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涩北气田产能建设的步伐。水平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涩北气田。本文从涩北气田水平井实际生产情况出发,论述水平段长度、水气比变化、地层压力及井口压力变化、储层伤害、不同直径生产管柱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旨在更好地推动水平井在涩北气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涩北气田气液分离工艺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高海梅 《青海石油》2004,22(2):81-84
随着涩北气田开发力度的加大,地面产能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天然气气液分离工艺争议也越来越大。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了涩北气田采用常温分离工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涩北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集气分离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顺世  杨启恩  单静 《青海石油》2006,24(3):99-101
青海油田公司涩北气田是全国四大气田之一,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带动了气田的大规模开发,但固井质量长期困扰气田的增产作业,是涩北气田的一大难题。2004年的9亿方产能建设中,摸索出一种能有效提高固井质量的新方法,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涩北气田开发进入到稳产挖潜阶段,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制约气田开发的难题,通过对涩北气田疏松砂岩应力敏感渗流理论的系统研究,推导出应力敏感对产能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预测储层在不同含水阶段的气井产能,对制定具有压实效应的疏松砂岩含水气藏开发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开发中后期产能测试与评价的准确度,为涩北气田稳产和提高整体开发效益,安全平稳供气,确保气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涩北气田产能建设的逐步完善,水平井开发技术也被大量应用在气田开发上,目前水平井产量已占气田总产的1/3。为了做好水平井动态监测工作,为气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公司结合目前气田较成熟的测试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和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涩北气田水平井测试的工艺。目前,此工艺在气田适用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的验证,也使公司摆脱了外协独揽该项测试任务的状况,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6.
使用二项式产能解释模型、指数式气井产能解释模型、一般单点法气井产能解释模型、指数式单点法气井产能解释模型和二次单点法气井产能解释模型,分别对涩北气田气井产能试井资料进行解释与对比,筛选了适合于涩北气田的气井产能试井解释模型。利用防砂气井措施前后的产能试井资料拟合得到IPR曲线,评价了涩北气田80井次的防砂措施改善井底流动条件的效果,其评价结果与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结果比较一致,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为涩北疏松砂岩气藏防砂效果评价找到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19日,青海涩北台南气田台7-1井新井投产作业顺利完成,标志着2012年涩北气田150口井182井次的井下作业工程圆满结束,年恢复天然气产能2.01×108m3。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开采疏松砂岩气藏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针对涩北气田第四系疏松砂岩气藏开发中存在出砂严重、治砂难度大,管外封窜不严、治水难度大等难题,青海油田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和攻关研究,在多项工艺技术上得到突破,形成了适合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的出砂监测技术、防砂工艺技术、冲砂工艺技术、分层开采技术和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等特色开发技术。通过采气工艺技术的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表明这些工艺技术是进行疏松砂岩气藏开发的有效方法,并为涩北气田的产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涩北气田多层合采产量劈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涩北气田长井段多层合采井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层间干扰,抑制了低产层产能的发挥,针对这种生产状况,结合涩北气田气藏地质特征,研究出了适应涩北气田长井段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为多层合采井层间干扰分析和分层采气工艺的实施做好技术支撑。使气井每一生产层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为青海油田的高效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出水是制约涩北气田稳产及降低气田开采效益的主要因素,对出水机理的深入、全面认识,是涩北气田找水、防水和治水措施成功的前提,更是涩北气田产能建设及稳产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涩北气田属于多层疏松砂岩的出水气藏,开采难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国内外相似气田的开发理论和开发经验都很缺乏。目前对其储层内气水渗流机理和出水机理的认识大部分仍然只是定性的,缺乏量化分析,无法对防水治水措施的制定提供操作性强的指导,迫切需要全面深化对疏松砂岩储层渗流机理的物理模拟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在疏松砂岩岩心加工、储层物性参数测试的校正、渗流机理的微观物理模拟等方面的技术进展,结合气田储层物性特征、气水两相的渗流特征以及目前对气田出水规律的认识,探讨了气田出水机理物理模拟的实验技术思路,为下一步室内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