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3.
4.
对周矶油田的地质特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周矶油田后期开发应加强滚动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寻找“三小”圈闭,利用侧钻等新技术新工艺来挖掘剩余油,尝试补充地层能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厂油田马10块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评价注水开发油田状况及注水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将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与含水的实际变化曲线与理论曲线作比较 ,评价注水开发效果 ,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最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含水率不断上升、地层压力水平下降而进行的注采结构调整,必须要在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限值以上进行,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作者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从采油工艺原理与矿场资料相结合入手找出了一种最小地层压力值的求解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这证明,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开发单元或油田的最小压力保持水平界限,可作为开发后期综合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在分析油田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原理,导出了已开发油田打加密调整井的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一种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在不同油价下对F油田分区块进行了测算,分析,指出了中区、东区是F油田打加密调整井的主要地区,为合理高效开发好F油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汉油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层非均质性严重,三大矛盾日益加剧,地下存水率下降,水驱油效率越来越差,后期的油田开发必须立足于经济效益。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最经济实惠的途径就是充分合理地运用水动力学理论。立足于江汉油田的实际,重点论述了较实用的四种水动力学方法:脉冲注水、降压开采、改变液流方向和调整油井的工作制度。从其机理出发,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出了不同水动力学方法所适用的油藏类型。并得出了多种水动力学方法相互结合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结论,对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种计算存水率和驱油指数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存水率和驱油指数的定义,经过进一步研究,推导出一种新的表达式,建立了存水率与注采比,驱油比;驱油指数与驱油比,水油比;驱油比与存水率,驱油指数,驱油比与含水率,注采比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新的关系式计算存水率,驱油指数,预测年注水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资源的开发进入后期阶段,油田会随着产量的减少而导致其综合含水量的不断上升。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合理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油田在后期开发时的产量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研究将论述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特征、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问题分析、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研究、储层研究关于地层学的应用研究、余油分部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提液增油是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保持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针对洲城油田开发后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提液增油机理、提液时机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洲城油田矿场试验对提液参数及注水参数进行了研究,对提液后出现的增油和增水2种相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建议。研究认为,注水开发油藏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只要油藏不发生严重水淹或窜槽,适时放大生产压差,可提高油层单井产量;提液要与堵水相结合,当油层发生严重水淹、大孔道窜槽时要先堵水,否则提液无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陈文华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991,(4):54-60
本文论述前喀尔巴阡低渗透非均质多层油在强化采液条件下油藏的开发效果,及井网密度对采液条件下油世故的开发效果,及井网密度对采油速度的影响。在产层含水持续上升时,以增产油量确定技术效果。文章以格维慈杰茨基油田为例,论述该油田在多层性和严重非质情况下,用钻加密井方法提高石油储量动用速度,降低含水,缩短油田开发期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渗透率较好的注水油田到开发中后期,注采平面矛盾日趋突出,含水严重,但油藏采出程度却很低。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中高渗高注水开发油田在开发后期进行弱凝胶调剖,可以改善吸水剖面并提高采收率,但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在调剖后,注入表面活性剂体系、聚表二元体系,均能在弱凝胶调剖的基础上再提高采收率达十个百分点。两体系相比之下,表面活性剂体系,能更明显地提高非均质性突出的注水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