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敏  周灵  陈中伟 《人民长江》2023,(10):150-156
抗滑桩是滑坡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成桩效率关系到抢险救灾的进程。研究抗滑桩成孔技术及施工效率影响因素对滑坡抢险救灾有重要意义。针对成都平原东部的雷打石应急滑坡治理工程,通过现场调查、帕累托图、因素分析及工程试验等方法,总结了抗滑桩施工流程、桩孔开挖和护壁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抗滑桩成桩施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应急处置工程中桩孔开挖占成桩耗时的76.67%,是影响成桩效率最关键的工序;影响成孔的关键是桩孔开挖工艺、护壁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通过比选不同桩孔开挖技术,最后应用了“旋挖+人工清边”开挖工艺、“滑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滑床喷射混凝土”组合式护壁结构、滑坡体环境安全控制系统和桩孔安全防护控制技术。通过应用提出的施工技术,取得日均进尺2.0 m以上的效率,顺利在要求工期内完成101根大截面、超深抗滑桩施工。  相似文献   

2.
桩和锚的结合是滑坡治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八尺门滑坡区锚索抗滑桩的施工技术,对人工开挖抗滑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就锚索抗滑桩的监测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滑坡综合治理工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下山包滑坡稳定分析及工程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下山包滑坡,原为一古滑坡,因厂房边坡开挖爆破及施工生活用水下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古滑坡的复活,为了制止滑坡的活动,保证厂房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在利用多种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工程治理手段,包括:滑坡减载,打钢筋桩,设预应力锚杆,打抗滑桩,设预应力锚索,地下排水洞及也幕,地表排水沟,以及坡面喷锚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护玻等,经过7年多的严密监测证明,滑坡工程治理是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源新县城乱石岗滑坡影响区治理工程抗滑桩数量多、断面尺寸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介绍了大口径抗滑桩施工技术,在桩井开挖安全、施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型钢管桩以其技术成熟、施工方便、对环境破坏小的优势,在近年来的滑坡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以微型钢管桩技术在勉县镇川乡安咀村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为例,对微型钢管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滑坡具有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合理计算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对于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滑面抗剪强度参数c、φ的设计值是根据少数钻孔取样进行试验得到或根据经验取值,不能代表滑面的平均抗剪强度,导致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及相应的滑坡推力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单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时通常不考虑桩前抗力,双排或多排抗滑桩滑坡推力的分配尚无相关规定,造成了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设计计算不合理。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等手段对滑坡稳定性状态及相应的滑坡推力曲线、单排抗滑桩滑坡推力与桩前抗力计算、双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配等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判定依据为滑坡末端条块剩余滑坡推力T_n=0和滑坡体天然边坡稳定系数K=1.0,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单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设计计算中,当滑坡天然稳定系数K≥1.0时,采用实际c、φ求得的设计滑坡推力与实际滑坡推力之差作为抗滑桩桩上的设计值能保证滑坡的稳定;当K1.0时,应采用实际c、φ求得的设计滑坡推力曲线与桩前剩余抗滑力之差作为抗滑桩设计值。提出的考虑桩前土体剩余下滑力的设计计算方法能使双排抗滑桩更合理地分配滑坡推力。研究成果对抗滑桩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树包滑坡抗滑桩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树包滑坡位于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施工主干道1、3号公路上,2000年9月滑坡启动,2001年1月滑坡全面解体.为了保证工程对外交通安全,清江水布垭建设工程公司对滑坡进行全面的治理,其中重要治理措施之一就是在滑体上布置了3排共35根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为了对抗滑桩的治理效果及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采用剩余推力法对古树包滑坡抗滑桩处理前、后的稳定安全系数及剩余下滑力进行了计算与对比.通过6条剖面的计算分析表明,采取抗滑桩措施后,各剖面的稳定安全系数均有提高,滑坡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同时指出抗滑桩的布置有欠合理之处,应根据滑坡不同部位的稳定状况,合理进行布置.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芜湖青弋江滑坡治理过程中,由于地下障碍物太多,江水位和地下水位高,致使抗滑桩成孔困难、孔壁易坍塌情况,采用堤脚布置抗滑桩,抗滑桩采用钻孔灌注桩等措施,最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9.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坝址上游右岸罗行滩滑坡为中型堆积体滑坡,体积约70万m3,为避免滑坡失稳对水库大坝、电站及道路等造成危害,运用摩根斯坦-普莱斯法及不平衡推力传递隐式法进行滑坡稳定分析,并基于计算分析成果,设计了削方减载及前缘护脚、地表排水等滑坡治理措施。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减小滑坡变形,降低失稳风险。该综合加固处理设计方案合理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冯国娜 《陕西水利》2023,(8):156-158
黄池沟0#滑坡体在施工期间遭遇长时间持续强降雨,雨水下渗使土体处于饱和状态,自重增加,导致次级滑坡复活。对拟定的大开挖、中开挖、局部开挖三个处理方案,从方案布置及影响分析、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资方面进行比选,确定局部开挖+路边全埋式抗滑桩+锚索加固作为次级滑坡复活处理方案,该方案开挖工程量最少、施工工期最短、工期最可靠、投资较省。  相似文献   

11.
