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保证木瓜矿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的顺利开采,必须对近距离煤层下采场矿压规律进行研究。以木瓜矿10-103工作面为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近距离采煤工作面进行几何建模及数值模拟,结合对采煤工作面现场液压支架的应力分布测试分析,得出近距离煤层下10-103工作面的矿压规律。结果表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能有效的模拟采场矿压的真实情况,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木瓜矿10-103工作面为例,通过现场煤岩取样进行力学参数测定,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几何建模及数值模拟,结合对采煤工作面围岩变形特征的观测和分析,得出近距离煤层下10-103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并通过现场液压支架的应力分布测试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FLAC3D模拟技术能有效地模拟采场矿压的真实情况,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木瓜矿10-211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对工作面过正断层和逆断层期间的采场矿压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正断层影响范围在20 m左右,逆断层影响范围在15 m左右;断层作为天然弱面对工作面应力传递起着阻断作用,断层上下盘的应力容易出现突变;加强采场过断层时的矿压监测是规避危险的有效途径。结果为木瓜矿工作面生产提供了一定指导,同时也可以作为相似条件下工作面过断层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962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几何模型,对极近距离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及工作面倾斜方向的垂直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多点位移计对巷道顶板深部岩体变形进行的观测,验证了数值模拟分析的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并结合钻孔窥视得出了巷道塑性区范围,对矿区相类似条件的超前支护范围的确定及回采巷道支护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近距离煤层采动应力叠加作用,花草滩矿轨道下山原有支护不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了煤层群工作面开采顺序和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对轨道下山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巷道全锚索围岩控制方案.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全断面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采动影响下轨道下山的...  相似文献   

6.
杜存宝 《陕西煤炭》2012,31(5):51-52
采用矿山压力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对冯家塔煤矿缓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采场的基本矿压参数及其来压特征、支架工作阻力和动载系数等,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工作面采场应力的分布规律,并指出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木瓜煤矿近距离煤层10-103超长工作面,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基础上,形成了适应木瓜矿近距离10煤300 m超长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工程应用,就该超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今后该矿及类似条件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宋润良  宋占国 《现代矿业》2012,(6):94-95,101
以张村矿二-11081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为例,通过现场矿压实测、相关理论分析、实验室数值模拟,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采场矿压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为类似条件下煤层顶板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垮落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大倾角条件下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垮落和围岩应力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工作面上下端头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点;结合具体生产矿井的综采工作面现场情况,得出了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周期来压、采动影响范围和煤壁片帮等矿压显现特征,并针对开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软”煤层采场岩层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南矿区综采采场条件复杂,采场矿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总结淮南矿区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保证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顶板控制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浅埋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可能出现覆岩大面积冲击式来压等问题,结合鄂尔多斯乌兰集团石圪台煤矿3-1-2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该类煤层开采引起覆岩变形破坏、岩体弹性能聚集造成冲击式来压和压架机理、地表移动规律和井下矿压规律关系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性地采取了残留煤柱爆破放顶卸压、地面钻孔注砂充填煤房和合理控制采高等控制和预防措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近距离煤层赋存和开采所占比重很大,吕梁矿区木瓜煤矿层间距小于10 m的可采储量占总储量的80%,上煤层已采完,回采工作面间遗留20 m区段煤柱,对下部煤层回采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研究近距离下煤层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木瓜煤矿近距离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下巷道维护和矿压显现严重的技术难题,基于近距离煤层上部煤层开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会在底板中传递的规律,对下煤层应力影响范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结合10-103工作面的生产技术条件,采用现场矿压监测方法,对工作面上部、中部、下部位置的液压支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取工作面调斜和加强超前支护措施,对近距离下部煤层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研究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并结合工作面顶底板实际岩性参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采场应力分布规律、回采巷道的应力分布规律及破坏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电磁辐射仪对回采巷道应力分布状态的观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纳林庙二号井原房柱式开采方法进行技术改造,分析了该矿6-2煤层浅埋深条件下需采用的合理采煤方法,探讨了综采放顶开采及大采高综采在此条件下的适应性,确定了大采高综采在技术上的合理性,进一步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该浅埋深条件下大采高综采的矿压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顶板控制技术措施,同时提出了适合该工作面的国产大采高设备配套方案。结果表明:纳林庙二号井6-2煤层在浅埋深条件下采用大采高综采是可以适用的,在对顶板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工作面顶板来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采高对工作面及围岩应力壳的力学特征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谢广祥 《煤炭学报》2006,31(1):6-10
以谢桥矿1151(3)综放工作面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和计算机数值模拟(FLAC3D),对不同煤层厚度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了采场围岩宏观应力壳力学特点和变化规律,即随开采煤厚的增大,应力壳的几何高度增加,壳基应力降低,分布范围增大且离工作面煤壁越远;揭示了煤层厚度对该力学特征的影响和综放与综采工作面及围岩宏观应力壳力学特征的差异,也正是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不同于综采工作面的根本所在. 表明合理调整开采厚度和采场结构可改善采场围岩宏观应力壳的动态平衡,对保护工作面、减小矿山压力影响和显现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距离煤层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为研究近距离煤层下位煤层开采时顶板的运移规律和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回坡底矿10-101工作面为例,根据工作面详细的地质条件,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研究顶板的垮落特征,通过现场矿压监测分析工作面来压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上位煤层对于下部煤层顶板的破坏,下位煤层开采时,顶板和上覆岩层随采随跨,工作面无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11-101工作面所用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富余偏多。  相似文献   

17.
结合淮南矿区某矿同一煤层不同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采高的深部综采面矿压显现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采高回采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实践表明:随工作面采高的增加,表现出回采面周期来压步距变大、顶板最大下沉量加大、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变小及峰值位置向煤壁前方迁移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采条件以张家峁矿为工程试验,提出以FLAC3D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监测的新型计算体系来研究旺采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FLAC3D融入本构关系所得出的位移、应力、应变等矢量云图形象直观,同时监测技术能验证和修正FLAC3D相关计算参数使结果更加准确,两者结合后能够适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分析计算。运用新的计算体系对张家峁矿旺采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根据某煤矿地质条件及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开采完毕后,采空区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采空区下采场覆岩运动规律;由于上煤层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垮落,老顶岩层完整性受到破坏,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采场覆岩构成"块体-散体-块体"的复合老顶结构,从而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小-大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距离下煤层安全开采矿压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胜云  何峰 《煤矿安全》2012,43(2):25-28
针对木瓜煤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下回采工作面停采线确定的技术难题,基于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工作面回风巷的围岩表面位移、超前支护段支柱工作阻力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等进行监测,得到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和工作面上覆岩层矿压显现规律;并通过力学计算结合现场监测的方法确定近距离下煤层回采停采线,该成果为近距离下煤层安全开采研究具有现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