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杰出的城市设计学家 凯文·林奇(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国内同行对他的了解大多限于《城市意象》这本书。某些人甚至将他与建筑师凯文·罗奇(Kevin Roche)相混淆。这里较详细地介绍林奇的生平与成就。以便人们对这位伟大的城市设计理论家、实践家和教育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张宏 《南方建筑》1997,(2):36-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高潮,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规划师开始探索建构城市特色的有效方法。本着重从城市设计入手,由城市地域总体和凯·林奇的城市五要素来讨论如何建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城市设计的易识别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蓁  朱小雷 《华中建筑》1999,17(2):108-112
在分析城市设计及其易识别性内涵基础上,利用格式塔心理学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结合实例探讨了城市设计中建构易识别特征的设计思路。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指出易识别性对城市设计中帮助人们找到环境认同感和归宿感、建构城市特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丹 《山西建筑》2007,33(9):59-60
就上海市衡山—复兴路组的淮海路段进行了城市设计实地调查,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入手,以整体性、多样性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5.
“形象工程”的整体性、表面性和地域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冷红  袁青 《城市规划》2003,27(5):42-42
1 “形象工程”的整体性“形象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谈到城市形象 ,首先会想到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的《城市形象》和他提出的“城市形象”理论。林奇的城市形象性 (Imageabili ty)是作为对城市环境的评价标准提出来的 ,他提出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  相似文献   

6.
论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意境和内涵——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历史文脉的发展、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城市功能结构三方面探讨了徐州城市设计的意境; 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了徐州市中心区现状视觉意象; 据此对徐州市中心区范围内总体空间的格局、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作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城市设计,尤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并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了武汉市的现状视觉意象,结合武汉市景观资源,对武汉市总体城市景观体系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型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建设质量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现行编制存在不足.上海浦东张江三号动迁基地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手法,分三个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落实,并运用凯文·林奇城市认知五要素理论,对居住区空间进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张江三号动迁基地进行规划设计,为将城市设计应用在大型居住区详细规划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引言 凯·林奇(Kelvin Linch)在对美国三个城市认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化、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分析,归纳了人们感知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即:道路(Paths)、边界(Edge)、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s)、标志(Landmarks)。多年以来,这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样,将这种构架理念应用于城市夜景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也是受益匪浅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周毅刚  袁粤 《新建筑》2003,(6):48-53
把中国可继承的城市空间形态限定在以明、清、民国三代为主的范围内,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出发,对明、清城市空间形态作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对半殖民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了简要总结;在对世界城市发展方向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继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之批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原 《新建筑》2003,(3):70-73
凯文·林奇的城市五要素早已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中,以建构更易识别的环境。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将人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做是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通过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再解读,不仅指出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而且从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对意象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美国规划师凯文·林奇有关识别城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城市表象的差异性,从而深化了城市表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肖哲涛  郝丽君 《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分析传统城市设计教学的同时,提出城市设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原则是融贯和过程化,并且从设计表达引导、职业道德培养、讲授模式转变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学研究方法的众多主张中,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认为存在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决然的二元对立。通过对林奇城市意象研究方法(包括对林奇采用的心理学、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及所采用的心理学和人类学文献)所作的考察,试图证明建筑学研究可以是实证与思辨、定量与定性、科学与神话的有机统一。建筑学不排斥诗意,建筑学研究同样不排斥诗意盎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意象之城墙情结--荆州古城墙价值及保护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堂  潘琴 《华中建筑》2006,24(3):128-130
中国城市发展处处体现出一种城墙文化.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完整的城墙,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荆州城的名片.该丈试用凯文·林奇的城市理论五元素对荆州城墙的现状加以分析,希望能得出对城墙的整体意象.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proposes a method for teaching advanced urban design to working professionals in Singapore. The article aims to expand the discourse on parametric urban design education by introducing ‘Urban Elements’ as conceptual urban design instruments with an inherent rule-based logic, which can help to bridge gaps in teaching parametric urban design thinking. As case study we present a course developed for and delivered to th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 in Singapore in 2017 by the Future Cities Laboratory at the Singapore-ETH Centre. The article reports on the pedagogical method, course results and course feedback. The main difficulties of teaching professionals in parametric urban design are described and possible reasons and improvement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nts using the ‘Urban Elements’ method successfully linked theoretical input to urban design problems, applied evidence-based urban design strategies to these problems, and developed parametric definitions to explore the solution spaces of these urban design challenges.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presented opens up a new research field for urban design pedagog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explicating urban design intent, integrating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exploring new software driven tools.  相似文献   

17.
苏州城市意象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认知地图、问卷调查、照片识别以及访谈对苏州市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得出苏州的公众意象,并以凯文·林奇的五元素分析法为基础加以时间的纵向轴解析苏州的意象元素,以供城市规划、更新与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一级学科划分背景下城市设计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慰  董禹 《城市建筑》2014,(10):46-49
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成为人居环境学科门类下三个独立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在三个一级学科中的定位各不相同,三个学科专业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的认识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在城市设计教学和工程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学科内涵的探讨,提出城市设计教学的目标,并针对城市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转变和体制突破两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筑教育中城市设计教学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广君 《华中建筑》2001,19(2):18-20
90年代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在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加设了城市设计课,但是由于对城市设计认识的不同,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都有很大差异,对本科生建筑教育的主干课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该文拟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对城市设计教学在建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自然景观与人文价值的完美结合——解读杭州西湖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照凯文·林奇的"意象"理念来解读杭州西湖的文化景观,指出它是自然环境与人文价值的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了有品质的空间意象的理想,并成为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典范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