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研究成果显著。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凝聚和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已成为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围绕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与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开放共享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结合2013年评估情况和实例,对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国彪  宋建丽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21):2901-2909
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学科前沿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已成为凝聚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了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年来的建设历程和发展变迁;重点介绍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从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以及实验室评估等几个方面对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仪器仪表用户》2013,(6):41-41
技部日前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我国材料领域与工程领域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与工程任务的主力军,参评实验室5年科研总经费达204亿元,其中国家级任务经费占其总经费的63.2%。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仪器》2010,(6):13-13
教技函[2010]92号部属有关高等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今年我部组织对生命科学领域的5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机械工程材料》2008,(11):49-49
2008年科技部对54个工程和材料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组织了评估,其中工程领域34个,材料领域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个,部门实验室4个。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公用平台的建设和开放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仪器设备公用平台为科学研究、培育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统筹统购、集中放置统一管理、安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仪器设备公用平台的建设,通过监控网络、有偿服务等科学手段进行全天候开放式管理,制定并逐渐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运行,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28~29日,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机械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现场评估。评估专家组由10人组成,北京汽车研究所吴广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和太原科技大学李永堂教授分别担任评估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现场评估期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熊有伦院士出席了会议,汪应洛院士、卢秉恒院士等固定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仪器》2005,3(4):40-40
从科技部获悉,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五”发展计划和工作安排,科技部决定近期内将在人口健康、农业、能源、生态环境、先进制造、工程与材料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若干重要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遴选工作,将有计划、有重点地装备、新建和调整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工具技术》2007,41(11):57-57
日前,科技部批准建设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18个由高校承建,8个由中科院承建。科技部发文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及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人民政府,根据审查,决定批准建设油气资源与探测等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责成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规定与要求,落实有关政策和建设经费,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仪器》2011,(1):38-38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高等学校: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我部于2010年相继组织专家对部分建设期已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在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和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各实验室建设期间按照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在凝炼研究方向、实验环境和条件、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外开放与交流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达到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验收标准。经我部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验收,我部同意上述实验室通过验收(名单见附件1、2)。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评价的国防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评价、改进组织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尤其对于国防项目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构建国防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架构,提出国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评价方法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联盟企业过程管理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过程控制、核心竞争力和合作绩效等三方面,构建了动态联盟过程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设计了设计调查表,对南京市50家销售亿元企业进行调研,对联盟企业过程管理的合作绩效进行评价,得出合作绩效对于联盟企业过程管理而言是具有最大重要性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商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供应链风险控制的重点.通过分析供应商评价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降低供应链风险为目标,建立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模型,提出相应的供应商评价实施参考模型,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上述评价体系和实施参考模型解决供应商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产品概念设计网络评价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产品概念设计是现代 CAD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概念设计网络评价系统是产品基于 Internet/Intranet的概念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中就产品概念设计定量模型和定性模型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研究了模糊综合评价网络算法设计和网络评价管理系统设计 ,提出以实例相似度作为概念设计评价选择方案的依据。提出的概念设计网络评价系统在理论和技术实现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工作流时间性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工作流性能分析是对工作流进行评价和优化的基础,时间则是反映工作流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通常有属于不同工作流的多个实例同时运行,从而在不同工作流的多个实例之间造成资源竞争。对此,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利用排队论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工作流时间性能分析方法,其中采用工作流实例平均响应时间作为工作流时间性能的分析与评价的指标。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工程机械管理的评价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目标的决策过程.运用层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工程机械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模型,探讨基于组件技术建立能适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开放型、通用的工程机械管理评估系统,提出系统的组件化模型,全面考虑评判过程中的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为正确评价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7.
阐明了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协同质量管理活动的三个特点.把协同质量管理下的质量评价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研究.动态指标包括物流、工作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质量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了供应商评价体系,从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价、供应商绩效评价、企业联盟绩效评价四个角度衡量协同质量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8.
为采集、管理、处理并预测在翼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而为航空发动机性能仿真和维修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开发了航线数据处理系统,它是航空发动机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由航线信息管理、机队性能预测、自动报警和评估报告生成等4个功能模块构成。提出了基于多阶次多项式回归理论的机队性能趋势预示算法和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发动机综合评估报警模型。中航集团国际航空公司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上述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提出了基于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设计了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系统的业务模型、系统模型以及功能框架,并简要提出了质量管理评价系统在企业质量管理及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判在物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某大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制定了适合其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统计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企业现有物流系统进行了整体评价。定义了参照标杆,引入标杆瞄准的方法对物流系统整体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该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瓶颈,为其进行物流系统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