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正>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习作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课内习作量有限,课外的习作学生往往因畏难等情绪而降低的习作质量。因此"微作文"应运而生。一、形式生活化,激发"写作兴趣"《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
"作文先导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作文教学为实施载体,借助一定的活动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讨论习作、交流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作文先导式"在习作课堂如何有效运用?本文从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践行表达交流型教学;巧用引导活动,辅助"作文先导式"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高效写作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三年级的习作训练已经要学生学会读题审题、自己构思想象、自主命题或半命题,这导致许多学生惧怕习作训练,觉得习作训练是一个难跨越的坎。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结合"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指导课课例,阐述在目标导向下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习得方法,进而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6)
<正>如何把"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转化为作文教学的优势,让小学生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写作,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我们所研究的自主习作教学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微博、微信等作为写作工具,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让自主习作进入"微"时代。一、用"微信公众号"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人们总是愿意做一些被他人肯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1)
习作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对此需理性对待,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并不是想到哪写到哪,需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也不能给学生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学生的思维,"无痕"的方式指导却产生"有痕"的效果,才是我们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4)
<正>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应落实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习作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达成教师设定的目标,切实获得习作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以下,我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一的教学,谈谈让学生在习作中"深度学习"的尝试。一、现象描述五年级下册习作一作文要求是: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
习作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论文,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仅仅是他们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学生个性体现的窗口。而评改作为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善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自我评改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善习作水平。在文中就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自主评改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讲评",然而,作后讲评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所以,有效的习作讲评能促进高段学生走向自主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8)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表达,结果是学生的表达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高,还对写作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我们要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让小学生乐于修改习作,通过修改习作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2)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讲,习作都非常困难,而对于很多教师来讲,习作教学也不简单。其实对于习作,我们不能够将其当作洪水猛兽。本文主要采用"意趣"情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将生活与习作链接起来,让学生能够在习作时不再感到畏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素养。"如何理解基本的语文素养?读书、写作,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性的行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应该通过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语文实践中,掌握基础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7)
学生步入高年级,对习作常抱有"炒冷饭"的心态,写不出内容的新意,更写不出思想的深度;在心理上又处于幼稚与成熟的交界点,但遇到困惑还不能合理地宣泄。如何扭转这两难的局面,相信"心理日记"是一味良方。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所思、所想,以及对事情的看法,对成长的感受……一一写在"心理日记"中,通过长期练习,在宣泄情绪的同时提高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诉说心中话语,挖掘习作深度,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8)
目前,很多学生出现对写作的厌恶情绪,出现不想写、不爱写、不会写等现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习作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了习作评价中的"四度"对习作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正>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年度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是很低级、很初步,甚至是朦胧的。这时他们正经历由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的重要过渡。在这样一种犹如种子发芽但未破土而出的特定环境、特殊条件的制约中,我们的习作教学常常面临着学生"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以至"无从下笔"的症状。即使勉强完成的习作,也是干巴巴的,丝毫看不出学生想要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5)
许多学生在素材积累后,面对习作依然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则是积累的生活素材缺乏内化,与习作联系不紧密。本文从四个方面谈"学习共同体"下高年级记实习作素材如何与习作相联系和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操作,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6)
<正>语文学科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的重视程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脑海中多种多样的想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中,"小练笔"作为习作课中重要训练形式,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合理运用该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语文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知识世界,提高习作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究习作课"小练笔"的教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4)
小学生习作"假""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局限导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缺乏生活的积淀。为了改善小学生的习作,文章就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根植于"生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3)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还不够成熟,因此,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尤其受传统语文教学观的影响,在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指导,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限。在新课标理念下,运用"三段式"方法,可有效提升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效率。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是由看图说话形式,开始向简短的文章写作的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常大,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好"三段式"方法,指导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有些学生一提起习作就犯难,关键是"无米下锅"。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发现、提取写作材料,写出鲜活的习作来。文章通过巧导积材、巧设取材、巧评用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6)
现今,小学的语文教材一直是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凭据,它还是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要学会利用"仿写练笔",以此来降低习作的难度。教师在其过程中还要进行积极的观察,以此开发出新的策略,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积累,帮助学生自己将习作的门道找出,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享受到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