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柏林与上海城市肌理演变比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赵柏洪 《山西建筑》2007,33(9):67-68
从城市肌理演变出发,观察了柏林和上海在近十七年间的城市建设,指出在对待城市肌理上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政策和态度:柏林贯彻的是“批判的重构”和“谨慎的城市更新”,而上海则采用“推光式”的改造,并针对影响城市肌理演变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剖析了表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两座变化中的大都市——上海和柏林——为例,指出“变化”是这两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特点,但是,文章同时突出了“变化”在两座城市中的不同表现。文章对柏林城市历史变迁中的几个节点,例如选侯大街、勃兰登堡门、菩提树下大街,波茨坦广场等予以了更多的笔墨。  相似文献   

3.
德国首都柏林拥有180多万套住房。与中国城市住房结构中自住产权房占多数不同,这里2/3以上的房子是供出租的公寓楼住宅。据最新的《柏林住宅市场报告》,72%的柏林住房为私人房地产公司或者私人业主所有,11%的住宅属于公共住宅建筑合作社,其余17%为6家市属住宅建筑公司所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住宅发展史的回顾,结合上海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对城市住宅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居住理念、居住模式、开发模式的转变,围绕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生态的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强调城市住宅的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受当时社会科技水平的制约;但住宅发展的方向必定是高效率、高质量、节能高效、环境友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和住宅发展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代上海住宅的发展特点及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百余年发展的当代上海住宅形成了它所特有的形象和生活品质,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孕育了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市民意识。上海的当代住宅既有其特点,也有许多深层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由于城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集中,居住环境的密度在一些地区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从而引发的交通和居住环境质量问题也相当严重,为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困难。上海的住宅反映了上海这一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由于移民社会文化来源的多样性,也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形成了特殊的汇纳各种群体的住区文化和富于情趣的邻里氛围,同时也成…  相似文献   

6.
柏林的住宅发展历史是20世纪整个世界住宅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本文总结了柏林住宅设计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解读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基础上,展现柏林在住宅建设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蔡晴  姚赯 《南方建筑》2004,(5):62-65
南京在1930-1949年间,除抗战期间外,出现了相当规模的新型城市住宅营建活动。这些近代城市住宅反映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与传统住宅相比较,南京的近代城市住宅出现了大量新的类型,运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在形式上也呈现了与过去不同的面貌。笔通过查阅献和对保存至今的近代住宅实地调研与测绘,力求将展现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主要面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毛艺乔 《建筑师》2019,(1):31-37
本文以德国柏林原鲜花大市场整合性住宅方案IBeB为例,介绍了项目从合作建房联盟的成立、建筑场地、方案概念、建筑设计以及资金组织方面的实践过程。由于项目位于城市中心、拥有多元化的业主类型,IBeB方案作为城市共享住宅充满了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地价房价的上涨,个人在城市中的住房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共享住宅模式不仅能缓解个人的住房压力,还能有机会参与设计自己个性化的住所,和其他住户一起建立一种充满信任和互助的邻里关系。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我们已经看到了城市共享住宅的经济性、可持续性以及它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保障房名义出现的社会住宅成为当前国内建设的热点,因而对其政策的分析和总结很有必要。首先从国家层面总结了社会住宅的发展阶段,并按时间节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影响。其次论文分析了上海的案例,认为其社会住宅政策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住房的福利化阶段、住房商品化初期的发展阶段、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以及社会住宅再次成为发展的重点阶段。最后论文通过上海与国家的社会住宅发展阶段和时间节点相对比,认为上海社会住宅的发展体现了地方执行政策的滞后性、跳跃性、特定政策的强化效应以及政策之间的替代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住宅作为一种居住需求,既有实用价值,又是人们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的反映。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文化和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都有其相对应的住宅建筑形式,并最能反映一城市的总体面貌。可以说住宅建筑是城市的面貌、时代的缩影。上海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城市,其住宅建筑当然也具有独特的风格。所以研究上海住宅建筑的特点和其形成发展过程,挖掘其埋藏在历史文脉中的深层文化意识和居住心态,继承其精华,汲取有益的经验,为我所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住宅设计水平,创造出具有海派风格、适应上海人的生活模式和  相似文献   

