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机动化交通与慢行交通两种不同的交通对象,进行了"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设计。机动化交通体现在道路标志系统、标线系统、信号系统等方面,慢行交通体现在一体化交通、过街系统、街具设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5,(8)
"多元化生态交通"强调通过多元化手段、生态化方法来设计以步行系统为主的道路体系,通过合理组织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提高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文章引入"多元化生态交通"模式,对该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两种交通组织方式,并在城市层面提出相关的生态规划措施,在居住区层面提出一系列生态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3.
涂圣文  过秀成  刘海强 《规划师》2013,29(7):97-100
在分析干线公路与大型城市结点的传统衔接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干线公路与大型城市结点的系统衔接模式,即将城市结点"高快路"系统作为干线公路系统和内部道路系统之间的衔接转换界面,通过"高快路"系统集中完成过境交通、出入境交通的引导、转换和疏散作业,提升城市结点衔接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肖竞  曹珂 《规划师》2012,(6):43-48
西南山地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陵四大类型,其相应的城镇形成了"带状""团状""串珠型"与"自由格网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各个布局形态下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各种交通问题。据此,研究从相关规划视角,综合分析各种山地典型地貌城镇路网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提出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等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为其他山地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相似文献   

6.
据悉,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前身是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1995年开办交通土建专业,2009年成立交通工程系,2012年4月正式成立交通工程学院。学院下设道路与轨道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系、交通与物流工程系和道路与交通工程"十二五"山东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相关技术方法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基础信息系统的支撑,而基础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将城市规划的基础信息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处理。城市道路系统的信息化处理可以通过道路编码实现,通过道路编码可以构建城市综合交通数据库的道路基础信息,高效的道路编码系统与方法对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玉倩 《山西建筑》2012,38(16):9-10
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的发展现状,对自行车和公交车各自的优劣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建立"自行车、公交车专用道路系统",发展"自行车+公交车"的交通发展模式,从而改善自行车和公交车的服务条件,提高交通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模式转型和街道场所复兴的背景下,剖析了我国现行道路分类体系的问题,指出了重构道路分类体系的必要性,并对更新、调整道路分类的国际实践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从道路的交通性与场所性、多模式与优先性、标准化与灵活性三个方面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等级有主次、功能有分类、方式有优先"的三维道路分类体系和构建方法认为,这一分类体系能够克服小汽车一元主导的缺陷,为面向绿色交通和场所功能的道路设计提供一个更为平衡、综合、灵活的技术框架,以适应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博交通的来源与特征,分析了对道路交通系统影响较大的区域与敏感点,确定了道路系统在世博会期间的策略与保障目标。按照市外、郊区、中心城、周边地区4个层次,进行了转换体系与集约交通行驶线路的规划,根据与后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并提出了配套道路系统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上海目前交通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九五”期间可采纳公交优先、优化道路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停车系统等发展上海交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交线网系统与城市路网系统在网络构建上,存在本质的共通性。公交一体化运营原理可以为存在相同功能需求与交通特征的路网建设方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并可以达到系统性的最佳效果。列举了上海绕城高速(G1501)沿江通道工程与上海外环高速(S20)共线段的线位布置中,采用"大站设置"和"接驳换乘"思路,设计出入口节点群的方案及交通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沪南公路区域路网,交通流量,交叉口和出入口影响以及现状交通构成进行拥堵分析。在拥堵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区域路网;取消支路交叉口信控,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增加车道规模,局部路段采用"主路+辅路"的交通组织形式等改善对策。最终指出解决沪南公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策略是增加车道规模,局部路段采用"主路+辅路"的交通组织形式,可满足周围居民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住区的人性化交通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了传统居住区交通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了居住区人性化交通设计思想,并以居住区道路网布局和公共交通组织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上海新江湾城大型居住区为实例,介绍了交通系统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15.
吸收借鉴了国外城市世博交通的经验,客观地分析了世博需求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并根据世博交通需求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区域差别化的交通策略,制定了交通流组织方案、明确了建设重点等,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交通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市区没有足够的交通空间,虽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设施依然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而ITS技术为我们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分析了上海交通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上海道路系统的潜力和采用lTS的可能性。根据上海的交通需求,本文建议了上海优先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的主题,畅达的城市交通则是这一主题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从上海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出发,充分考虑了世博会交通需求,对上海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路网结构形态分析及通路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市路网的现状结构形态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上海市快速路网结构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最后通过路网结构优化,提出了开辟新疏解通道以缓解核心城区交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应红  虞质跃 《建筑技术》2010,41(4):318-320
浦西世博轴是世博会浦西园区主入口的主要入园行人通道,也是"世博眼"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功能上起到衔接浦西园区主要展馆和江南公园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滨江观景的空间,是浦西园区重要的公共空间。浦西世博轴具有极强的交通功能,高峰时段人流大、密度高;该工程规模大,设计时间短,工程范围内存在多个保护建筑,而且在建的世博工程使其施工难度加大。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不断创新,始终贯彻"和谐、创新、生态、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最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