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土残塬区泻溜红土坡积体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残塬区泻溜红土坡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河沙、粉煤灰、锯末和有机肥4种材料作为土壤改良剂,与泻溜红土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制成试验基质,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和收获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筛选出最适宜的改良剂及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加入改良剂后,玉米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在不同配比组间均差异显著,样品+有机肥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各配比组间土壤pH值差异不显著,而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显著;(3)加入改良剂后,各配比组土壤大团聚体占比减小,而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占比增大。综上,土壤改良剂的加入对泻溜红土的改良产生了积极影响,土壤肥力是影响泻溜红土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植被混凝土有机质类型与配比的合理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同时保证植被根系生长需求和坡面稳定,需通过试验确定植被混凝土有机质合理类型与配比。选取4种常见富含有机质材料(稻壳、锯末、玉米酒糟、稻谷酒糟),以有机质类型和掺入量为变量,分别试验研究了其对植被混凝土孔隙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孔隙率增幅随有机质配比增加而逐渐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降幅则随有机质配比增加而增大;有机质的合理类型为小粒径粉末状有机质,合理配比范围为7%~9%。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在河湖底泥中的积聚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问题,通过及时妥善的技术处理,可以避免重金属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基于生石灰降低底泥含水量,锯末灰初步固化,采用水泥和矿粉+水泥2种方式对生石灰-锯末灰固化后的污泥进一步固化的方法,对天津西青区某河流污染底泥开展试验。基于原子吸收分光法对试验样品进行重金属浸出浓度分析,比较水泥和矿粉+水泥固化2种方法的固化效果。研究表明,当生石灰掺入比为9%,养护2 d 时,污泥的含水率明显降低。锯末灰掺入比10% 、水泥掺入比20%、矿粉换掺水泥40%时,底泥中的 Ni2+ 、 Hg2+ 、 Pb2+ 、 Cd2+ 4种超标重金属浸出浓度分别降低71.61%、84.85%、58.49%、77.78%,均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为检验固化土的种植效果,选用牛筋草和牛繁缕2种植物进行室内60 d种植试验,发现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根部发育、生长速度都很正常。结果表明生石灰掺入比9%、锯末灰掺入比10%、水泥掺入比20%、矿粉换掺水泥40%的固化方案得到的固化土可用于绿化种植。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资源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介质的土壤是由矿物质和有机质构成其固相骨架、水和空气充填其中孔隙的三相体。储存运移于地表以下潜水面以上土壤中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又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纽带,它经常处于补给与消耗状态中。土壤水的研究和土壤水资源的正确评价,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尤其是对水资源贫乏地区的农作物合理布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本身含有氮、磷、钾、钙、镁、有机碳、硫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壤有机质就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耐肥性,保墒性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所以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岩土坡面植被恢复及护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具体工程实践应用,研究了绿化喷播技术在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中的应用。该技术主要利用特有的喷播组合机械将土壤、有机质、保水材料、植物种子、粘接材料、长效肥料等混合干料加水后直接喷射到岩面上,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灌木和草本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为植物的生长和自然演替创造更为有利条件,从而达到快速恢复植被、改善景观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可以解决高陡岩土坡面植被恢复难题,有利于景观恢复,减少坡面水土流失, 对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是水,但水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庄稼的命,又是庄稼的害,它直接关系着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影响着作物收成的丰歉和农产品的品位。不仅降雨量多的地区易酿成洪涝灾害,同时在同一地区也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匀,当降雨集中时也会发生洪涝灾害。土壤遭受渍害易造成土壤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因根系不能顺利地进行呼吸而阻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土壤缺氧土壤呈还状态,会使土壤有机质处在嫌气条件下分解,分解不彻底易形成二氧化碳、有机酸、低价铁、锰、亚  相似文献   

8.