11.
陈治军 《城市建筑》2014,(20):31-3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社会住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包括配套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模式构成了上海的社会住宅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黎姣 《山西建筑》2008,34(14):39-40
首先从柏林波兹坦广场的开发案例入手,分析其在开发中的得失,然后比较波兹坦地区开发与目前正在进行的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相同与不同点,最后通过比较,对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Since reunification, Berlin planners have sought to find a niche for a post‐industrial New Berlin integrated into Europe. While great scholarly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the grand projects that have domina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government and downtown commercial districts, only lesse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ity's housing and social policies. This article seeks to identify the extent to which Berlin planners have permitted unabated market‐led redevelopment to proceed and to what extent local policy has sought more balanced redevelopment and the “European city” ideal. The article looks at gentrifying Prenzlauer Berg, in eastern Berlin,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public policy measures can be expected to constrain and temper, and not just promote, gentrification. The role played by communit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in mediating development is observed. The impact of the city's fiscal crisis and slack housing market are also noted.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上海市最早建成的大型保障性住区之一"新凯家园"。在《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和《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尚未推出的背景下,"新凯家园"为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筑设计和实践作出有益的探索,对此后保障性住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怡  周俭 《时代建筑》2011,(4):24-29
文章围绕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问题,对上海大型社区的规划理念与策略进行了社会学思考,并贯穿了对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得失的反思,对上海的新城、大型社区建设及至更多城市新城、新区的住房建设、人口导入和社会管理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琪 《时代建筑》2011,(4):9-15
文章通过动力机制、开发主体、资金来源、土地获取及组织技术五大要素分析了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生产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具体实例总结了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实践在规划形态及建筑单体设计方面体现出来的特征,分析了与商品住宅之间的差异。作者认为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生产模式是导致其规划与建筑设计形态趋同及单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末上海和柏林的两版城市总体规划各自的前后比较,使得两个城市有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间发展内在任务的相似性。自1990年至今两个城市完成了世界大城市今日少有的大量规划设计的国际招标,罕见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透过这些纷繁的规划设计活动,可以看到一个潜在的目标始终在控制着这两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和设计创作,这个目标就是:缝合东西柏林和缝合东西上海。  相似文献   

18.
The Berlin Room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history of the Berlin Room—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Berlin's nineteenth-century layouts of flats. The Berlin Room was a space that connected the street-facing salon rooms to the back bedrooms, utility areas and servants’ quarters in the side wing. It functioned as a spacious thoroughfare, rather than the vestibule it would originally have been, and became the room where the family gathered for meals. This room became common in the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bourgeois flat, where it embodied the new domestic ideals of the bourgeoisie: namely, informal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ight-knit family bonds. As a wave of immigrants came to Berlin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city's urban fabric was transform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enement housing. A municipal building officer, Gustav Assmann, developed a series of plans to serve as guides for tenement design and, rather than developing a distinct dwelling type to suit Berlin's lower-middle and working classes, Assmann developed a pared-down version of the bourgeois flat. Within this new typology, the Berlin Room remained the nucleus but was recast as a vehicle for conservative social reform.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hanging values of the Berlin Room as it moved from one dwelling typology to another. Believed to have been unaffected by the corruptive Parisian property development industry, conservatives viewed the Berlin Room, as it reappeared in the tenement, as the last vestige of pre-modern German family life.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时代建筑》2011,(4):16-19
目前,上海已基本构建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动迁安置住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分别解决城镇户籍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解决城镇户籍青年职工、来沪务工人员和引进人才等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动迁安置住房主要解决城市改造区域动迁居民的住房改善问题。各项基本制度和配套政策已在推行实施,并将不断优化完善。"十二五"规划期间,上海居民的住房困难将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