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核结构对三碳菁染料光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三种不同母核结构的三碳菁染料在乙醇溶剂中的光氧化反应,实验中采用了近红外区光谱能量分布平稳的光源,得出了母核结构对染料的光氧化稳定的影响,其影响次序:e唑〉硒唑〉噻唑。同时本文还利用β值的测定,算出染料光氧化过程中敏化产生的单重态氧的浓度以及二者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九种偶氮染料的液相与固相光氧化退色动力学,发现它们全部服从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了分子结构与退色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染料的自敏和亚甲蓝敏化实验,证明了这类染料的光氧化退色是单践态氧进攻的结果。通过动力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固相和液相退色的机理可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房海霞  叶永成  白福臣 《塑料》2004,33(5):63-65
研究了抗氧剂残留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光氧化和添加了光敏剂的敏化光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残留明显地降低了LLDPE的光氧化和敏化光氧化反应速率。添加了光敏化剂的不含抗氧剂LLDPE样品在暗处同样会发生氧化反应,而抗氧剂残留可以有效地阻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因此,LLDPE粉料不适于添加光敏化剂加工成可控降解塑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敏化剂荧光黄素(LF)和9,10-二氰蒽(DCA)研究了三种胆甾烯烃(1—3)在几种溶剂中的敏化光氧化。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合成5或7-位取代胆甾烯烃衍生物方便和实用的方法。实验发现,LF敏化胆固醇1于苯中的光氧化导致3β-羟基-5烯-7-酮(1c,40%)的生成。敏化剂与溶剂对于此光化学合成反应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吸收菁染料分子链结构对其光氧化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具有不同分子链结构及不同链长,而母核结构分别为吲哚类及喹啉类的六种菁染料在溶液中的光氧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菁染料的光褪色主要是由光氧化反应所致,当在分子链上引入不饱和环体结构时,可以使菁染料分子的光稳定性能增加,而随着分子链长的增加菁染料的光氧化稳定性能则明显下降,通过顺磁共振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菁染料的自敏光氧化反应原初过程中,既存在单重态氧过程又存在超氧负离子过程。  相似文献   

6.
9,10-二氰基蒽敏化光氧化反应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α-,β-蒎烯及1,4-二苯基-1,3-丁二烯的9,10-二氰基蒽(DCA)敏化光氧化反应在一系列溶剂中产物生成的相对量子效率及单线态氧(~1O_2)产物的含量,对β-蒎烯在乙腈中的反应动力学分析,讨论了反应的溶剂效应,证明了DCA敏化光氧化反应,包括~1O_2产物都是经由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吸收菁染料光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文选择了三种分子结构相同而母核杂原子不同的近红外吸收菁染料,对它们的光谱性能特征及光氧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各步同母核杂原子的菁染料,其光氧化稳定怀顺序为:苯并恶唑〉苯并噻唑〉苯并硒唑,通过猝灭实验给出,在三咱菁染料的光氧化反应机制中,具有反应活性的单线态氧和超氧负离子同时存在,其中单线态氧是导致菁染褪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大量关注。本文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光阳极上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改性方法;阐述了敏化染料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的要求、特点和分类。指出高性能半导体薄膜、光谱响应宽稳定性好的敏化染料以及高效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与应用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蒈烯在不同溶剂中光敏氧化反应产物的组成和分布及其与溶剂及敏化剂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在以孟加拉玖瑰红为敏化剂时,主要生成典型的“ene”型产物,而以9,10一二基蒽敏化蒈烯的光氧化反应除生成“ene”型产物外还生成相当量的非“ene”型产物。实验证明蒈烯芳氰敏化光氧化反应过程,首先发生电子转移,而后产生自由基中间体和单重态氧并生成相应产物。  相似文献   

10.
染料敏化纳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用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料敏化剂的性能是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关于染料敏化剂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染料敏化剂在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以及各种染料敏化剂的优缺点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蒈烯在不同溶剂中光敏氧化反应产物的组成和分布及其与溶剂及敏化剂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在以孟加拉玖瑰红(RB)为敏化剂时,主要生成典型的“ene”型产物,而以9,10一二腈基蒽敏化蒈烯的光氧化反应除生成“ene”型产物外还生成相当量的非“ene”型产物。实验证明蒈烯芳氰敏化光氧化反应过程,首先发生电子转移,而后产生自由基中间体和单重态氧并生成相应产物。  相似文献   

12.
TiO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和照相工业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传统的处理染料等废水的方法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TiO2具有稳定性好、光效率高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通过掺杂改性的方法可以将只能UV光激发的TiO2光催化反应红移到可见光区域进行,也可以利用染料敏化的途径实现可见光光催化反应。本论文将介绍国内外在可见光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有39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染料敏化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对于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将染料敏化剂进行了分类,针对金属类染料、卟啉酞菁染料及有机染料分别就其转化效率、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张力  孙岳明 《化工时刊》2008,22(10):59-63
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了光阳极、光敏染料和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该电池国内外各项关键技术的实验和产业化研究最新成果,着重分析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展望了该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一代的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应用前景广阔,而电解质体系是该类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电解质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电解质的类型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分为液体电解质电池、溶胶-凝胶(准固态)电解质电池和固态电解质电池,分析了这三种太阳电池的优缺点,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染料敏化纳米晶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制备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已成为当前光电转换器件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还有许多制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问题有待解决.基于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长波区采光不足的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在红光区域具有强吸光能力的方酸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重点考察了方酸染料的结构对其光电转换性质的影响,并开辟了一种协同敏化新技术,还利用方酸染料的β-环糊精包合物实现了水溶液中氰根离子的高选择性检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茚苯胺青影像染料的光退色动力学和光退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染料在醋酸丁酯溶液中的光退色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茚苯胺染料光退色过程中存在光氧化反应。用改进的PPP-CI方法计算染料分子的跃迁能和电荷密度,结果表明,茚苯胺染料的光退色速率与染料分子中某些原子上的电荷密度有关,单重态氧可能在光退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与光敏化的单重态氧反应是光氧化反应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转移光氧化是随着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研究的广泛开展而得以迅速发展的。近年来,与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有密切关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可见光催化反应也已成为研究热点。一些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也已出现。本文根据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的不同机理,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子转移敏化剂(包括氰基芳烃类光敏剂、鎓盐类阳离子光敏剂、过渡金属配合物类光敏剂以及有机染料类光敏剂)引发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并讨论了各类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中底物的各种活性中间体、反应中氧的活性形式、可能的反应途径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二氟甲烷中9,10-二氢基蒽(DCA)敏化光氧化反,反-1,4-二苯基-1,3-丁二烯(DPB)反应中四氟硼酸四正丁基铵盐的作用,认为四极铵盐能促进激基复合物的解离,增加电荷分离,加速反应的进行并影响产物的分布。本文还讨论了盐效应对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中机理研究的作用及在合成应用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生产成本、简单生产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等优点,使其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最近的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了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光阳极、敏化染料和电解质等构成部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