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保偏光纤耦合器波长耦合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单模光纤模激励理论,论述了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得出了耦合器耦合比和波长的关系,并对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波长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2.
从熊猫光纤在火焰中熔融拉伸的实际变形过程出发,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分析了应力区、偏振主轴间存在角度误差及熔融拉锥工艺参数等因素对附加损耗的影响机理,并指明应力区是影响熔锥型熊猫光纤耦合器附加损耗的主要原因.数值计算和实验结论对熔锥型熊猫光纤耦合器的工艺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耦合模理论,推导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快慢轴耦合系数的关系式。通过对标准3 dB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偏振依赖性、波长依赖性、温度依赖性、双折射依赖性所引起的分光比变化的分析,得出了不同依赖因素对标准3 dB耦合器分光比稳定性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双折射依赖性十分显著;波长依赖性和温度依赖性其次;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偏振依赖性可以忽略。另外,耦合器的固有双折射越大,分光比波动越大。所得结论对制作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光纤选择、拉制工艺、封装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纤耦合器与速度干涉仪的灵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华  姜海明  肖峻  苑秋红 《红外》2009,30(6):11-14
通过改进光纤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光纤速度干涉仪的灵敏度.该文从熔融拉锥型光纤定向耦合器的数学模型出发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2×2和3×3型光纤定向耦合器在全光纤速度干涉仪(AFVISAR)中的具体作用,并对此两种结构的光纤速度干涉仪的性能(主要是灵敏度)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表现出3×3型光纤定向耦合器构成的两端探测系统的优越性.最后提出采用N×N型光纤定向耦合器可能带来的光纤速度干涉仪性能的提高和适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光纤的强耦合模理论,阐述了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基理,并研究了熔融拉锥法制作单模光纤耦合器的过程,分析了各参数对耦合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测试系统测试了光纤耦合器各光学特性参数。经大量实验表明,强耦合模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拉锥法制作的光纤耦合器具有较好的性能特性,表明该方法具有制作过程简单、附加损耗低、方向性好、均匀性好、环境稳定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光纤的强耦合模理论,阐述了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基理,并研究了熔融拉锥法制作单模光纤耦合器的过程,分析了各参数对耦合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测试系统测试了光纤耦合器各光学特性参数。经大量实验表明,强耦合模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拉锥法制作的光纤耦合器具有较好的性能特性,表明该方法具有制作过程简单、附加损耗低、方向性好、均匀性好、环境稳定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丁蕊  朱益清  姚晓天 《激光技术》2018,42(4):462-465
为了对微纳光纤耦合器进行研究,采用光束传播法,在不同熔融区长度和不同波长输入光情况下对微纳光纤耦合器的熔融拉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取得了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变化的曲线和光场分布,并分析了耦合器的3个阶段的模场变化和光场特点。结果表明,当拉伸到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阶段时,两光纤的输出光功率趋于相等且不再随拉伸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熔融拉锥耦合器在各个阶段的光场分布特点不同;熔锥型的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与熔融区的光纤直径直接关联,且此光纤直径与输入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小,熔融区需经拉伸达到的光纤直径越小。这一结果对研究微纳光纤耦合器失去有效耦合的成立条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光纤耦合器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光纤分支耦合器、分合波耦合器、宽带耦合器、偏保光纤耦合器和星形耦合器的构成原理、制造方法和特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熔融拉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在拉伸到一个较小预定分光比之后只进行加热熔融的耦合器制造的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了其可行性,并通过VC 程序实现了该工艺的控制过程.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该种方法制造的2×2单模光纤耦合器的性能有显著提高,而且可靠性明显优于普通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因此这种方法是一种耦合器的改进型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熔锥型光纤器件封装材料对器件光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弱波导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封装材料折射率与光纤耦合器分光比的数学模型,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六轴光纤耦合器熔融拉锥机制作耦合器样品,以H2O与NaCl的不同配比实现封装材料折射率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光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对封装材料的折射率很敏感,折射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封装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耦合器分光比增大,并且具有单调性.这为封装材料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功率耦合理论,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得了3dB单模光纤耦合器。利用可调谐光源和光谱分析仪组成的光学测试系统,测试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附加损耗、方向性与均匀性等光学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制作简单、较低的附加损耗和良好的方向性等优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光纤耦合器的表面,发现在光纤耦合器的锥区存在微裂纹,并且拉伸速度越快,微裂纹越明显;在光纤耦合器的耦合区.光纤表面存在微小晶粒,且拉伸速度越慢,晶粒越粗大。  相似文献   

12.
WDM在光纤CATV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阐述WDM(波分复用器)在光纤CATV(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并扼要介绍WDM的工作原理以及采用融锥技术制作WDM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Single-mode optical-fibre couplers have been fabricated from standard production fibre using a fused biconical taper technique. The packaged devices have very low insertion loss (?0.1 dB), good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xhibit negligible polarisation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4.
融熔型窄复用信道间隔波分复用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如何实现偏振不敏感的窄复用信道间隔波分复用器进行了分析,采用熔融拉锥技术,实现了复用信道间隔为25nm,波长隔离度为18dB的波分复用器,并预计可以实现具有更窄复用信道间隔的波分复用器。  相似文献   

15.
制造熔融拉锥分支器件的工作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基于熔融拉锥分支(FBT)技术的光纤耦合器的制造设备,并从耦合器制造和新品开发的角度,提出了对工作台的结构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控制的CO2激光熔融拉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熔融拉锥法(FBT)的缺陷,提出了一种CO2激光熔融拉锥系统。系统主要由CO2激光器、振镜和自动平移台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联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精确控制熔锥光纤的形状,从而提高熔锥型器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全光纤型分支器件系列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全光纤型分支器件系列产品的分类及技术要求,讨论了全光纤型分支器件的熔融拉锥工艺及全光纤型分支器件的耦合机理、技术关键、研制结果和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8.
Fused polarising fibre couplers have been fabricated using single-polarisation single-mode fibres. When circularly polarised light is fed into the coupler, one of the two orthogonal polarisation modes suffers strong attenuation, and only one polarisation mode couples in the fused biconical taper region. The extinction ratio of the coupler is 41 dB at a wavelength ? = 1.3 ?m with a coupling ratio of 48:52.  相似文献   

19.
对光纤熔锥耦合器拉制过程中的偏振调制效应作了定性的理论分析,耦合区内的几何双折射和应力双折射导致的对称模和反对称模在x偏振方向和y偏振方向上的传播常数差不一致,从而引起两个方向的偏振光耦合的空间周期不同,存在相位差别,当相差正好达到π时实现偏振分离.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熔锥型偏振分束器,消光比达到了16.5dB.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在深紫外波长下工作的特种光纤耦合器,它采用改良的三根光纤一次拉锥成型技术制造,利用旋转的光纤夹具和可移动的火炬获得的低损耗熔融锥区,通过选择不同数值孔径的输入和输出光纤降低熔接损耗。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耦合效率,采用芯径为100μm的紫外光纤可以获得大于70%的耦合区传输效率,远高于其他3×1耦合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