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法自然     
《Planning》2017,(7)
<正>取意自然、师法自然,旨在用自然"生长、融合"的概念作为对居住展示空间的一次探索。设计师希望以一种纯真质朴的手法,表达另一种高端生活品质与态度,以及如"天空之城"一样的自然美好的生活愿景……整体空间以"自然界的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小树苗,最终变成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的故事为原型来串联空间内部设计。在空间格  相似文献   

2.
师法自然     
正取意自然、师法自然,旨在用自然"生长、融合"的概念作为对居住展示空间的一次探索。设计师希望以一种纯真质朴的手法,表达另一种高端生活品质与态度,以及如"天空之城"一样的自然美好的生活愿景……整体空间以"自然界的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小树苗,最终变成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的故事为原型来串联空间内部设计。在空间格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12):104-104
on—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两名年轻设计师——爱德华多·古铁雷斯和霍尔蒂·费尔南德斯,以西班牙式的激情和无限的“自然创意”实践着自己的设计梦想。他们的作品不是凭空想像,而是攫取生活和自然的灵感,让已存在的重新大放异彩,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对室内设计师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质地来显现材质的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仿生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介绍了生态设计的理念,指出建筑工程设计师应以"人与自然共生"为基本出发点,从而达到人—建筑空间—自然环境共生互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振芬 《山西建筑》2008,34(18):65-66
对室内设计师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质地来显现材质的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仿生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介绍了生态设计的理念,指出建筑工程设计师应以“人与自然共生”为基本出发点,从而达到人一建筑空间一自然环境共生互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杂志都非常关注台湾室内设计的发展,曾经有一段时间,更是每年都会推出台湾专题。台湾室内设计发展相对成熟,室内空间建筑化一直是其主流价值观,唐忠汉的实践也延续了这一主张。初次知道唐忠汉是在台湾TID的颁奖大会上,他有好几套作品获得了TID奖,他的高产与高品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我也认为他的作品比较有疏离感,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好。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并不准确,他其实非常关注设计背后的东西,关心居住者的需求。近年来,唐忠汉更是转战大陆,频繁出现在大陆设计界,成为台湾设计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7.
<正>师然是位山水画家,本名何新启。师然者,以自然造化为师是也。他是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理事,也是建材行业最具实力的画家之一。我与他相识数年,其作品《十度风光》在198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书画大展上,给界内留下深刻印象。那时他的画注重写实,并且他已具备很强的写实功力,这些年作品常在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给于我们的展示和启示,经过人类智慧创造加工的生态技术,将获取一个平衡点,不损害人类当前的使用利益,同时又尽可能不损害自然界.也可以用可持续的概念来理解: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师法自然 回馈自然——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设计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铮  陈剑秋 《新建筑》2010,(2):98-102
对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筑创意及技术体系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应是将建筑与技术有机融合的过程。师法自然、回馈自然即是这一过程的精髓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施振周 《园林》2009,(8):22-25
海湾近自然林现更名为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于1999年开始建设。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市奉贤区最南端,距芦潮港15公里,背靠上海市,面向杭州湾,堪称上海首个人工营造的郊野公园。  相似文献   

11.
陈华辉 《华中建筑》2009,27(10):12-14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建筑构成元素的生态自然形态与形象借鉴,已经变成一种象征和体现建筑生态文化意识的设计语言,同时成为当代建筑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该文透过实例,说明借鉴自然象征的植物意象在呈现当代建筑生态意识中所产生的视觉传递冲击。  相似文献   

12.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前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营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成。它汲取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稍加疏理,在湖边、水际、林缘、峰壑等地巧妙地点缀了风格各异的楼、斋、阁、亭、榭等园林建筑,运用各种手法使自然美与人工造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园林美景,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成为我国自然山水园林中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13.
<正>上房岩石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上房园林植物造景科普教育基地内,是上房精品专类花园示范案例之一,面积约300平方米,由上房园艺景观团队打造。该花园将岩石与植物完美结合,充分利用矮小的松柏类植物与多肉多浆植物营造出了高海拔的山地景观以及干旱地区的沙地景观,值得细细品味。岩石园是上房园艺梦花源中的一个园中园,被一条5米宽的园路一分南北。北边主要使用的植物为矮小的松柏类植物,如日本五针  相似文献   

14.
姚振楠 《园林》2008,(4):19-20
苗木,是永恒的主题.自然界每种植物都千姿百态,色彩缤纷, 植物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学术研究兴趣集中于城市和郊区景观背景下的雨洪水质和水量管理,由德州运输部资助的生物滞留研究与我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6.
论师法自然与生态化相结合的园林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市管理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场所、人性场所出现在人民的眼前。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本文就此论述了如何让真正的生态和人性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如何在众多的观点中体现自己的想法等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师法自然 构筑美景——花境设计与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娥 《园林》2004,(11):28-29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式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科学、艺术配置的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礼堂效果。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朱宝祥先生生于1913年,1994年病逝,享年82岁。其父朱汇泉,为通派盆景著名艺人。朱宝祥12岁即随其父学艺,同时亦拜通派盆景名家金保生、杨甫之为师,潜心遨游于通派盆景艺术园地。他30岁时,受聘于上海荣(荣毅仁)公馆,管理花卉盆景。1952年后他一直在  相似文献   

19.
正主办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艺》杂志社特别支持: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承办单位:《建筑技艺》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光辉城市、图软中国、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媒体支持:《建筑结构》杂志社、《建筑幕墙》杂志社、《云南建筑》杂志社时间:2018年3月9~10日地点:重庆君豪大饭店  相似文献   

20.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城市景观。继承中国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天人合一的城市景观理念,反对对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破坏,提倡人与自然的融合,取其自然,因地成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