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3)
<正>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加优越的成长环境,为了让女儿能够多才多艺,我给女儿买琴,教女儿学琴,陪女儿经历着漫漫学琴路。和大部分家长不一样的是,我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在孩子学琴的道路上,我们体验着幸福与快乐。镜头一:儿歌的魅力1.对琴产生兴趣。为了提高女儿学琴的兴趣,买回钢琴后,首先是自己如醉如痴地弹奏一番,用自己的情绪吸引孩子,让女儿感受到弹琴是如此的享受;我还弹奏一些她熟悉  相似文献   

2.
专家问答     
《Planning》2014,(4)
<正>问:孩子刚开始学钢琴,家长该怎样辅导呢?石蕊答:从某种角度上讲,对于初始学琴的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儿童,真正的老师是家长。辅导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充满爱心的交流,是以严格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必备的知识和正确的要求去帮助孩子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概括起来,家长辅导孩子学习钢琴要做的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正>从第一次看到老师当众用手风琴即兴演奏之后,孩子的心就被手风琴给迷住了。但最初我对孩子学手风琴一点都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过。说起手风琴,在我们父辈那个年代,宛如现在的钢琴一样。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手风琴成了一个没落贵族,已鲜有人问津。我当时也以为孩子学手风琴只是三分热度而已,并没有在意。没想到过了几天,孩子竟然从老师那里背了架旧琴回来。看到他动起了真格,我也态度强硬,勒令他把琴还给老师。他却抱着琴一言不发。不管我怎么和他说琴太重,学的人很少,他就是不肯撒手。我承认,作为家长,我是虚荣的,对于音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正>琴童父母经常面对一长串的问题而不知所措。例如学琴前会犹豫"要不要学琴""学民乐还是西洋乐""学习哪种乐器好""钢琴还是小提琴";学琴后,"是去老师家,还是请老师上门教学""请什么水平的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换不换老师""参加不参加比赛""参不参加乐团""考不考级""走不走专业"等等。这些问题很难给出通用的答案。我在陪伴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也多次面对。有时我听从了老师和周围人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正>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是电子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有着其他传统乐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可惜在很多老师及家长的认识中,还存在了一些"教"与"学"的误区。于是,很多学生家长在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电子琴后都会产生让孩子转学钢琴的想法。到底该不该转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有此想法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家长对电子琴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家长开始选择让孩子学习电子琴时,只是把它作为学习钢琴的"敲门砖"。他们认为电子琴就是"体积小一点的钢琴""便宜的钢琴"。很显然,家长们一开始就搞错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正>几乎每个琴童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都面临过孩子这样的提问:我要弹几遍?对此,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弹奏数目,有的则比较纠结,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以"要弹好"等应对,因为担心给了孩子乐曲练习的具体数量,怕孩子为了赶任务而忽视弹奏质量。站在孩子练琴的角度,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想从数量中知道今天的作业量究竟有多少,明确了任务,就有了动力和目标。站在家长陪练的角度,给出了遍数则往往带来了一些弊端,也是后面一种回答的家长所担心的:孩子赶任务,在机械重复的弹奏中忽略了乐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女儿学琴记     
《Planning》2018,(9)
<正>女儿在华德福学校上学,三年级时开始学小提琴,每周在学校上一次课,琴留在学校。学了半年之后,终于可以把琴带回家了,女儿兴奋地跑到厨房来拉给我听,她这一拉简直要把我心脏拉出来。我强忍着听完,适度表扬了一下,就把她赶到客厅里去了。接下来的半年,每次她练琴,我都有度秒如年之感。到了四年级之后,却已经能听出调调儿来了。我刚要松口气,觉得日子要好过些了,小提琴老师就要求每天必须在家练琴20分钟,家长最好督促一下。我只好继续忍受煎熬。其实她学钢琴也有一年多了。华德福的理念不主张孩子过早学琴,我又是懒人,不喜欢周末跑来跑去送孩子上兴趣班,就一直拖到孩子8岁  相似文献   

