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那拉提岩浆岩带晚志留世花岗岩体主要分布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北侧之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的活动陆缘.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为混源序列中—中酸性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合,属于钙碱性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为轻稀土略富集型,LREE/HREE为2.865~5.915,(La/Yb)N为7.23 ~...  相似文献   

2.
扬子地台及周缘晚奥陶—早志留世龙马溪组中下部发育多个钾质斑脱岩粘土层。利用在风化、低级变质过程中不活泼的元素对该斑脱岩源岩进行恢复,结果表明其为中酸性火山岩,类似流纹英安岩类;通过Nb-Y、Rb-(Y+Nb)等判别图解分析,其源岩形成于岛弧区域附近,且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判断可能与南面早古生代"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碰撞挤压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疆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床古生代中性侵入岩发育,主要岩石类型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钾)长花岗岩4个岩石单元组成.通过对其岩石化学、岩石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岩石化学图解及地质特征分析,中性侵入岩的SiO2含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分布为右倾斜的平行曲线簇,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Ti、S r亏损型...  相似文献   

4.
石湖地区发育的侵入岩由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麻棚岩体和遍布全区的中酸性脉岩组成,两者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都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可能为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其岩浆形成深度较大,且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陆壳混染,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属于火山弧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矿区中性侵入岩研究表明,中性侵入岩的SiO_2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整体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的分馏模式,微量元素总体显示出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Ce、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三类中性侵入岩成因无明显的联系,为不同源成岩,属于晚石炭世混源序列,兼具原始地幔和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岩石由遭受消减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兼具板内玄武岩和火山弧玄武岩的构造特征,为强烈的大陆裂谷伸展作用的产物。对全岩矿化闪长岩锆石U-Pb测试结果显示,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305.0±2.0)Ma,为晚石炭世成岩,这与前人获得的载金黄铁矿(310.9±4.2)Ma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认为该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之下,矿床深部可能存在与中性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内金属矿床多赋存于三叠纪侵入岩与地层接触带中,因此对于侵入岩侵位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区内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区内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76.72%,Al_2O_3含量为12.0%,K_2O+Na_2O(ALK)为7.17%,A/CNK=1.21,σ=1.52,显示出岩石属钙碱性系列;样品∑REE一般为(102.42~122.11)×10~(-6),个别为72.55×10~(-6),含量较低,(La/Yb)N=7.42~15.89,(La/Sm)N=5.45~5.84,具有轻稀土富集及分馏程度中等特征;岩体形成于非造山的花岗岩板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稀土金属在医疗、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为了探究豫西晚二叠世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赋存状态以及沉积环境,以河南西部慧祥矿区二1煤的20个煤分层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方法对研究区煤分层样品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进行测试,探讨了研究区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和富集程度;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特征参数对样品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及沉积环境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慧祥矿区二1煤中,稀土元素的质量浓度为35.29~133.61μg/g,平均浓度为79.14μg/g,略高于世界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浓度,但明显低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浓度,稀土元素含量偏低,且以轻稀土富集为主;慧祥矿区二1煤中稀土元素与灰分(Ad)以及SiO2、Al2O3等主要氧化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研究区样品中Ce元素和Eu元素负异常,(Gd/Gd)N*的轻微正异常,说明研究区主要受陆源的影响,成煤环境为弱酸性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扬子陆块西缘攀枝花~西昌(攀西)地区,中基性二辉麻粒岩被认为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结晶基底岩石。同德麻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常量元素中富A l,以及Ba、Sr、Ce、LREE的富集和Nb、Ta、Y、Yb、HREE亏损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不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有关。Rb-Th和Nb-Ta亏损的共存,指示了同德麻粒岩的原始岩浆曾受到古老下地壳物质的混染。常量元素中TiO2的富集,与麻粒岩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有关。结合麻粒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认为,同德麻粒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844±12 M a)扬子陆块西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乐平鸣山矿区B3煤层的树皮煤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显微镜、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抽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等实验手段,分析了样品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样品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样品的成煤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样品的有机质演化过程属于弱氧化-还原环境,样品的成熟度处于未成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粤桂边境贵金属矿床紧密相关的云煌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N-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相对富集Rb、Ce和Sm及亏损Ta和Sr。煌斑岩的稀土总量为(82.33~215.30)×10-6,平均值为143.20×10-6,是原始地幔的20倍。轻稀土含量为(75.01~199.01)×10-6,重稀土含量为(7.31~16.29)×10-6,轻重稀土含量比值为9.26~12.22、平均为10.90。