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参与碳交易的可行性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参与碳交易必要性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参与碳交易相关政策建议,为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而注册登记系统是实施碳交易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注册登记系统相关背景,总结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注册登记系统运行经验,分析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情况和特点,为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的运维管理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两种环境管理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与碳税相比,具有可以最小化减排成本、促进价格发现、为企业减排提供市场化机制等优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中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当前世界上运行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发展最为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占全球碳交易规模的90%左右。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中都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设立了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主要是学习和参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在试点阶段采取了与欧盟类似的碳交易运作模式。与欧盟碳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试点碳交易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透明度较差、交易方式原始、配额分配有失公允、市场流动性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我国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应采取渐进式发展、稳步推进的方式,在市场覆盖范围、配额总量及分配方式、交易机构和产品等方面进行逐步完善。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交易规则,强化市场监管和履约管理,同时要加强碳交易领域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国际及国内碳交易机制的发展情况,明确了中央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企业参与碳交易机制的几种备选方案,并对此进行优劣势分析,最终给出了中央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逐渐升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国政府一直为应对气候变化做着积极的努力,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庄严宣布将在2017年全面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被看作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交易市场。据预测,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40亿t/a,  相似文献   

6.
王敏 《中外能源》2012,17(12):35-41
电动汽车是实现“以电代油”及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同样行驶100km路程,在不考虑电池购置成本的前提下,电动汽车耗费成本18.9元,燃油汽车耗费成本80元,是电动汽车的4.23倍;按照当前电源结构计算,假设电动汽车电源均来自燃煤发电及清洁能源发电,且清洁能源发电不排放二氧化碳,则电动汽车可比燃油汽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2%;同时燃油替代效果明显,理论上6座试点换电站可替代燃油29510~31580t,71座试点充电站可替代燃油77033t,7031个交流充电桩可替代燃油76989t.虽然我国推广电动汽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电池购置成本高、充电时间长,换电容易带来新旧电池管理及电池产权问题,经济效益不理想,尤其是电动汽车无序大量充电将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现阶段我国不适合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技术进步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因素,目前应加大电池技术研发力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服务能力,规范电池标准和插头标准,加强充换电设施建设,只有提高电池技术水平及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负责人李高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目前总体进展情况良好。截至2017年9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108t二氧化碳当量,约4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有关工作:一是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纳入交易的有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呈现双降趋势,在推动参与企业和试点地区的低碳发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试点发挥了积极  相似文献   

8.
正碳交易是指把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作为一种商品,在固定市场上、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碳交易从资本层面入手,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定价使排放权变得稀缺,从而迫使产业转型。开展碳交易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108~40×108t/a,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随着这一时间点的临近,  相似文献   

9.
10.
碳减排已成为炼化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碳盘查是对企业碳排放量的计算,以此为企业碳管理和参与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在全面梳理国内碳排放政策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通行的碳盘查标准和我国炼化企业特点,研究炼化企业主要碳排放源和排查清单,并以某炼化企业为例对碳排放量作了测算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排措施和碳交易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碳市场进程发展较快,经过地方试点启动、全国统一市场准备及启动,已进入全国统一碳市场深化完善阶段。炼化企业碳排放主要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火炬燃烧排放,二氧化碳购入、二氧化碳输出、电力和热力购入以及输出过程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此,提出回收炼厂干气中氢气、碳二和碳三等组分,加大天然气燃料的使用量,增设变气二氧化碳脱除设施,回收火炬、蒸汽、电力等热能,参与CCUS项目等碳减排和碳交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加大了对新能源的需求。为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极为快速,而新能源生产过剩问题是新能源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水力发电与风力发电这种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怎样消纳生产过剩的新能源就成为了当前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原因出发,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可有效地促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产业化,同时可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概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概念、主要服务模式、发展的政策法规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提出推动第三方环境治理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2月14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上海零碳中心联合宣布.共同推出我国第一套碳交易平台零碳信用系统。并于3月下旬正式上线运营。  相似文献   

14.
舟丹 《中外能源》2014,(3):75-75
<正>短期内建立与完善自愿碳交易市场仍然是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重点。"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并强调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对实现减排目标的作用。通过建立自愿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自愿参与碳减排交易,不仅可以培育与提升企业及个人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可以激励  相似文献   

15.
中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以法律手段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其中采取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碳排放权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实施机制(JI)、国际排放权交易体系(IET)三种灵活机制作为碳金融工具,在关键国家和地区实施并迅速发展。CDM和JI是基于项目的市场,IET是基于配额的市场。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以配额为主体,以项目交易为补充。西方发达国家已建成了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排放交易体系。近年全球碳交易量及交易额迅速增长,预计2020年有望分别达到440×108t和5799亿美元,国际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只有CDM一种交易机制,国家已批准在7省市成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签发的CDM项目数占到世界总量的61.76%。针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家应设法扩大碳金融的影响力,建立统一的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强金融业对CDM项目的支持,完善碳金融法律框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要大力发展中介市场。  相似文献   

16.
2012~2014年间,全国7个省市陆续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各地方政府在碳减排领域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政策,推进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在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方面,试点省市均将高耗能行业纳入重点排放管控范围,其配额分配方法基本为历史排放法及基准线法,多数试点配额以免费和部分有偿的形式发放。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方面,北京试点交易情况良好,成交均价保持平稳;广州市成交均价降低趋势明显;天津市碳交易市场在履约前后日均成交量大幅增加;深圳碳交易市场成交均价平缓降低,年底和履约前后交易较为活跃;湖北地区受产业结构影响,控排企业较多,规则门槛低,市场交易比较活跃;上海的区域合作模式及低碳纪念卡等方式使得交易活跃度较高;重庆地区受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影响,成交量较少。各地区交易活跃度不同,主要原因是交易机制各有不同,部分试点省市政策有待完善,交易主体单一、多元化参与度不足,产品结构、交易形式单一,市场服务机构同质化现象严重,政策监管措施不完善。应建立统一的全国交易平台,实现跨地区合作,丰富交易形式和产品种类,完善碳交易会计准则,完善市场机制和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以促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页岩极低的孔隙率与渗透率,页岩气压裂技术是现代页岩气开采及增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总结重复压裂、同步压裂、水平分段压裂及泡沫压裂技术的特征及应用,针对我国页岩气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深化页岩气压裂技术理论基础研究、建立完善页岩气压裂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针对页岩气开采行业的财政及金融支持等政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限电问题日趋严重,未来要实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面临的挑战巨大,必须加快全面推进电力改革创新。建议在近期(2017年前)加强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创新,统筹规划建设配套电网,释放电源灵活调节能力、启动电力市场综合改革试点等;中长期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健全综合管理和专业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茜  杨文娟 《风能》2013,(6):42-48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风电开发和投资力度,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中国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外部分国家风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风电发展实际,分别从政策、规划、技术、市场等方面为中国风电提供发展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上风电具有风资源稳定、不占用土地、消纳条件好、技术先进、稳定性好、发电利用小时数高等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1年底,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1.1GW,累计装机达57.2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占全球新增装机的80.02%,累计装机占全球总装机的48%,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以及我国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量超过100GW。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将趋于大型化、深远海化、基地化、规模化以及一体化综合应用。针对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项目投资经济性较差、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尚未突破、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应坚持“立足国情、科学发展、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务求实效”的方针,努力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健全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聚焦“多能互补”,推动海洋经济一体化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