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近代建筑史分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期问题是确立中国近代建筑史基本理论框架的重要问题。把中国近代建筑史置于近代中国剧烈变化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中,把中国近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作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背景发展变化的结果来考察,是分期的主要依据。中国近代城市与城市中新建筑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综上述,作者提出中国近代建筑史分期方案。  相似文献   

2.
邓庆坦 《重庆建筑》2010,9(3):52-52
<正>现行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期模式是典型的三段式:鸦片战争之前为古代建筑史,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建筑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现代建筑史。但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05,23(B07):70-70
2006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第二十个年头;2006年,将要召开的“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是1986年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十次全国性会议,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4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自1985年开始起步,到今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历程。经过七年的“起步”(1985-1992),1993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其标志有二:一是组织加强,研究领域扩展,二是研究结合社会实际,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中国建筑学会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2000年7月24日在广州开幕、28日在澳门闭幕。这是自1986年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七次全国性会议、第二次国际会议。第一次由境内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者共同主办。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决定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参加,并具体承办部分活动,使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同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张复合如果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一回顾,可以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第二时期,始自八十年代中期,至会仍在发展中。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首灰较具规模的,应推1958年10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建筑总览》的比较,分析1980年代以来中日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异同,探讨近代建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版《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是迄今为止关于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最为全面的一部著作。它系统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中国和外国建筑师的作品、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型、东西方建筑文化在上海的融合。作为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重要的实物基础,该著作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和学术性的特点,集中呈现了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风貌总体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杨秉德 《新建筑》2005,(1):48-51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刘亦师 《建筑师》2020,(1):129-133
在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和出版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其成因,并尝试讨论若干使本领域 走向深入和深刻的可能。首先,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补充论述其教学现状及发掘 一手资料、发动多数学生开展普查和研究的重要性。此外,试从技术史、观念史和思想史等视角与方法,以及重 视1949年前后的断裂与接续问题两个方面论述可能的方向与方法。结论部分论述本领域研究的两个特点,指出 未来近代建筑史的生命力在于在艰苦、坚实的史料工作和案例研究基础上,能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叙事方式和研 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卢庆旼 《南方建筑》2014,(4):109-115
通过近代中、韩之间的海上航线来考察仁川清租界建筑文化的形成,为理解亚洲建筑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仁川清租界内近代建筑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中国本土建筑的联系、对后来韩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仁川的开埠和中、韩之间的海上航线。第二部分概述仁川清租界规划的形成及发展。第三部分根据建筑用途对清租界的近代建筑进行分类,分析它们的建造背景和建筑特点以及所受海航线的影响。最后,探讨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对韩国建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静 《南方建筑》2005,(2):70-72
通过对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住宅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的比较,剖析了现代建筑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以祈能对我国建筑设计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刘源 《建筑师》2013,(2):101-105
本文讨论了为什么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近代建筑传媒的概念以及如何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这三个问题。近代建筑传媒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一直比较欠缺。研究近代建筑传媒首先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近代建筑传媒的类型和特征,解读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研究传媒的制造者和接收者,探讨近代建筑传媒与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现代建筑不同,中国现代建筑的引进与发展,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抵抗、交融有关,又与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关。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对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成为中国社会反思现代性、反思现代化、进而为未来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的重要途径,在DOCOMOM0理念正式进入中国的背景下,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大会的召开对推进我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国际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新进展、现代主义东渐和现代建筑遗产的界定、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多元视角、不同进程共同遗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会议学术综述。  相似文献   

15.
陈雳  武云霞 《华中建筑》2001,19(5):92-95
青岛近代建筑主要受德国建筑的影响,但是在德国人建立青岛建筑原型的同时,建筑形式的变异也随之产生了,德据之后青岛近代建筑的发展多是这种原型变异的延续。该文着重从建筑细部、建筑形体等方面分析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原型在德据时期、日据时期、民国时期及今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光  唐丽 《中外建筑》2012,(8):32-34
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旧有建筑的循环、高效使用,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设计的需求,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郑州市对沿城区主干道旧有建筑的改造,通过对旧有建筑的外立面改造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旧有建筑的改造与现代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在旧有建筑更新改造中的生命延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式设计风格已在建筑,环境和室内设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其概念和发展的诠释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认为现代中式别墅建筑与环境设计主要经历了商品房发展雏形期、竞争rJ热化期和理性回归期3个阶段,有形式仿古式和简化传统式2种主要设计手法,其设计要点主要集中在景观元素运用、建筑单体设计,材料应用、色彩选用和文化元素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内傣族聚集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为主要调研地区.选择自然、文化和技术为三个切入点.对该地区近20年的现代建筑进行分段归纳总结.研究特定地区的现代建筑与地区整体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特定地区“现代建筑地方化”的方法与道路。  相似文献   

19.
谭蔚 《福建建筑》2002,(4):19-21
本文就现代乡土建筑的创作意义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指出现代建筑和现代乡土建筑的创构和探索 ,是一条充满激情、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脉主义中的建筑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立强 《山西建筑》2004,30(17):13-14
在“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下,从建筑和城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出发,提出了文脉的观点,论述了文脉主义的建筑和城市,并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观念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