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的经典,源于<圣经>的习语、格言、典故已经渗透到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其富于联想的表达让人回味无穷.在英语语言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辛丑教授在<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一书中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的语言学的大概面貌,整部书体例清晰,内容充实,对我们学习古代语言学史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昊辛丑先生在此书中提到的<方言>是为其他字书作注的观点却不太准确,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版高中《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如何才能处理好这套教材,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三年的首轮试点教学后,发现只有正确认识这套教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充分发挥这套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在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当中,不乏充满喜剧意味的场景描写,这些喜剧意味给情节抹上一层瑰丽的色彩,使激烈紧张的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自如.生动活泼的语言与插科打浑似的戏剧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截选了小说中几段喜剧片段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1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出发点是人们的直接物质生活生产;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问题;阐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指出人类社会的变革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大量引述、改写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作品,插入到自己的作品里,使现文本与前文本之间形成丰富的"互文"关系,因而整部小说可以说是由不同丈学作品构成的马赛克镶嵌画.本文将从互文的角度来探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小说中嵌入的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关系.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弗兰肯斯坦>堪称为玛丽·雪莱书写的一部<失乐园>.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其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的文本分析入手,展现社会下层普通民众尤其是女性群体虽生犹死的生存图景和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即"虽生犹死,非生非死"的生死情状。重点关注其小说中以"死"观照"生",以"生"透视"死"的生死意象,在作者热烈而绝望的期冀下,警示人们去思考"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一深邃的人生要议。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男女相思主题和伤春悲秋主题直接源于<诗><骚>.与<诗><骚>不同的是<十九首>中的男女相思表现出突破功名喧嚣,向往真实生活的愿望.<十九首>里的伤春悲秋更是在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社会思潮下与生死、思乡有机融合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9.
经典影片中的英雄形象不胜枚举,然而后现代主义的今天却是反英雄式的人物当道。本文立足于中国军事大片《集结号》与美国战争经典《父辈的旗帜》的对比分析,从三个层面探索了两部影片对反英雄的构建和阐释,以及对反英雄命运的反思。可以说,《集结号》的成功既是一次向后现代主义多元化文艺思潮的致敬,也是一次在世人面前对民族精神铿锵有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10.
儒家内部既有共同的理念,又有分歧.后代儒家怎样阐释前儒文本、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新语>阐释<谷梁>、<公羊>两传为例,结合汉初的时代背景,论述陆贾<新语>引用两传之文、义,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新语>大部份继承了<谷梁>、<公羊>的原义,很少与两传不同.陆贾在引用两传时,提出他的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君主修齐而治平,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希望藉此为刘邦施政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Hutchinson的教材评价理论,从三个方面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把该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要求对比,认为该教材的教学内容理论上符合教学要求;通过对学员试卷和教员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教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员和教员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戴维·洛奇在文学评论上的优势使得他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小世界>中,洛奇也利用了自己幽默的语言和典故的妙用,不仅达到了喜剧性的效果,也同时给读者带来了趣味性和作品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叶圣陶的童话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开创了中国童话创作的新局面。本文究其内容与表现手法进行尝分析,进一步挖掘其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4.
<践约传>以<西厢记>崔张爱情故事为基本框架,用清末北京通行的官话加以改编,成为清末西方人学习汉语口语的上佳教材.<践约传>的编写者通过经心结撰.掺人大量日常口语,以新颖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践约传>不但在传递语言功能的同时成功地将<西厢记>故事带入汉语学习者的视野,自身也获得了独立的文本价值.它同清末西人汉语教科书中被编选的其它小说戏曲作品一样,在汉语教学史、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外传播史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尘埃落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上的成功。以"傻子"二少爷作为主要的叙述者,其各种行为展现出了一系列的傻相,而又在各种傻相中包涵了诸多智者因素,其间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展现出了小说在叙述视角上的特殊性。通过对视角上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在评价小说时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考察《长恨歌》中的女性声音,考察作者是怎样用女性意识来表达一个宏大叙事的主题——城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医生"这个形象在文本中的作用,以及作家创作这个艺术形象的思想根源,从而揭示"医生"形象在文本中的多维意义.指出"医生"形象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及其言行,不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左右着狂人的命运.认为鲁迅先生把治病救人的医生写成"吃人的人"和其人生阅历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勒克莱齐奥通过<乌拉尼亚>,展示了其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流浪情结,给予了这些特殊流浪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阐释<乌拉尼亚>寓言式的流浪主题,着重分析了小说中四个主要的流浪者形象.透过这些特殊的流浪者,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强烈的反叛的流浪意识.本文在"流浪-回归"这一逻辑理解和流浪意识剖析的基础上,撂讨出两条可能的回归之路:回归自然,回归原始.  相似文献   

19.
《暗香》是由王中山创作的一首古筝曲。感源来自于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该诗描绘具有梅花的两种气质,一种是"傲",一种是"香"。《暗香》运用了独特的创作技巧,演奏揉、颤、按花指遥指等技法勾画出完美的梅花精神。  相似文献   

20.
<紫色>和<长腿叔叔>都是外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并深受人们喜爱的长篇小说,尽管这两部小说出版时间相隔了70年,但这两部小说均为书信体,女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本文从艺术特色方面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