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煌斑岩的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右倾和极弱的Eu负异常。研究区的煌斑岩具有地幔和下地壳的双重特点,其中煌斑岩的幔源地球化学指标δZr/δNb、δTh/δLa值分别为16.02~20.01和0.14~0.20,而壳源组成特征δLa/δNb、δSm/δNd和δNb/δU值分别为2.06~3.78、0.18~0.19、5.29~22.37,这可能说明煌斑岩属于原始幔源岩浆经下地壳物质混染的产物。在研究区的贵金属成矿作用过程中,煌斑岩可能扮演了“矿化剂来源”和“能量供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刁泉银铜矿为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在矿区中酸性岩体(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周边的环形矽卡岩带中.为明确中酸性岩体与矿的关系,对矿床开展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中酸性岩体、矽卡岩及大理岩都具有稀土总量均值较低(分别为162.77,119.9,24.84 mg/kg),轻稀土富集(LREE/HREE为5.95~27.9)和负铕异常(δEu=0.16~0.93)的特征;同时中酸性岩体富集W,Ag,Cu,Mo,矽卡岩、大理岩矿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中酸性岩体相似;中酸性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矽卡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岩体相似.综合分析表明矿化受中酸性岩体岩浆作用的影响,岩体为成矿物质携带者,该矽卡岩型矿床与中酸性岩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牛心山花岗岩侵位于太古代地层,是冀东代表性的岩体之一。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牛心山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铝、富碱、低镁铁的特点,属于碱钙-碱性的过铝质A型花岗岩。牛心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阶段,这种松弛-拉张的构造环境,以及高氧逸度、富流体的化学环境,是华尖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中梁山晚二叠世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中梁山K1a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煤样显微组分煤相参数计算表明,K1a煤的成煤环境为潮湿的森林沼泽还原环境,成煤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通过索式抽提和族组分分离实验,利用气相色谱(GC)和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分子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梁山K1a煤层煤样成煤植物以陆相高等植物为主,但不排除海相低等生物的输入;煤层具有偏还原的成煤环境,热演化程度较高;芳烃化合物以萘系、菲系和联苯系为主,热力学稳定性较强的同分异构体占有优势地位,芳烃中硫芴含量高于氧芴,亦表明偏还原的成煤环境。煤样显微组分分析的结果与煤中有机质分析结果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4.
对织金矿区晚二叠世碎屑岩与碳酸盐的沉积特征信岩石中的B,Ga,Cr,Ba的含量与其它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结合上述地层中的生物组合及化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过渡相偏海相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地处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西北侧,在晚古生代时期该区侵入岩较发育。通过对该区晚古生代时期侵入岩岩相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时期的侵入岩均具有准铝质的碱性A型花岗岩特征,其源岩具有壳源性质,形成于晚古生代时期的锡林浩特微板块与南戈壁微板块后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且该伸展体系由早石炭世一直延续至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6.
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对娘娘顶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娘娘顶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铝、富碱、低镁、低钙的特征,A/CNK值介于0.97~1.22;稀土元素总量ΣREE介于123×10~(-6)~216×10~(-6)之间,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重稀土相对平坦,并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贫Ba、Sr、Ti、P等,其10 000 Ga/Al值范围为2.93~3.07较高;在FeO~T/MgO-Zr+Nb+Ce+Y和K_2O+Na_2O/CaO-Zr+Nb+Ce+Y的花岗岩类型判别图解上,投点主要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S、I型花岗岩明显不同。结合笔者及前人资料,娘娘顶花岗岩很可能侵位于早白垩世。娘娘顶花岗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A_2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内奥陶纪龙马溪组中下部(即相当于原五峰组上部—顶部层位)发育多个因火山凝灰质物质沉积、蚀变形成的粘土岩层,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事件年龄,对湖北高罗麻阳寨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剖面的斑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50.0±3.6)Ma,与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年龄(443.7±1.5)Ma近似,同属晚奥陶世。相较研究区北部和南部获得的同地层单位中的斑脱岩锆石年龄均较早,对探讨该时期火山活动开始的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冀东地区最主要的铁矿类型,松木庄铁矿床是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本次工作通过对区内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还原松木庄铁矿的成矿环境,同时分析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型铁矿石的主要是成分是TFe2O3和Si O2,同时有少量的陆源碎屑岩加入,成矿物质来源于热水和海水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19.
东准噶尔北部地区为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板块接合部位,该区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前寒武纪的古克拉通阶段,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晚期洋—陆开合碰撞造山阶段、晚古生代晚期为后碰撞阶段,中生代—新生代板内盆地演化等阶段,其中晚古生代为东准噶尔主成矿时代,而晚石炭世—二叠纪是区内重要成矿阶段之一,与东准噶尔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相关。该区隶属北塔山Au-CuFe-Sn-煤-膨润土矿带,带内铜金等矿化与石炭纪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其岩浆岩多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富Na贫K,强烈亏损Nb、Ta,相对富集Ba、K等元素,稀土含量偏低,呈右倾分布模式。该区内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与东准噶尔乌伦布拉克斑岩型铜矿、野马泉、库普苏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类似,通过已发现的矿化线索,表明该区具有寻找与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相关的斑岩型、热液型铜金矿的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松江地区火山岩处于板块拼贴带附近的断裂处及构造较薄弱处,发生了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晚石炭世唐家屯组火山岩,显示出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区内唐家屯组火山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区内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及成因,为进一步研究区内火山岩的构造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