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钢结构》2017,(9)
为解决H形柱外伸端板弱轴连接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翼缘削弱型外伸端板梁柱弱轴连接。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削弱型端板节点和普通端板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比较分析,并研究翼缘削弱几何参数对削弱型端板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削弱型端板节点的塑性转动能力平均值约为0.05 rad,与普通端板连接节点相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削弱型端板节点破坏出现在远离节点域的削弱区域,而柱子基本完好,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按照欧洲标准EC 3的连接刚度分类,削弱型端板节点属于半刚性连接;翼缘削弱几何参数中,削弱区距柱端板的距离、削弱长度以及削弱深度对削弱型端板节点的极限转角,塑性转动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应合理选择削弱参数;根据美国标准FEMA-350中对削弱参数的规定,给出了翼缘削弱几何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翼缘削弱型节点空间钢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普通节点和翼缘削弱型节点的空间钢框架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2种钢框架模型的破坏形式、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强度及刚度退化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翼缘削弱型节点可使梁端塑性铰外移至梁端翼缘削弱处,避免梁端焊缝处应力集中导致脆性破坏;翼缘削弱型节点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与普通节点空间钢框架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进入屈服阶段后由于应力重分布,其刚度及承载力退化速度较普通节点空间钢框架慢,翼缘削弱型节点钢框架具有梁铰延性破坏机制,抗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翼缘削弱型节点空间钢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普通节点和翼缘削弱型节点的空间钢框架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2种钢框架模型的破坏形式、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强度及刚度退化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翼缘削弱型节点可使梁端塑性铰外移至梁端翼缘削弱处,避免梁端焊缝处应力集中导致脆性破坏;翼缘削弱型节点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与普通节点空间钢框架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进入屈服阶段后由于应力重分布,其刚度及承载力退化速度较普通节点空间钢框架慢,翼缘削弱型节点钢框架具有梁铰延性破坏机制,抗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钢结构》2012,(2):76
1994年北岭地震以来,翼缘削弱型节点和腹板开孔型节点成为抗震节点的传统形式。滞回试验表明,这两种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介绍腹板开孔-翼缘削弱型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节点形式比传统节点抗震性能更好。研究了节点域强度,连续板及开孔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钢结构》2017,(11):80-83
为了分析不同削弱参数对翼缘开孔削弱型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将不同削弱参数的翼缘开孔削弱型节点和未开孔普通节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翼缘开孔削弱型节点在不同削弱参数下的骨架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相比未开孔普通节点,削弱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取值,可以使翼缘开孔削弱型节点的耗能能力有较大提高,使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保证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只有较小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不同排列伸展螺栓端板半刚性节点的三维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顾正维  孙炳楠  潘海勤 《钢结构》2003,18(6):54-56,70
对钢结构中不同排列的伸展螺栓端板这种半刚性连接节点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对连接中的主要构件 :端板、高强螺栓、梁翼缘、柱翼缘以及连接接触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精细模拟 ,针对不同的尺寸和截面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了螺栓端板半刚性连接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7.
门式刚架钢结构的梁柱节点常常采用螺栓端板连接,由于柱翼缘厚度较端板厚度薄,为避免柱翼缘发生冲切破坏,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在节点域加厚柱翼缘,厚翼缘和薄翼缘采用对接焊缝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施工不便和应力集中等缺陷,在此提出一种柱翼缘粘结钢板的加强连接方式,并对这种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12,(2):76-84
1腹板开孔-翼缘削弱型刚性节点的数值研究 摘要:1994年北岭地震以来,翼缘削弱型节点和腹板开孔型节点成为抗震节点的传统形式。滞回试验表明,这两种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介绍腹板开孔-翼缘削弱型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才  王晨  李东  李易林 《钢结构》2019,34(5):24-30
通过对梁柱外伸端板连接滞回性能的分析,根据梁翼缘一次狗骨式削弱型端板连接的特点将削弱截面扩大,提出采用两个狗骨式削弱形式的新型梁柱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形式。利用ABAQUS对该新型节点进行滞回性能分析,探讨二次削弱截面的削弱位置、削弱长度以及削弱深度对于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给出梁翼缘二次削弱型端板连接节点构造参数的取值方法。结果表明:梁翼缘二次削弱型端板连接节点较传统梁翼缘一次狗骨式削弱型端板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等效塑性应变,实现更好的抗震性能,该类型梁翼缘二次削弱型端板连接节点具有更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框架梁柱弱轴连接翼缘削弱型节点的滞回性能和骨架曲线,参照梁柱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设计了梁柱弱轴连接翼缘削弱型节点系列试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削弱区中心至柱中心线距离、削弱宽度以及削弱深度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往复荷载作用下,节点屈服以前,模型的削弱参数对节点的骨架曲线影响不大;节点屈服以后,削弱参数对节点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削弱部位的深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最大,削弱区中心至柱中心线距离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次之,削弱部位长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最小。研究还表明强轴连接的削弱参数不能完全适用于弱轴连接节点,并给出了梁柱弱轴连接削弱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柱与钢梁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端板厚度、螺栓直径、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等因素对承载力、弯矩-转角曲线、耗能能力、承载力衰退、刚度退化、延性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柱与钢梁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均属于半刚性节点,初始转动刚度随着端板厚度和螺栓直径增大而提高,但节点的极限转动能力随着端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承载力由端板或钢梁控制时,其具有良好的转动和耗能能力;试件承载力退化系数在0.8~1.0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刚度退化相比荷载退化严重;设计中应避免高强螺栓发生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多层钢框架半刚性梁柱端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在验证有限元程序有效性的基础上,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对两组不同构造的端板连接进行了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端板高度、螺栓排列、螺栓直径等因素对梁柱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及节点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极限转动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两端外伸式半刚性端板连接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可以应用于多层抗震钢框架中。  相似文献   

