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悬浮污泥净化技术集混凝沉降和精细过滤于一体。通过对悬浮污泥净化技术的油田回注水处理现场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悬浮污泥法(SSF)的技术特点,研究了排泥时间及除油剂的添加对SSF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SSF技术对于回注水的处理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水质净化也称水处理.水质净化即用不同的净化工艺,去除原水中各种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物质,使净化后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如是农村则净化后的水质要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混凝是水处理的基本工艺之一,如何提高混凝的效率是饮用水处理的关键。以微污染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几种强化混凝工艺的技术特征,结果如下: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助凝剂和回流污泥的方式均能强化混凝的效率,有效提升处理过程中的COD_(Mn)、色度去除率;几种强化混凝工艺的机理不同,预氧化强化混凝是通过氧化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分子量较小、疏水性较高的有机物;粉末活性炭吸附强化混凝是利用粉末活性炭对特定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助凝剂强化混凝沉淀是通过助凝剂提高絮体颗粒尺寸,加速颗粒沉降;污泥强化混凝则是利用回流污泥提供混凝反应的凝聚核心的方式提升混凝的效率,提高COD_(Mn)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膜技术在农村饮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陈清  陈良刚 《中国水利》2007,(10):119-121
本文结合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及饮水安全现状,分析了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局限性,详述了膜技术尤其是超滤应用于农村改水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膜技术能够处理农村各类劣质水源,使群众喝上优质、安全、负担得起的饮用水,非常适用于农村饮用水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新疆博乐农村地区水资源紧张、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文章在饮用水水源特点及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沉淀、粗滤、慢滤、消毒等多个净化工艺组成的慢滤工艺,并确定了各净化工艺设计技术参数,分析了慢滤工艺净化处理前后水源中有机物氨氮、重金属铜和铁含量变化关系,得到慢滤技术净化处理水源时,有机物氨氮、重金属铜和铁的净化率分别为83.4%、 85.9和89.5%;慢滤工艺技术简单,造价成本低,修建规模可以依据需要供水人数进行确定,净化处理后水源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研究结果为慢滤工艺在新疆博乐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郝桂玲  李文奇 《中国水利》2007,(10):113-115
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水平、自然条件和水源污染状况,决定了适用于农村的饮用水净化技术和设备必须满足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和适于不同规模分散农户的要求。介绍了国内外污染水处理技术的进展以及适合我国农村的饮用水净化技术、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阐述了农村饮用水净化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低压膜过程的集成工艺在给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保安  李晓波  顾平 《给水排水》2007,33(1):113-117
由于饮用水水源的恶化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低压膜技术在给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直接的膜过滤不能取得满意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而给水处理中带来的膜污染及相应的膜清洗往往主导了处理成本.介绍了致力于提高出水水质或延缓膜污染的目标,基于低压膜过程集成混凝、吸附、生化和高级氧化技术组合工艺的国内外开发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无过滤强化混凝技术是建立在循环混凝技术、滴加药/气技术和表面重复絮凝技术基础上的一种间歇式水处理净化技术,辅以紫外线杀菌技术和现代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原水适应性强、设备小型化、运行低成本化、处理工艺方便可调等优点。这种新技术对研发新农村建设中所需的农村家用自来水处理设备、小型救灾应急水处理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亨益 《中国水利》2007,(10):157-157
重庆市亚太水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饮用水净化技术研究的专业公司。公司聚集多年水处理研究开发经验,研制开发出“SYZ—C系列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直饮水系列”“废水处理系列”三大产品系列。其中.“SYZ—C系列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是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村饮水现状而开发出的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突出和水体污染的广域性,阐述饮用水净化的必要性和优先利用现有水库作为农村饮用水水源工程的可行性。提出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确定净化工艺流程,Ⅲ~Ⅴ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净水设备的选用及其设计参数、消毒药剂的选择以及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控制,并合理配置管网系统。   相似文献   

11.
超滤膜是近年来水处理行业中蓬勃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国家在"十三五"计划中,将其列为农村人饮工程中的主要净化设备,超滤技术在农村人饮建设将会跨越式发展。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中,"互联网+"将是转型的重要引擎,因此这两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将极大改善我国农村饮水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目前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仍存在的水源污染严重、水质达标率低以及水质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对纳米科技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纳米科技在净化水源、提升饮用水质、水质检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在未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将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顺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净化处理为例,阐述了从简易棕片过滤、正冲洗反过滤池、生物慢滤池、一体化净水器等几个阶段变化,提出使用一体化净水器设备后,在实施农村饮用水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农村水源状况不同、供水设施规模不同、水质条件不同,因此采用的净水模式也不相同.粗滤和慢滤两种工艺组合对农村小型水厂建设具有推广价值,原水经过处理、消毒后可作为饮用水.起混凝作用的药剂分凝聚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凝剂的制备和投配要求十分严格,原水要与药剂充分融合.消毒是净水工艺中重要环节,凡生活饮用水必须进行消毒,消毒剂也应根据原水水质状况的不同,投放量和方法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结合饮用水卫生指标和安全指标,介绍了饮用水处理技术,即:常规水处理技术、深度水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特殊水质处理技术。提出了江苏省省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饮用水改造工程初步的水质净化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6.
鄂学礼  陈昌杰  应波  张岚  王丽 《中国水利》2007,(10):128-130
为深化农村改水工作,加强农村供水水质评价,保证农民安全饮水,提供适宜的水质检验技术与设备十分必要。通过对农村供水水质检验的必要性、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现状、与国内外农村供水检验设备现状的简要分析,提出我国农村饮水水质检验技术与设备需求,包括水质在线检测设备、简易理化实验室设备、微生物检测设备、分散供水的携带式快速检测设备,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消毒是供水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供水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正确选择消毒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对保证饮用水消毒合格十分重要。在简要介绍了4种农村供水常用消毒设备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全国6个省的6个县100多处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示范工程运行管理与监测评价经验,总结形成了适合农村供水特点的消毒设备运行操作方法及环境条件要求,提出了消毒效果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和频率,以期实现农村供水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达标。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给水发展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农村给水现状中饮用水水质、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的组织管理,行业能力建设,供水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引入农村给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同步实施的经验,研发净水技术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