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生产条件及炉缸结构相同的济钢1#、3#1 750 m3高炉炉缸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发现1#高炉炉缸呈浅锅底—象脚状侵蚀,扒炉实测表明,炉缸、炉底交接处侵蚀最为严重,炭砖残存厚度最薄处仅为300 mm;3#高炉铁口附近炭砖出现不同程度裂纹,侵蚀严重处炭砖残存厚度600 mm。建议考虑炭砖的微孔度,使用高可靠性热电偶,降低炉底冷却水流量,增加炉缸冷却水流量等,以提高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2.
3.
马钢1#2 500m3高炉于1994年投产,设计寿命8年,到2005年4月2#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高炉已经到了炉役末期。通过有效地使用操作技术和护炉技术来调整高炉,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和基础管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在炉役末期延续了原有的高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基本达到2.4t/m^3.d,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5.
4^#120m^3高炉停炉大修,其炉缸炉底侵蚀形状较炼铸造铁高炉发生很大变化,研究分析炉缸炉底侵蚀情况,对今后护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济钢一炼铁厂3号高炉(350 m~3)第三代炉役1989年5月投产,采用斜桥双料车上料,炉体系统采用软水密闭强制循环冷却系统冷却。1993年和1995年两次中修,高炉均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护炉手段在炉役后期炉缸维护上的作用和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上下部制度优化实现对炉缸的维护,应该作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护炉手段,以达到高炉长寿目的。 相似文献
8.
9.
莱钢2^#750m^3高炉本体进入一代炉役后期,面对冷却壁损坏,设备老化等不利强化治炼,威胁安全等问题,采取精料方针、稳定四大制度和合钛物料护炉等措施,即保证了高炉生产的安全,又使高炉强化冶炼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介绍了济钢自立式4号高炉在投产近9年以来的生产和炉缸炉体的破损现状。通过强化炉体炉缸设备的点检和维护力度、调整操作制度、改善煤气流分布、稳定炉况顺行、完善钛矿护炉模式、加强出渣铁作业管理和精料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高炉保持在较好的和安全的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分析投产初期高炉炉缸炉底的温度分布情况,以经典传热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元计算技术,建立了昆钢新区2 500 m~3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模型。本模型以高炉开炉初期温度为基础,绘制出炉缸炉底温度场分布曲线,模型计算值与热电偶实测值相比,误差在-6.52%~+7.69%的范围内,表明模型计算较为准确。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加长风口小套长度、提高鼓风动能和加大死铁层厚度等工作建议,为制定高炉合理的操作维护方针和完善高炉长寿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3#120m^3高炉通过实施一系列护炉措施,加强精料工作,逐步改进完善各项操作制度,合理解决了强化与护炉的矛盾,实现了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