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SSH的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网络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应用,毕业设计管理平台以Windows XP为开发环境,采用JSP为开发技术,SSH框架为开发框架,系统实现了课题申报、审核、选题、答辩的流程功能,并且实现了报表管理的辅助功能.谊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使毕业设计管理平台能够在多种平台上运行.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是个重要的环节,而其中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应用于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的选题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及兴趣和教师课题的类型、内容及难度系数等自动从系统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基于B/S的网络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了毕业设计课题的双向选择、课题内容及基本要求查询,毕业设计网上指导、学生去向查询、毕业设计工作通知发布,毕业论文上载等功能。该系统从毕业设计工作的起始阶段开始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使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功能较全,能满足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的要求。为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文艺  张澎  王华军 《电子测试》2013,(4X):182-184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之后,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毕业设计选题平台的重要性,并对毕业设计选题平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适合高校使用的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选题平台方案,从平台实现和实际应用来看,对于教学管理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系统主要从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学校、院系、教师、学生的分级管理与责任,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研究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和主要模块功能,以及数据库设计,从而实现毕业设计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学习阶段,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独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与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规定和组织、学生素质和态度、教师水平与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设计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分布,学校、教师、就业单位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希望。指出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描述了关于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和逻辑思路,在采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在线毕业设计管理的整个环节进行设计,主要实现功能包括: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课题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答辩分组等功能。并在最后总结中总结设计结果。本设计运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进行开发。实现了用户登录,课题查询,信息修改以及课题上传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提高工科类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毕业设计现状,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改善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包括:以真题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自主选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毕业设计;公平合理的奖惩体系;严格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等,而学院领导的重视以及严格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原动力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深刻意义,让教师意识到指导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改革了传统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应用ASP及数据库开发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双向选题系统。本系统中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学生用户主要操作是选题,教师用户主要操作是申报新课题和确定选题学生,而对于管理员其主要工作是对网站数据进行总体的维护,保证整个选题系统正常运行。本系统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当中将介绍基于网络平台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帮助老师进行课题上报、学生线上选题以及师生交流等管理功能,有效实现毕设(论文)流程动态管理,更好的满足高校当中毕设(论文)在线管理的相关需求.  相似文献   

11.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毕业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也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和总结,也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育部对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视,专门就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发出了通知,目的是要求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本文对目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将自身的科研课题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这种初步的科研经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和进一步深造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本科毕业设计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作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通过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力度,如: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整套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展毕业设计先期基础训练等.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得到了培养,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以Cortex—M3为内核制作一个实验开发板,用于教学、竞赛、工控开发,通过·系列的模拟仿真和研究分析,设计了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分析了以太网的结构、原理、初始化过程,USB-OTG的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图和初始化过程以及SD卡驱动电路的设计过程,并制作了可实际使用的电路板。整个开发板主要能够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活动提供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今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案构建与策划,提出了关于把毕业设计时间进程安排成三个学期(毕业设计传统的时间安排一般为一个学期)的改革思想。并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中的五个典型指导重点,四环节指导流程和多种多样指导形式的具体实施举措与办法。同时,依据我们多年来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体验,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学生重要实践环节的目的,通过介绍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思路,结合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例,基于虚拟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及仿真,得到了振荡器起振及等幅振荡过程的正确结果。使学生能够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通过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后续课程、各类电子竞赛,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肖祥林 《电子科技》2016,29(10):115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运用信息化手段保存并展示毕业设计成果,文中采用SSM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主要实现选题管理、开题报告管理和毕业设计成果管理等功能。运用SSM框架,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使得和数据库的访问更加灵活。经测试,该系统的应用方便师生交流、加强过程管理、便于成果保存和展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校EDA课程设计结合自研在线教学平台,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对EDA开发工具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EDA课程案例包括Matlab设计仿真、Modelsim仿真及D/A电路设计调试等EDA完整工程设计流程,线上实验平台提供远程硬件调试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实验平台对设计进行验证并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该案例的成功实施有助于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集成电路版图分析与设计课程存在教学方法老化、教学模式形式化等问题,本文以OBE-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集成电路版图分析与设计”课程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将工程教学认证中对学生的专业毕业要求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将BB网络平台、ISO9001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质量标准融入课堂教学,采用OBE-CDIO能力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计,实现教学环节与考核环节的科学化与多元化,通过引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版图分析与设计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