说明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半导体技术、晶闸管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为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发展创造了优质条件,本文介绍了交流电动机常用的三大类交流调速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基于PSPICE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PSPICE软件仿真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法,研究逆变器、驱动脉冲调昨异步电动机的仿真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编程方便,适宜于工程研究和开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主要研讨了交一直一交电流型逆变器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微机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了原理简单的新型控制方案,且PI调节器引入仿人控制要求,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作者在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用CMC-80微机实现了对系统的控制,文中给出了软件设计中关键部分的程序框图,并附有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调压调速技术是降低交流电动机拖动离心机泵类负载能耗的途径之一。在调压调速过程中,关键在于研究电动机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性,本文分析了异步电动机在拖动离心机泵类负载时的特点,导出在调压工作条件下异步电动机组的状态方程,并给出确定系统传递的实验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此系统可以用一阶惯性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研究组态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问题中的应用,以合理调节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为宗旨,提出基于组态技术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方法.建立基于单滤波器多模型算法的转速数据可视化挖掘组态模型,估计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后,使用基于P1控制器的异步电动机转速调节方法,在负载恒定已知、负载转矩有扰动的条件下,通过对应调速控制器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转速估计值与实际转速值高度一致,估计精度较高;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后,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和期望转速仅存在1r/min之差.上述方法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估计、调速效果均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交流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提出一种用于控制未知系统模型的改进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法采用一个三层BP网络辩识交流调速系统的特性,用另一个CMAC神经网络作为自适应控制器。实验仿真证明该控制方法能克服传统交流调速中常规控制不能适应工况变化的弊端,能明显的提高系统的性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谭鹤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8,19(1):42-47
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讨论应用8798单片微机进行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中级调速,文中给出了6个晶闸管逆变触发脉冲的数学描述,推导了逆变角与异步转速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应用8798HSI进行同步认相,用HSO产生三相全控桥触发脉冲,以及用查表代替实时计算速度调节的方法,文中涉及到的程序,已在系统调度通过。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加热炉鼓风机的技术性能和节约电能,对调速方式加以改造,进行了交流串级调速装置的设计,主要参数计算,移相积分控制回路配合以及对系统参数整定和调试。经过投入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异步电动机模拟量和数字量端口控制变频调速系统易受干扰、不宜长距离远程控制等问题,运用USS协议库指令设计了基于西门子PLC和变频器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和变频器参数设置。运行试验表明,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无级调速,运行稳定,易于远程控制,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实现关键及其用数字控制系统实现的优点,并给出了交流异步电机数字化矢量控制方法用DSP实现的具体步骤和软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保护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控制软起动方法和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电动机温升进行保护的方法。重点阐述了模糊控制软起动思想和各种保护思想。实际运行表明此模糊控制软起动方法无电流冲击,同时保护措施可靠、反应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