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火灾状况下的群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ODE物理引擎和Agent建模技术,建立了一个支持人员疏散仿真的多Agent系统,阐述了人员疏散Agent概念模型和ODE虚拟仿真环境的有关概念,并对影剧院工程实例进行了疏散模拟, 对系统架构进行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基于Agent决策行为的地下矿火灾疏散仿真复合模型,模型包含地下矿环境火灾子模型和人员疏散子模型。结合Agent自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Agent决策行为模型。通过EVAC simulators仿真测试,实现地下矿安全疏散仿真实验。该模型实现了在火灾蔓延情境下,Agent充分考虑人的内在生理、心理行为偏好与不确定性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疏散决策的智能行为。  相似文献   

3.
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影剧院人员疏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将建筑物按平面布置确定其疏散网络,根据人员在不同网络位置的移动特性确定其移动速度及方向,建立了描述人员疏散过程的数学模型,有场仿真的方法得到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时间和疏散轨迹,利用SGEM软件对影剧院的疏散仿真,反映了人员疏散的流动图案,仿真的疏散时间与通常经验公式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4.
针对商业综合体中人员疏散的滞留问题,探究人员安全疏散策略的引导作用。采用静态合作博弈论方法,进行路径优化。对某商业综合体典型区域从防火分区、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三方面进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对比人员安全引导疏散与传统疏散,结果表明优化后人员的疏散效率有显著提升;人员安全疏散引导人员从多个疏散出口进行逃生,在缓解了人员滞留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中疏散出口的利用效率;博弈论路径优化明确了人员可选择逃生路径的数量,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应急疏散仿真模型存在的可操作性、复用性、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将多范式建模理论与应急疏散系统相结合,基于Anylogic 平台提出一种应急疏散多范式建模方法。基于元模型的多范式建模思想,整个多范式疏散模型由疏散个体元模型、疏散环境元模型,以及应急离散事件元模型构成,并分别利用Agent 智能体、微分方程以及离散事件对三者进行建模。进行了以火灾为应急情景的建筑内人员疏散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多范式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艺术中心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运用PathFinder人员疏散模拟软件,进行了人员疏散的仿真模拟实验,根据模拟结果和数据,分析了不同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的情况,直观地对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现场的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计算机仿真的角度,列举了人员疏散的数学模型,以“元胞自动机”为基础建立描述人员疏散的数学模型,并按照模型编制程序进行简单的人员疏散过程演示。  相似文献   

8.
以某民用机场航站楼为例进行火灾应急疏散研究。利用PyroSim软件建立航站楼候机厅的火灾模型和疏散模型,在仿真火场内进行实时的旅客疏散模拟和计算。根据火灾模型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影响人员疏散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烟气层高度和能见度,并根据耦合火灾模型的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对某航站楼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疏散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层办公楼为例开展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研究。分别利用PyroSim和Pathfinder仿真软件建立该办公楼的火灾模型和疏散模型,通过对不同区域烟气层高度、烟气温度、能见度以及CO浓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并采用Pathfinder对有无人员引导作用以及有无电梯参与疏散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在火灾情况下人员引导作用以及电梯的使用可以大幅减少人员必须安全疏散时间RSET,提高了疏散效率。针对火灾易波及区域的特殊情况,采用PyroSim和Pathfinder联合仿真,对疏散过程做进一步优化,使仿真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基于SPH人员疏散模型的建筑人员疏散仿真软件系统SPHEvac。分析现有的人员疏散模型和已有的软件系统的优缺点,经过需求调研给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围绕人员疏散仿真模拟中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开发了4大功能模块,包括CAD图纸自动读取、FDS模型自动生成、FDS结果加载和疏散模拟。系统支持复杂建筑房间布局结构仿真环境的自动搭建并进行了粒子化处理,同时考虑了烟气浓度、有毒气体等对人员运动方向、速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人员因素、建筑因素、火灾环境因素三种火灾疏散基本因素进行分析。应用模糊逻辑制定与生理因素、期望速度、恐慌程度相关的疏散速度模糊优化规则;基于FDS对某高层建筑火灾状况进行烟气数值模拟;采用Pathfinder参考人员特性及火灾状况分析数据对人员进行疏散仿真。通过多因素结合的联合仿真,优化了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系统,提升了仿真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刘鑫 《今日消防》2020,5(4):6-7
随着当前我国地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纷纷投入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地铁车站作为人员聚集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所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为了避免火灾发生造成损失,以及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通过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对人员疏散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为实际地铁车站火灾以及人员疏散的优化应对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对地铁车站火灾发生的特征以及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就火灾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技术的发展详细探究,希望能从理论层面就地铁车站火灾以及人员疏散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解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突发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直接通过消防楼梯进行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避免因疏散中出现拥挤踩踏而造成的不必要人员伤亡,在合理选取疏散模型和设定各种疏散场景的基础上,对上海金茂大厦的部分楼层进行了高层建筑人员疏散仿真实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论证了在高层建筑内设置应急避难区对安全疏散缓冲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学合理设置避难层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火灾险情人员疏散的研究瓶颈及火灾风险,对其存在的风险及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在人员密度系数确定、人员疏散特征、人员疏散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人员疏散策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旅客安全疏散,根据地铁站人群应急疏散的特点,进行了地铁站火灾人群疏散及地铁站结构合理性研究。以北京大学东门地铁站为例,对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以及地铁车站疏散结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从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所需的疏散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了人员逃生时间计算模型,分析了地铁车站中不同类别乘客及其地铁车站建筑结构等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指出了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处。研究结果可以为保证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以及财产损失最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切入点,分析了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状况,提出了应急疏散优化策略。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及建筑消防设计,为模拟对象的选择和分析提供依据。其次,进行人员分析和疏散模拟,借助Pathfinder软件的Steering模式对独角兽园区的一栋办公商业综合体进行疏散仿真研究,通过调研得出人员构成情况、人员基本参数,以及人员特征。进而通过模拟人员疏散情况,分析火灾时人员特征、堵塞情况、疏散出口通过率,以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总结出该栋建筑疏散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疏散结果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从水平疏散路线和垂直疏散路线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提高疏散效率。本文重点探讨建筑与人员疏散的关系,对其他因素未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疏散时间为评价指标,以人员密度作为影响因素,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对引导员引导的疏散策略进行仿真研究,将传统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疏散方案与疏散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引导员引导可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8.
中庭式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庭式地铁车站在火灾工况下的行人安全疏散设计是地铁车站设计中的难题。为评价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临港新城站中庭式车站火灾安全疏散的性能,采用Legion行人仿真模型和FDS(火灾动态仿真器)开展了一系列的疏散仿真分析。在对各种行人参数调查、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真实的Legion疏散仿真模型。然后根据预测客流和可能的火灾场景,对四种不同工况下的人员疏散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安全性评估,在此基础了提出了改善中庭式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疏散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换乘站在火灾情况下人员是否能够及时逃生的问题,采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某大型地铁换乘站进行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模拟。在站厅南部楼梯处发生行李火灾的火灾场景下,楼梯将被停止使用,运用疏散仿真软件得到人员安全疏散时间情况,同时合理优化人员逃生路径,提高疏散效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超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第一阶段(标准层人员疏散)的整体疏散效率为目的 ,归纳超高层核心筒的典型布置模式,建立火灾场景并利用火灾烟气模拟软件Pyrosim和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进行仿真模拟,探究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耦合关系、疏散路径、疏散时长、能见度下降及CO浓度上升速率和分布肌理等指标,分析影响疏散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