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母女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母女情感是人间最重要最普遍的情感。《喜福会》通过讲述母女冲突的故事,表达了母爱是架起母女隔阂的桥梁,母女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在博大宽容的母爱下被消融。聆听母亲的心声,珍惜母亲留下的点点回忆是作家谭恩美想表达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展现了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真正领悟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真谛,处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在夹缝中进退维谷。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的矛盾冲突及美国女儿婚姻的不幸的解读,探讨了被白人主流社会和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的"边缘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60-61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成长经历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谅解。从代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母女之间的误解、矛盾以及达成的和解,可以发现在异质文明交汇的移民家庭中并喻文化与前喻文化之间存在断裂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曼斯菲尔德被誉为新西兰文化的奠基人,她以精致隽秀的短篇小说见长。《园会》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了《园会》中主人公劳拉从无知天真到领悟生活的过程,揭示了劳拉经历阈限获得顿悟的心理历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园会》,理解阈限和顿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
作为20世纪有影响力的西方作家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园会》受到了《圣经》的深刻浸润与影响。本文通过对《园会》小说文本和《圣经》文本的引证与对照,试从失乐园场景描写分析《园会》的圣经原型,从而揭示《园会》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嘉莉和苔丝境遇相似但结局不同,对比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感情抉择,既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又有助于人们树立良好的物质观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胡恒 《建筑学报》2015,(4):24-29
《南都繁会图卷》与《康熙南巡图》(卷十)是以明清南京城市空间(城南区域为主)为对象的长卷。两者在空间描绘上相互补充,并且还暗含着一个共有的深层结构—市民的日常生活对国家权力机制的平衡与抑制。这一点,使它们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3)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它所讲述的是四个家庭中四个女儿从在冲突中迷失然后在和谐中认识自我的成长故事。本文引用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四位女儿的成长历程。从本论文可以看出,四个女儿的成长过程是女儿与母亲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也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侯幼彬 《华中建筑》2004,22(5):19-19
在世界建筑之林中,中国建筑占有重要的一席。它是世界六支古老的、原生的建筑体系之一,而且是原生建筑中唯一的一支在本土不间断地、完整地走完古代的全过程。清王朝终止后,传统乡土建筑仍然是近代中国广大村镇的主要建筑方式,它以“活化石”的姿态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显现出超长的持久力。它是达到高度成熟的古代建筑体系,曾经跻身世界建筑的先进行列;它也是在近代沦为弱势文化的建筑体系,经历过来自西方的强势建筑文化的激烈碰撞。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建筑正迎来吴良镛院士所说的“城市黄金时代”,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市场最热门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7)
从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我们可以看到鬼狐形象的魅力。其中出现的狐不但数量之大而且作者把狐纳入审美创造中,致力于创造美狐,发扬"花妖狐魅,多具人情"的审美态度,他塑造的狐意象类型有:情重如山的、善心侠行的、美丽聪慧的。这与同时代的有关作品中淫欲魅人的狐精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么,作者何以热衷于描绘狐,究竟有哪些因素对作者刻画狐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对此的研究探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3)
体验式报道是指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深入现场,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从而获得真实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报道方式,《小撒探会》栏目在报道两会时究竟注重怎样的取舍,使之成为两会报道的品牌,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9)
明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书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又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性格各异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最为世人所喜爱的当属孙悟空。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孙悟空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并试图找出我们喜爱这一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
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通过作者梦境和寓言的方式来将基督教中原罪、悔罪、皈依、信主、赎罪到得救这几个阶段展现的淋淋尽致。作者班杨通过描写主人公"基督徒"和"女基督徒"历经磨难寻找天国,寻求救赎的过程,在描写过程中作者从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节的设计上都受到《圣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
徐小斌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始终关注着女性的命运,善于挖掘女性独特的内心世界,从更本质的个体生命的角度去探寻爱与恨、生与死、希望与绝望、苦难与救赎等人类普遍遭遇的精神难题。在她的作品中存在着对人性的揭露,对人生的感悟,对现实的刻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徐小斌笔下的女主人公以顽强的毅力与男权社会对抗,最终却失败了。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4)
作为古代启蒙读物的《三字经》,位列"三、百、千、千"之首,并且被称之为经,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此书从成书后一直在历朝历代中的位置和重要性。《三字经》上自天文地理,下至经史、诸子百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到21世纪的今天,《三字经》依然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它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多文字形象生动,画面感强,易于被孩童理解和接受。很多励志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同时也激励着孩童刻苦学习,发奋读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
"声情并茂"是声乐教学者与学习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演唱作为音乐的表演之一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最直接、真实的。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现一方面表现在音色的不同、歌曲的表现以及歌曲速度以及力度的变化;另一方面还体现注重歌曲背景故事的理解和歌词所表达的音乐情感色彩。本文中,将以《黄水谣》为例探讨歌唱者如何在演唱过程中较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9)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着天人工参的历史时势下人的本质悲剧,用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成功地展示了《史记》特有的悲剧美,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中国人的悲剧力作。因此,《史记》蕴含着深厚的悲剧意蕴,它彰显了人的悲剧精神,表现了彻悟人生、历史和无法超越的悲剧意识,揭示了历史人物悲剧命运的文化根源,宣告了历史的困惑和文化的悲哀。所以,深邃的悲剧意蕴是《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魅力永恒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5)
文章从审美的角度探讨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美学韵味,并结合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对动态《清明上河图》中城市美学的研究,从意境、科技、城市、生活及文化传承这几个方面对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深刻的美学探讨,希望为今天的审美活动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8)
十八世纪的德国,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社会,市民阶级和贵族阶级矛盾尖锐。贵族阶级与各邦国大公各自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相互勾结,从而导致市民阶级处在十分悲惨的境地,进而也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其中不乏各种的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本文以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为例,讲述了在那个时代的德国,男女主角这种爱情的悲剧。文中从当时的统治者,贵族阶级和市民阶级三个方面论证了这种悲剧的必然性。揭示出当时各邦大公的残暴统治,贵族阶级和大公的勾结以及当时市民阶级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众多小说都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男性人物形象为陪衬。《雪国》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代表作,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对女性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在《雪国》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人格和心灵之美。本文以小说《雪国》中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川端康成对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