雷厚斌 《人民长江》2012,43(14):74-77
为保证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号堆积体的稳定,采取设抗滑桩的措施对堆积体进行加固。为保证抗滑桩的施工质量,遵循“跳序开挖,逐渐加密,深浅结合,挖深桩避汛期,挖浅桩促形象”的施工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克服了工期紧、施工强度高、渗水量大、施工干扰大等困难,采用了合理组织、优化工艺、精心施工和加强检测等手段,确保了抗滑桩施工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洪湖钢板桩工程中在垂直铺塑与钢板桩两种工法联接处,采用高压旋喷桩墙形成封闭防渗体系。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质量,加强对中间关键环节的控制、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经开挖自检和钻孔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75%,工程质量优良。施工结果表明,钢板桩和垂直铺塑接头处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构筑防渗体是成功的。它具有效果好、速度快、质量有保证、经济适宜等特点,与其它工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它利用小型钻机钻孔,然后放入钢筋笼、灌浆管,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结合碎石骨料成桩。它特别适合场地狭窄、净空低矮的工程和现有工程的基础托换。压力注浆能充填地基砂砾石中的孔隙,并使松散土体胶结硬化,从而增强地基的固结度,提高其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本文结合紫兰坝水电站GIS楼加固工程,介绍了基础树根桩及灌浆加固技术的优点和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桩底注浆可改善柱基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根据某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底压力灌浆现场试验和桩的静载试验,介绍了桩底压力灌浆的工艺及压力灌浆的效果,对压力灌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机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柱底注浆桩加载至10 000 kN时,桩顶累计沉降仅为20.8 mm,且沉降没有明显增大现象,也未到极限状态;柱底未注浆桩在7 000 kN荷载作用下超过24 h,沉降量超过60 mm,且沉降继续增大。桩底注浆后桩的承载力可提高80%以上,桩的沉降变形明显减小,故可缩短桩长,减少桩数,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5.
合理设置抗滑桩桩间距对确保滑坡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土拱理论在抗滑工程中的应用,对抗滑桩工程中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讨论了各影响因素对抗滑桩临界桩间距的影响,并以工程实例说明了各种算法的差异,对于抗滑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 FLAC3D软件对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强度折减法拟定了边坡滑面的失稳判据。以此为重点探讨抗滑桩的布设位置、桩长、弹性模量等因素对边坡整体稳定系数、滑移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最优设桩位置受桩长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抗滑桩设置在边坡滑面的中上部可提升边坡滑面的安全稳定性。另外,抗滑桩的位移方向对桩身受力和形变也影响较大,可采取抗滑桩向边坡中上部偏移和取适当的嵌固深度的办法来综合提升边坡稳定系数,而对于抗滑桩的弹性模量取值偏大虽能提高抗滑桩的抗挠度,但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且不能提高边坡滑面的稳定性。因此,需合理选取抗滑桩的弹性模量值。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滑坡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微型钢管抗滑桩群与土形成的复合结构中桩的内力沿桩身的分布、土的内部压力变化、复合结构的耗能性能及动力特性,在参考Thompson研究方法并考虑土拱效应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直剪式小型抗滑桩土群的低周往复模型试验装置,确定了小型钢管抗滑桩的合理桩间距,并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三排小型钢管抗滑桩模型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土与抗滑桩群复合结构的力学响应、动力特性、强度规律及破坏形态等主要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桩前被动土压力呈梯形分布,桩后主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桩身弯矩呈抛物线形分布,承台板起到桩身弯矩重分布的重要作用,土与抗滑桩复合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良好,刚度退化小,塑性变形性能优良,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钻孔灌注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进行处理,以提高桩端桩侧的承载力,以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通过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增强机理和施工工艺,并结合沈阳盛世长安项目对4根桩端注浆桩和2根未注浆桩进行静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注浆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非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新型且经济的、带固结桩的预制插板丁坝,其固结桩是该丁坝的主要抗倾覆构件。通过室内试验和三维扫描技术,在细砂基床上开展了固结桩的抗倾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与土体反应后在桩周形成"脚靴"状固结体,显著提高了桩的抗倾覆力;固结桩的倾覆过程分为微偏阶段、倾斜阶段、倾覆阶段和拔移阶段;固结桩抗倾覆力主要受桩体几何形状、埋深、土体性质、固化剂注浆剂量和注入流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量纲分析和试验数据拟合,提出了固结桩临界水平抗倾覆力及临界倾斜角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产生断桩的原因有导管控制不当,发生堵管现象,塌孔等。常见的断桩形式包括:混凝土桩底与基岩由未凝固的混凝土充填;桩身中段出现未凝固的混凝体,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桩身出现空洞。对厦深铁路中桥梁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断桩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靠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从而保证了桩基施工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