13.
代英春  苏果  易成  蔺雪峰 《钢结构》2007,22(12):15-20
为了研究多层钢框架半刚性梁柱端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在验证有限元程序有效性的基础上,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对两组不同构造的端板连接进行了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端板高度、螺栓排列、螺栓直径等因素对梁柱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及节点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极限转动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两端外伸式半刚性端板连接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可以应用于多层抗震钢框架中.  相似文献   

14.
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接触单元来模拟端板与柱翼缘的接触面,预应力单元来模拟螺栓的预拉力,对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节点域加劲肋、端板加劲肋、端板厚度、螺栓预拉力、应力集中等因素对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域的受力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建议在设计中采取相应构造措施,考虑端板节点半刚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H形柱的箱形节点域外伸端板弱轴连接,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8个不同构造形式的端板连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节点的破坏形式、弯矩 转角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及转动能力等。结果表明:8个不同构造形式的端板连接均为半刚性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箱形节点域端板连接节点的破坏均出现在端板上,而柱子节点域基本完好;当层间位移角为0.04 rad时,各节点的承载力均大于0.8倍钢梁全截面塑性弯矩;端板外伸加劲肋的设置使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提高10%左右,但耗能能力却下降了4%,建议外伸端板不另设加劲肋;端板厚度为16 mm,即与蒙皮板厚度相差较小时,节点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较好;提升端板材性能提高节点承载能力,但端板材性提升过大反而会降低节点耗能能力,建议端板材性只提高1个等级。  相似文献   

16.
H型钢梁与RHS柱的端板栓接节点是一种新型的半刚性连接节点,本文通过足尺试验与有限元软件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结果表明,端板栓接节点的承载能力可达焊接节点的85%,但转动能力明显大于焊接节点,抗震性能也明显优于焊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群中和轴位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研究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群的中和轴位置变化,对门式刚架外伸式端板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计算.试验采用4种梁截面尺寸,选择端板厚度和端板加劲肋作为研究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通过在螺栓杆无螺纹区开槽粘贴应变片测量了端板螺栓力的变化情况.理论计算系建立带弹性支座的连续梁模型模拟端板连接,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螺栓群中和轴逐渐从其形心轴向受压区移动,但不超过受压翼缘内侧螺栓中心线;极限状态下,受拉翼缘和端板可简化为等效T型件.根据理论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参数分析,研究了撬力、端板厚度和螺栓排列等对连接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及理论计算,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对采用铜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部分约束连接试验研究的详细内容。提出在规则空心钢梁与宽翼缘钢柱之间的端板连接构造,其中4根处于奥氏体阶段的CuA1Be(Ф3mm)钢筋,在端板和柱翼缘之间起着预拉作用。通过在梁末端施加特征频率为0.25Hz和1Hz的循环位移,对连接的物理模型进行试验。采用电位计和测压元件来测量钢筋中的应变、应力和梁端的位移及荷载。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Ramberg-Osgood and Three-Parameter Power model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the moment-rotation (M-θ) behavior of flush end-plate connections with one row of bolts below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flange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of the connection region along with the connected beam and column is developed for load deformation analyses, which included material, geometric, and contact nonlinearities. The FEM model was verified with test results conducted and reported for flush end-plate connections in the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80s. A matrix of test cases was obtained by varying the geometric variables of flush end-plate connections within their practical ranges. The connection M-θ data for these test cases were obtained by FEM analyses, which were then curve fitted to Ramberg-Osgood and Three-Parameter Power model equations to obtain parameters defining these equations. Finally, prediction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for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equations as functions of geometric variables of the flush end-plate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20.
多层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循环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多层钢框架半刚性梁柱端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对8个不同构造端板连接足尺试件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研究, 分析了端板厚度、螺栓直径、端板外伸加劲肋、柱腹板加劲肋、平齐式和外伸式等因素对节点承载力、转动刚度、极限转动 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极限破坏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梁柱端板连接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可以应用 于多层抗震钢框架中。根据试验结果及相关分析,提出了多层抗震钢框架中端板连接的标准构造为:两端外伸,设置柱腹 板加劲肋和三角形端板加劲肋,柱翼缘在端板外伸边缘上下各100mm范围内局部加厚,厚度与端板厚度相同。对提高端 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宜采用大直径螺栓、中等厚度端板的设计建议。本文还在"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计一般原 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连接,弱板件"的端板连接抗震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