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选定“帮助”菜单中的“关于Microsoft Word(A)”项,选中“系统信息”,可以看到Word97可检测多项系统信息。在CD—ROM中放入光盘,点击左边对话框中的“CD—ROM”,系统检测后在右边  相似文献   

2.
通常查看Word文档中字数、段落等描述信息时,都是在Word中通过“工具”菜单中的“字数统计”命令查看的。 这种方法每次查看都需要打开相关Word文档,比较麻烦。其实,还有更方便的方法能让你快速知道文档中所有描述信息。方法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透视Word     
相信细心的人一定注意到了,在以前的Word版本中,“打开”对话框只能显示文件的名称、大小、日期等简单信息。而Word 2000则可以在“打开”对话框中看到文件名、位置、作者、日期、摘要信息或内容,并可以按这些条件查找文件,看看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吧! 1.改变“打开”对话框中的视图 按Word 2000的默  相似文献   

4.
《电脑迷》2007,(6)
为Word文档加密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Word文档限制访问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幸好Word2007继承了Word2003的“信息权限管理”功能,并且更好用易用。当你编辑好自己需要保密的文档并保存后,点击“审阅”菜单栏,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Word2013虽然提供了一个“签名行”功能,但它或许不能满足你的实际需要,比如你需要在Word文档的末尾加上你的签名信息,包括姓名、通讯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QQ号、身份证号码等。该怎么办呢?以下我们就以Word2013为例,说说在文档中快速添加个人“签名”信息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球人都知道Word可以用来建立文档,其实它还可以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例如可以给我们提示一些信息,这里就用VBA来做一个约会提醒的小工具吧。 首先打开自己的电脑启动Word(以Word 2000为例),按快捷键“Alt+F8”打开“宏”对话框,在“宏名”文本框中输入“Autoexit”,然后单击“创建”。在“Visual Basic编辑器”窗口,输入以下代码(以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广泛的Word文档中隐藏秘密信息意义巨大,在对Word 2007中document. xml文件的“修改标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的新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logistic方程伪随机序列生成器产生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去抽取载体文件document. xml中特定的“修改标识”属性值,而后用秘密信息的十六进制码替换抽取的属性值后六位,从而达到隐藏秘密信息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ocument. xml文件中“修改标识”属性值的信息隐藏新方法,与既有的基于Word的信息隐藏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性更高、隐蔽性更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鼠标点击Word2010菜单栏上的“文件”一“选项”(图1)。在打开的“Word选项”窗口左边选择“保存”,在窗口右边就能看到“保存自动恢复信息时间间隔”项,将右侧的数字“10”改成自己认可的时间,例如3分钟或更短(图2)。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 Word文档的安全 ,对 Word文档研究了数据级的信息安全问题 ,用面向对象的程序 ,获取Word文档中的字符信息 ,得出其编码 ,按“超长密码钥流”算法进行加密 ,并且在加密解密过程中 ,保持了 Word文档格式信息的无损化 ,也介绍了加密与解密功能的设置。用此方法加密的 Word文档 ,不能被非法破解。该研究使 Word文档的信息安全 ,从底层有了一种更坚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多风格组合(汇总)文档”是含有多种风格“标题”和“正文首行缩进”等样式的Word文档,它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教师在单一Word文档中组合多个班级、多位学生的相关信息(对各班级、各学生的信息分别采用各自不同的风格);或汇总多位学生的Word作文或作业文档。本文通过“优秀作文组合文档”案例介绍应用“多类多组样式”建立与应用“多风格组合文档”模板的方法,以及如何将之修改为不同风格和统一风格两类汇总文档模板,并分别应用两类汇总模板实现高效汇总。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常用的Word、Excel等文档会泄漏创建者的隐私信息,比如打开一篇Word文件,点击Office按钮,选择“准备→属性→高级属性”,如图1所示,这篇文档的作者、单位等信息就一览无余了。  相似文献   

12.
Word一键输入常用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用Word写文章的同学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每次写完文章总要在最后输入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通讯信息,每次都要逐字输入真是太麻烦了,去别的文章中复制也不是很方便。其实,只要对Word进行简单的设置,合理利用Word的“自动图文集”和“宏”功能就可以实现一键输入常用语。  相似文献   

