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高档数控系统对控制软件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分时并行处理的设计方法,以实时环境下多线程技术的原理为依据,用Delphi提供的多线程编程组件完成了系统线程的具体实现,并且以开发实例的方式给出了多线程技术在实现数控系统实时响应中的应用。实时多任务的实现,显著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由于实时多任务的开发环境提供了多任务调度、定时处理、事件同步等机制,为复杂的实时多任务问题提供了简单的解决办法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描述了在500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中,采用AMX实时多任务开发环境实现DER与工业控制前置机的通讯,给以出发硬件连接、通讯格式及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VxWorks是一种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多任务软件设计的合理性对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VxWorks网络通信机制以及多任务调度机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任务实时软件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任务划分、任务优先级的设置、堆栈大小设置、任务释放等关键问题,结合应用实例给出多任务通信软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基于VxWorks多任务实时处理软件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任务,任务的调度、任务间的通信,并给出了基于实时多任务系统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SDN电路交换模型机所使用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ISW86-OS。重点分析了它的实时的多任务的特性,分析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星载计算机中实时多任务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时多任务软件的设计流程,结合星载计算机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实时多任务软件的设计步骤,重点描述了星载计算机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多任务优先级分配、任务通信设计、中断设计、对于共享资源的防护设计以及防单粒子翻转设计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的多任务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论文介绍了多任务实时测控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将人机交互、数据采集等任务和控制任务分别交由测试计算机和控制计算机完成。该测控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是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提出了测控系统的两级多任务调度策略,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观点对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实现,提高了测控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μCOS-Ⅱ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法。该控制器基TMS320LF2407ADSP片和μCOS-Ⅱ系统来实现实时多任务操作,可完成自动采样计算、无功自动调节、数据存储、通信和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CX-1小卫星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pSOS,在对该微内核利用与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实现高可靠的卫星实时多任务软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与单片机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8位和16位单片机两种编程方法的分析比较,说明了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必要性,结合应用实例,论证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dynamic software-hardware systems on recent development in aerospace, automotive, health car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finance, and many others. With the unceasing progress on the on how software sustains hardware-based function and vice versa, this proceedings will have a special issue on the topic of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software later this year, and some invited papers will discuss: the progress of the past decades and present an expert's view into the future of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systems, and systems-of-systems; safety-driven software; software cost; software architectures; time-critical software;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software systems engineering; model-driven software engineering; model-integration methodologies; collaborative-model integration; toolset integration; aerospace software requirements; automobile software requirements; software security; software privacy; software usability; mobile systems software; software systems for intermittent communications and software systems for telemetry; defense systems; flight controls; and entertainm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在非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对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软件设计方法与测试等方面的问题,对软件测试的关键技术以及深度软件开发的方法进行阐述,可以为非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开发软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软件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国内软件业的迅速发展,而确保软件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软件的测试,其是开发软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软件测试,有利于软件质量的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国内软件企业与领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阐述了软件测试的一些技术,以及软件测试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曾燕  饶洁  张江 《现代雷达》2016,(9):75-78
采用软件复用技术,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与经济价值。文中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军用软件研制单位开展软件工程化及软件复用情况;以雷达情报分发软件为例,分析了软件复用技术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以及软件编码阶段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思路;提出了插件化模型设计和自适应通信环境框架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便于又好又快地实现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叶庆  卞进田  王磊 《激光与红外》2017,47(3):300-303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固体激光器进行数值分析对于激光器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按照软件来源不同,目前固体激光器设计软件可分为个人开发软件和专用商业软件两种。由于专用商业软件较个人开发软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计算效率而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采用商业固体激光器设计软件的典型代表ASLD,理论设计了一台典型的调Q激光器,并实际测试了该激光器的输出效果。通过分析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得出如下结论:使用商业软件进行固体激光器设计时的确能显著提高设计效率,但也需要对软件使用的物理模型有足够的了解。当软件采用的物理模型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时,输入合理的初始参数,该软件才能正常工作。当软件采用的物理模型精度不够时,仍然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或者重新开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软件建模技术与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统一建模语言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重点讨论了软件构架、用例驱动、迭代与增量等技术的内涵.尽快掌握并适应这种新方法,并开发与之配套的软件环境与工具是当务之急,这对于软件产业和软件工程学科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软件测试作为产品验证和确认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如果与开发过程融合在一起,对软件进行伴随测试,就能为开发过程的量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为软件质量的度量提供有力的支持。如何使软件测试有效地融入开发过程,从技术和非技术方面提出一些观点和解决途径,对有效地发挥软件测试应有的作用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reuse has been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softwar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within software development. However, progress in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reuse has been slower than expected. Much of the software reuse literature points to the lack of software components that can maximize users’ benefi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slow progress. Considering that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behind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reuse are strikingly similar to commercial software market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aspect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that consumers value and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dentified aspects and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software component market. More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ceived subjective feature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web-based artificial market environment called “SofTrade.”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分布式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在软件开发领域,多用户协同开发的软件开发工作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了集中式软件开发工作模式.对计算机软件信息化技术进行建模并做相应的研究,对保证这种模式下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简称CSCW)引入软件开发领域,结合软件过程建模理论,提出软件协同开发过程,对计算机信息化软件技术建模过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349,自引:7,他引:349  
杨芙清  梅宏  李克勤 《电子学报》1999,27(2):68-75,5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