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二千余年以来的发展是受生态环境和哲学思维所制约,就地取材,利用木结构中铺作层的高架减震性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目的。 近代中国建筑界对“唐风”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使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向前发展了一步。 “仿古建筑”的提法,不利于中式传统建筑向前发展,提出用“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取代“仿古建筑”的称谓,以适应发展中的“中式建筑”。 目前,国内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文化遗址公园、寺庙建筑以及休闲山庄中仍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在适应观光客流量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为经济效益而商品化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实例进行探讨。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雨薇  柳肃 《建筑师》2020,(5):86-93
自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深入中国内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乡土建筑上出现。湖南作为内陆最排外 的省份,却同时又是维新运动的核心。在这样的二元性社会下,出现在湖南偏远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文明建筑”的 西洋风格祠堂成了一种具时代性的建筑文化现象。本文以这些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史资料研究, 分析了驱动祠堂“文明化”的内外动因,并挖掘这些祠堂建筑的演变规律,试探寻除简单模仿之外,近代地方乡土 建筑的“文明化”现象背后的设计思想及现代性甚至革命性,以期丰富中国乡土建筑和近代建筑的研究,也为研究 中国建筑近代史中乡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论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若仔细剖析.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民族主义思想的主线,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利用建筑为手段表达了近代民族性与国家观念,该文考察民族主义的反抗与建设的两个面相,及受之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近代建筑史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铎 《华中建筑》1992,10(4):10-11
要创造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而且要认真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百花齐放”以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中国的时代建筑要积极发展地方建筑流派,体现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中国近代大学传统复兴式建筑营建背景和风格特征的总结,确立了其在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保护价值,并针对此类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既存问题,提出建筑风貌分级保护策略、建筑空间可持续性保护与利用策略以及建筑环境意象整体性保护策略,旨在弥补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但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直接影响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与埃及、两和流域、印度并列为世界4个最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文明)的发源地。直到20世纪西方近代建筑的许多“先驱者”还从我们的文化遗产中吸取了许多有启发性的概念和手段,突破了欧洲学院派的束缚。例如中国建筑的构架体系和由此形成的空间关系和艺术形式与西方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内容丰富、变革急剧、波澜起伏。探求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形态,研究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建筑向近代转化的过程、性质和特点,比较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变关系,比较中国与外国建筑的联系及影响,总结近代建筑活动中传入与引进外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不无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李乾朗先生现为台北淡江大学副教授、台北《建筑师》杂志主编,著有《台湾建筑史》、《台湾近代建筑史》等书。他于1985年11月29日在东京“日本及东亚近代建筑历史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日文稿收入村松贞次郎先生退休纪念会刊《东亚近代建筑》中的这篇论文,对台湾的近代建筑历史中地方传统与外来形式之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可供关心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读者参考。此文共五部分,本刊发表的是前四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19世纪后期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工业化思想为基础的“新建筑运动”而产生的现代建筑。自传人并出现在中国大地之13起,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就中断了。“这个中断标志着中国近代建筑的开始,中国建筑新生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齐鲁大学的校舍建筑的装饰符号经历了一个与济南传统建筑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中,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逐渐融合的过程。可以从装饰细节上,由小见大的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1.
徐强  王晓青 《山西建筑》2003,29(8):20-20,66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深层含义,揭示出传统建筑的内在生命力,提出只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气”、“神”,才能创造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秉德 《华中建筑》2005,23(1):159-163
该文对日本学者藤森照信提出的“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之说提出质疑,并提出作者关于早期西方建筑通过三条渠道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三条渠道是:教会传教渠道、早期通商渠道与民间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3.
建筑文化的春天——"中国建筑新文化运动"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回顾自1989年第一班“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以来先后8次会议的历程、特点和成果,首次概括并提出“中国建筑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而且对“科学与民主,创新与复兴”这一文化主题所引起的建筑思想变革以及其社会反响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张天  张晓春 《建筑师》2022,(6):66-75
唐英是同济大学建筑技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建筑构造学科、近代建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文章通过史料爬梳与口述访谈,梳理了唐英留学德国、在政府工程部门任职、从事教育实践的过程,指出“综合理工学院”体系对他的潜在影响。重点分析了唐英主要参与的职业教育课纲编订工作和《房屋构造学》等书籍的内容,讨论中国建筑构造教育的知识来源与教学框架问题,以及唐英对建筑职业教育、建筑技术教育的贡献;结合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近代建筑职业教育对培养当时急需的“中级技术人才”作出的努力,以及唐英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松茯 《城市建筑》2005,(11):43-47
哈尔滨近代建筑具有多元化的风格构成,在近代中国城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再现、新思潮建筑的整体导入、“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试验三个方面论述了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特色,并阐明哈尔滨是近代中国建筑样式最丰富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历史潮流中的社会变迁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变影响大学校园建筑形态演进,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潮对大学校园形态演进产生了极大影响。本研究从近现代大学校园发展过程中传统建筑复兴现象的对比与发展入手,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及20世纪50年代3次民族复兴建筑思潮,并探讨其思想根源层面的相似性与继承性。  相似文献   

17.
走向传统建筑--传统地方建筑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自力 《四川建筑》2003,23(6):15-16
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从中国传统地方建筑在气候、材料、地形等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技术策略进行论述,深入探讨传统地方建筑对当代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陈卓 《重庆建筑》2006,(2):21-24
重庆是西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1840年以后,重庆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逐渐重要,重庆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其近代建筑的繁荣。至今,重庆地区依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有重庆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其中更以居住建筑居多。本文针对重庆地区现存的几座有代表性的近代居住建筑实例展开分析,使读者对重庆近代居住建筑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陈伯超 《建筑师》2011,(6):82-87
近代是建筑发生着巨大变化和质的跨越的时代。沈阳建筑近代化的标志性特征既展示着沈阳建筑在近代的发展足迹,又体现了她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在文化层面上.沈阳建筑的近代化体现为“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西洋化过程”:在技术层面上.则表现在”力学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与技术的引进、建筑设施与设备的近代化、建筑功能的专一性与多样性,以及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朱平 《时代建筑》1992,24(3):37-41
近代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震荡,使中国建筑起了很大变化。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在沿海大城市中兴起,尤其在上海,形式复杂多样,堪称建筑万国博览会。然而,至今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并未解决。上海近代建筑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复古主义的,二是早期现代派的,三是中国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由于受传统的建筑历史研究所限,人们的视角重点在于形式,这对初步的资料分类整理是很有效的。但是,无法深入反映出文化碰撞的具体机制所在。特别是由于从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