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西方现代建筑在哈尔滨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体系是以西洋建筑为主体的构成体系,其中,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建筑是20世纪上半叶欧美建筑发展的主导潮流,这样一些代表世界建筑发展方向的摩登建筑能够同时性地出现在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中,这在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将哈尔滨的三大建筑潮流及其代表建筑与西方同时期以及近代中国城市建筑进行较为详尽比较研究,目的是阐明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城市,并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东方建筑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在建筑文化上的相互联系,分析了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度,现代建筑走向成功的先进经验.提出以扬弃态度,深入学习西方现代建筑,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探求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叶解构主义思潮出现以来,解构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冲击.解构主义建筑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建筑表皮形式的经典认知,解构主义把所谓完整、和谐的建筑整体作解构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创造一种感性的、破碎的空间和形态.以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规划展览馆为代表性建筑,展开了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手法及形象特征的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筑虽然具有土木性,但是必须用来提升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品位,建筑学必须上升到哲学境界.解构主义在德里达对语言学的研究中产生,成长于对结构主义的否定,打破了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虽然解构主义有了众多哲学思想,哲学理论作为其根源和出发点,解构主义完全能在将来的建筑思潮中充当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经济和中国国情等方面分析我国建筑学习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从文化艺术方面分析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必要性,提出对待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问题的意见以及我国建筑民族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戴洽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9(1):32-35,51
通过对建筑概念和特点的阐述,对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中国地域建筑的影响分析,结合现代多国建筑和中国地域建筑的对比,及国内市场对建筑形态的需求分析,揭示了中国地域建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方法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解构主义建筑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展开了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观念、创作形式的理性探讨,并以深圳大运体育中心—"水晶石"为代表性建筑进行拓展,力图对解构主义建筑的建筑创作手法及建筑的特征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8.
基于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全貌,回顾解构主义的历史,重点分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话语特征,探讨解构主义的文艺理论要点,研究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思潮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9.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作为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服装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服装结构进行重新解构和组合,运用解构主义的处理效果,采用不对称的裁剪、利落的线条以及独特的色调来进行设计,强调面料的独特性和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通过研究川久保玲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阐释其设计作品的传承效用。  相似文献   

10.
从明治维新模仿西方古典建筑样式开始,到1964年丹下健三设计的奥运会场馆成为公认的达到国际水准的现代建筑为止,日本人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以日本建筑为例,提出民族传统是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精神依托,希望中国建筑能够超越单纯的形式模仿,找到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结合建筑风格发展的过程,简要论述新中式建筑出现和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分析新中式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用西方建筑发展的过程来阐述传统中式建筑与新中式的关系,解析传统中式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做一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尝试对新中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浅析回族建筑风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筑是环境、功能、技术、艺术相结合的物质空间,建筑风格说到底就是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回族传统文化受伊斯兰教影响,属内地伊斯兰文化,突出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在现代建筑发展的今天,回族建筑的符号、色调与细部装饰是体现其风格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不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而且是地区文化与历史的写照.从传统建筑文化形态、艺术风格、建筑布局、建筑材料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对中西方传统建筑进行比较,阐述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别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西方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的空间中所内蕴的文化内涵的不同,因而造成了各自不同的空间形成与造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物性古建筑要保护,中式建筑的文化艺术要发扬、作者对传统建筑与施工的有关问题作了研究。从结构形式、材料选用、技术手法等方面,对继承和发扬中式建筑文化提出了一定见解,可供从事中式建筑专业研究、设计和施工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闽台传统建筑和巴洛克建筑两种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解构闽台中外合壁式建筑风格,并直面中国当代建筑现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回归,既不能闭关锁国,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在即时吸收国外各类先进建筑文化的同时,坚守并发扬光大我国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独特风格,才能使我国当代建筑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逾一千多年,从传人伊始的独特风格到后期不断的融合交流,中国伊斯兰教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其建筑也体现了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的历程。本文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以历史时间为延展方向,从建筑风格、平面布局、朝向选择以及宗教精神等方面深度解析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本土化演进过程,研究并挖掘回汉融合的作用机制,为伊斯兰教社会学研究提供实践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衣袖是服装造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服装样式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中西衣袖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对衣袖的深入研究,折射出中西服饰整体风格上的差异,从差异中寻求创新之路,让我国的服装设计向着更为理性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以来,欧式建筑传入中国,在建筑设计形式与方法上都影响了中国民居。在设计形式方面,中国民居吸收欧式建筑元素,创造了外廊形式、骑楼形式、合院式多层结构形式等等;在设计方法方面,中国民居也吸收了欧式建筑观念,形成了开放式设计、多元化设计、表现性设计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木构建筑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建筑.在民间,木构建筑以其具有浓郁地域与民族色彩的形式发展并传承下来,长白山区就完整地保留着这样一处木屋群.从建构的视角解析它,可以摆脱形式上的束缚,从而回归建筑建造的本体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