13.
刀刀疤 《网友世界》2008,(19):18-19
如果通过前两讲的介绍可以让你体会到做出“像模样”“Word”文档所带来的成就感的话,那么这期就会让成就感继续“升级”,我们来制作“有面子”的Excel表格。和“Word”不同,“Excel”内部由于有着大量的数据和其他信息,所以如何条理清晰地显示这些内容就成了要“规划”的核心。下面就结合实例来介绍如何规范化“Excel”表格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
小六赶忙请教具体步骤,韩梅梅打开电脑,先找出保存好的公司人员信息表格,“为保险起见,最好是单独新建一个表格,把公司人员信息表格中的“姓名”部分和“部门”部分复制过来(图1)”,先把它取名为‘公司员工名单’吧。”见小六点头表示明白,韩梅梅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要用Word制作一个年假票模板,就是除了部门和姓名没填好外,其他部分都已填写完毕的Word文档。”  相似文献   

15.
白志鹏 《电脑校园》2004,(10):35-35
如今计算机上是早已 Windows 的天下,软件也越做越大,甚至连一些文字资料文件也不例外。如我们在Word 中打一点儿字,动不动就几十KB,文件一多,给我们交流、使用都带来了不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给Word文件施行“减肥术”呢。笔者在使用Word的过程中摸索出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另存法 可能大家不知道,Word 在保存 DOC 文件时只是把一些后来的信息存入,这样就会出现文件越来越大的情况,即使你删除了文档中的内容也是这样的。这时, 只要我们使用“另存为”命令,Word 则会重新将信息进行整理存盘,这样会使文件的容量大大减少。 …  相似文献   

16.
《微电脑世界》2009,(10):91-91
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常用的Word、Excel等文档会泄漏创建者的隐私信息,比如打开一篇Word文件,点击Office按钮。选择“准备→属性→高级属性”,如图1所示。这篇文档的作者、单位等信息就一览无余了。另外,有经验的计算机用户还可以通过Word的批注、修订等获得创建者的一些信息,如图2所示,这些批注和修订显示了参与修改邀篇文档所有人员的姓名。  相似文献   

17.
摆脱Word“红叉”的烦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彬 《微电脑世界》2000,(11):59-59,61
许多用户在使用Word 97时都可能遇到过插入的图形变成“红叉”的情况。Word显示“红叉”主要源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图片本身遭到了破坏,二是计算机配置太低。尤其在第二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图片信息的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把Word文档限制在20页以内,以减少资源占用率,但这样的约束是许多用户无法忍受的。实际上,在目前主流配置的计算机上,Word应该能够轻松地处理超过二三百页的独立文档。所以,对于“红叉”,我们应该寻找更彻底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杨兴平 《电脑迷》2009,(19):75-75
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常用的Word、Excel等文档会泄漏创建者的隐私信息。比如打开一篇Word文件,点击Office按钮,选择“准备/N性/高级属性”(如图1),这篇文档的作者、单位等信息就一览无余了。另外,有经验的计算机用户还可以通过Word的批注、修订等获得创建者的一些信息(如图2),这些批注和修订显示了参与修改这篇文档所有人员的姓名。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美丽杀手(Melissa)”成了继小羊“多莉”以来又一个特别出名的“人物”。它的正式名称是W97M_Nelissa;就是它在1999年3月27日晚间,通过MicrosoftOutlook自动散播垃圾邮件攻陷了全球数以千计的MailServer;短短数天内像燎原之火一样席卷全美国,并以飞快的速度向全世界蔓延。病毒档案“美丽杀手”利用微软的Word宏和Outlook,从OutLook的全域地址表中获取成员地址信息,将下列信息以电子邮件方式,自动发送到地址表中的前50个邮箱(一次发送50封邮件)。发送载有80个色情文学网址的列表,它可感染Word97或Word2000。…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一篇Word文档时,随着编辑次数的增多,虽然内容增加不多,但是文档却会迅速增大,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Word在保存文档时,除了保存文档的内容外,还保存了一些编辑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不但增大了文档的体积,而且会使打开文档的速度变慢,影响工作效率。要是你也常遇上这种烦恼,就来学几招,给Word文档“减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