表土富含有机质、土壤酶及微生物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扰动及水土流失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法律、规范,分析与解读表土剥离区域、剥离厚度、剥离方式以及表土堆存与防护等问题,提出表土合理可行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树形金银花生长特性及水土保持功效。选定南方丘岗区,研究5年生金银花一个生长周期的形态变化,以及种植3年、5年和7年金银花后,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水分、氮、磷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树形金银花具有涵养水分,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水土的良好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西北黄土地区植物被复很差,土质疏松,地形陡峭,群众耕作又很粗放,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渗透和蓄水能力因而降低,每遇暴雨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把大面积耕地上最肥沃的、含腐植质和矿物养料较多的土壤耕作层冲至河道、大海,作物就减少了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科,加之肥料缺乏,因此坡地作物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毯防护坡面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软弱岩石边坡、碎石边坡段设置植被毯防护区和自然撒播草籽防护对照区,分不同时段对各区植被覆盖度、根系土壤根密度、崩解时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弱石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防护技术,可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撒播草籽护坡。该技术在同类边坡防护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半荒漠地区沙柳周边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与植被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两个相互依存和影响的重要因素.土壤水分是影响沙地植被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半干旱半荒漠地区主要植被沙柳根系发育区域内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了植被周围土壤含水量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与日照、降雨、沙坡位置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沙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6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偏小;根系的分布使得植株下方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和植物根系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视以及水利事业投资力度的加大,植被护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护坡工程中.以往考虑植被护坡稳定性时往往从土力学角度考虑边坡自身的稳定,对于水流冲刷作用对植被护坡不断的侵蚀、浸润而造成的边坡滑坡失稳重视不够.在收集、归纳整理大量植被护坡稳定性研究资料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植被护坡稳定性的因素,着重从植物根系对边坡土壤C、φ值的提高,植物根系对边坡土壤抗冲刷能力的增强两个方面来说明植被对边坡的加固和防护作用.将国内学者对植被护坡在水流冲刷下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其结论在植被护坡在水流冲刷作用下的稳定性标准化研究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以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区2处不同修复模式样地以及1处天然林样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修复模式边坡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以揭示该工程扰动区不同修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样地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人工修复边坡;土壤p H值从大到小为植被混凝土基材、客土喷播、天然林。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与有机碳呈相关性,表明向家坝工程扰动区边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紧密相关;土壤C/N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向家坝水电站坝址扰动区不同边坡土壤C/N的变化主要由有机碳决定。  相似文献   

15.
以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边坡表层采用的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层为研究对象,为探究各因素和水平对狗牙根的发芽、生长状况和根系展布的影响规律,以4种添加剂(泥炭、保水剂、有机肥、土壤改良剂PAM)和压实度为5个因素,各取4个水平,开展了多指标多因素正交试验。采用发芽率、生长高度、覆盖度、根系入土深度和含根量5个指标对狗牙根生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狗牙根生长因素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机肥、压实度、保水剂、泥炭、土壤改良剂(PAM)。有机肥和泥炭含量对狗牙根生长和土壤改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土壤压实度越高,狗牙根生长越差;为确保狗牙根较好生长,压实度不宜过高,建议不超过86%。对于膨胀土边坡表层采用的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层,适合狗牙根生长的最优改良方案为:泥炭掺量取9%、保水剂掺量取0.05%、有机肥掺量取1.5%、土壤改良剂(PAM)掺量取0.05%,压实度控制为66%。研究结果对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地区采用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层进行生态修复具有指导意义,分析和评价方法亦可为其他区域采用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层进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交通、资源配置等运输工程,具有战线长、跨区域多、影响面大等特点,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生产不利影响的主要建设项目。线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是:主体工程对所经区域的植被、耕地、水池、堤坝等水利水保设施的占压和破坏;因主体工程建设造成地形结构破坏,山体失稳,诱发崩塌滑坡等水土流失灾害;废弃土石挤占河道、水体影响行洪蓄水;取土采石场、施工便道造成山坡植被破坏和边坡失稳等。线型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一是依法科学确定工程建设线路;二是尽量减少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三是在铁路、公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必须修建护坡或其它整地措施,工程竣工后,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四是切实落实方案预算投资,搞好水土保持施工监理和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做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土水特征曲线,建立了非饱和土含水量与强度的关系式,并用其对某高速公路残积土高边坡进行稳定分析。通过土体含水量在高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提出把含水量作为边坡稳定分析的重要参数,采用土体非饱和强度参数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比采用饱和强度参数得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大,更接近边坡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护坡下水土保持效果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改  白芝兵  赵迪  任婷艳 《人民长江》2017,48(17):25-27
为研究不同生态护坡措施实施后其护坡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内的4组不同护坡类型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5 a的植被调查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对各个护坡径流小区的植被状况以及产流和产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生态护坡实施后,随着时间推移,护坡植物种类会朝着当地土生植物种类发生演替,从而导致护坡的水土保持效果发生变化,每种生态护坡的效果各不相同;单一植物护坡容易受到植物演替规律的影响,而采用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形式,水土保持效果则更为持久有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生态护坡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堤防多是砂堤,砂土质地松散、贫瘠。在降雨侵蚀和风力侵蚀联合作用下,砂堤坡面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砂堤防洪质量,危及大堤安全。为了减少坡面降雨侵蚀和水土流失,保证砂堤的防洪质量,采用保水剂改良砂堤表层土壤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并通过单纯植被护坡方案和两种改良后生态护坡方案的室内外试验的对比,选取合适的护坡方案。结果表明:三维土工网垫和遮阳网在草籽发芽前期,能够较好地保护坡面和草籽,减少降雨侵蚀;在植被生长期,植株可以穿过三维土工网垫孔隙正常生长,植被根系发挥了铆钉作用,将三维土工网垫紧紧地锚定在坡面;三维土工网垫连同植被根系组成联合保护层,提升了整体加筋效果,但是由于遮阳网的孔隙过于细密,植被难以穿过遮阳网正常生长,将遮阳网顶起,无法像三维土工网垫那样与植被形成联合防护体系,整体加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