8.
陪琴之乐     
《Planning》2014,(8)
<正>2013年底,我这个花甲老头领着乳名唤做"平平""安安"的5岁双胞胎孙女走进了晓雯音乐学校学学琴。环顾四周,在所有陪学的家长中,我成了"红色娘子军连"里的"党代表洪常青",隔代家长更是老爷庙的旗杆——独一根,周围全是清一色的年轻妈妈。我视陪孙女们学音乐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是天赐良机对我青少年时代音乐缺失的补偿机会。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9)
<正>陪孩子练琴,是每个琴童家长都要面对的工作。陪练过程中,有的家长做得很出色,孩子、家长轻松愉快,"琴瑟相合",其乐融融;有的家长陪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抵触情绪大,家长也不胜其烦,练习效果也不高,陪练是"吃力不讨好",甚至成了家长、孩子的负担和折磨。原因在哪儿呢?笔者作为琴童家长,在陪练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仔细分析原因后找到了一些答案。笔者认为,在陪练过程,家长不仅仅是要坐在孩子旁边督促练习,做好"监工"的角色,还需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8)
<正>新学期,学校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增进互信和理解,继续推进"陪孩子上一天学"的活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再次来到校园,体验学生生活,并留下了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下面是该活动方案、一位家长的活动记录及班主任的活动感想:一、山东省潍坊市育才学校家委会"陪孩子上一天学"活动方案"陪孩子上一天学"活动旨在使父母在百忙之中亲自参与学生的学校学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6)
<正>每一位琴童都会经历学琴的"低谷期":当学琴最初的新鲜好奇感过后,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时,枯燥、疲劳、乏味、犯困等感受便接踵而至。加上孩子爱玩的天性,于是学琴的"低谷期"来了,甚至还会反复出现。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上课,更不愿意练琴,对弹琴十分抵触。如果此时处理不当,孩子练琴的积极性和后续的学习将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半途而废。此时此刻,该如何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难关呢?作为钢琴老师兼琴童家长,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
<正>大概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谈到学琴,很多家长马上会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但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我认为,兴趣来源于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对各种事物的普遍的好奇,是家长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培养的。如果具备,等到儿童开始学琴,他们能很快或逐渐发展出对包括学琴在内几乎所有音乐活动的兴趣。有的家长问这个问题时,可能已经稍晚,他们在孩子学琴之初可能没有恰当地引导,孩子不是带着兴趣去学琴的。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兴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无法培养,只能是被保护和被帮助。一、激发兴趣欲扬先抑兴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保持。儿童  相似文献   

13.
专家问答     
《Planning》2015,(4)
<正>问: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学钢琴3个月时间,最近几节课回课特别不好,要保持手型立起、高抬指的话,手臂和手腕就会很紧张,弹不了一会儿孩子就会说手腕很疼。老师和我也试过给他讲手臂手腕放松的感觉,但是一放松,走动起来,手又晃得特别厉害,或者是塌掌。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有几节课了,孩子好像不能理解老师说的"放松但是保持手型""松中有紧"。请问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帮我们呢?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
<正>上周,一位以前一起学琴的琴童家长对我们说,她女儿又想学琴了。这让我想起3年前,我们的女儿在—起学琴的情景。当时教琴的李老师是一个能干、要强的老师。她教的学生连连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一次次捧回奖杯。严师出高徒,老师教得快,要求也严格,孩子们压力很大,一个个学得辛苦,练得更是累。那个在全国比赛得奖的小女孩,在临上赛场前几分钟,突然崩溃了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专家问答     
《Planning》2016,(2)
<正>问:我小孩学钢琴近两年了,但学得很不好,总是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多,小孩每周能练5天琴,我觉得问题应该出在他练琴的环节上,可具体又说不上来。请问老师,陪练时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答: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是辅导孩子练琴中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大家知道,某一次练习或几次练习的好坏,仅仅涉及一次或几次的练习效果,而某种习惯的好坏则会影响整个学习进程,甚至关  相似文献   

16.
专家问答     
《Planning》2014,(10)
<正>问: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3岁,刚开始学琴。我觉得她好像很难驾驭钢琴这个庞然大物,坐在琴凳上脚一晃一晃,手好像也够不着。是孩子还太小不适合学琴,还是坐姿有问题?请老师指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2)
<正>据相关媒体报道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琴童家庭3000多万。很多家长在孩子学琴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常会因窘迫、急躁和担忧而发怒,说出一些自己都无法控制,甚至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话。对于所有正在学琴以及准备让孩子学琴的家长而言,用快乐的心态陪伴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曾有琴童妈妈这样感慨道:"曾经很有修养的我们,因为孩子练琴而全家人变得很没有修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0)
<正>从小到大,我和老师间的故事有许多许多,绘画老师、古文老师、舞蹈老师……可是,最温暖我心灵的还是我的钢琴老师——成老师。记得有一次,我临时决定去成老师家上课。成老师一家正巧要出去吃晚饭,见到我来了,成老师连忙对他的妻子和女儿摆摆手说:"算了,今天我就把家里的剩菜热一热吃了,你们出去吃吧。"说完便打开琴盖,准备辅导我练琴。我的心里顿时觉得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仿佛在寒冷的冬天有一堆火让我取暖。是啊,成老师前些天刚刚闪了腰,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考级     
《Planning》2013,(6)
<正>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眨眼,我学习钢琴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让我试着去考级。于是我天天勤学苦练,为的就是能够回报父母这几年为了我学琴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日复一日,我的琴技已十分娴熟,对考级有了十足的把握。终于,我迎来了第一次考级。  相似文献   

20.
专家问答     
《Planning》2016,(3)
<正>问:我的孩子学钢琴已经一年多了,但我发现老师很少要他专门练习手指,每次上课都是弹曲子。我也问过老师,是不是应该做高抬指等基本功练习,老师说,高抬指是错误的,不需要专门练习。是这样吗?答:大家都知道,从人的活动上讲,站立是走和跑的前提,更是一切技巧运动的基石。事实上,手指弹琴的"走"和"跑"与腿同理。而手指,尤其是弱指的站立,比人腿的站立要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