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过油肉     
座落于飞虹路568弄19号海上海新城内一家传统特色菜肴,他们将"做菜如同做人把顾客当亲人用心做菜,追求最好"作为经营的口号,这里的每道菜都是经过大厨的精心研制,风味独特,其中选择的这道"山西过油肉"是最著名的山西特色菜肴。  相似文献   

2.
警示     
正木耳泡太久易滋生细菌专家建议即泡即吃木耳营养丰富,是市民餐桌上常见的菜肴,然而有市民反映,一位朋友却因为吃了久泡的木耳中了毒。就此,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干木耳本身无毒,但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就会被细菌、霉菌污染,产生有害物质,所以食用木耳最好别久泡。市民食用久泡木耳中毒据河北唐山的许女士介绍,不久  相似文献   

3.
范军 《上海调味品》2006,(10):32-32
特色菜介绍. 过油肉是山西著名传统菜肴,相传此菜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原是平阳(临汾)一带官府中菜肴,后流传到民间,在明代传入北京。  相似文献   

4.
1 山西葡萄酒的历史与现状山西的葡萄酒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唐朝人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在说到唐朝名酒时,共列举了16种,其中有“酒则有……河东之乾和葡萄”的记载,是16种名酒中唯一的葡萄酒。河东在古代即山西省,也就是说山西的“乾和葡萄酒”在唐代已成为全国名酒。据此推断,欧亚葡萄及酿酒工艺由西域传入长安后传入山西,并在山西开花结果,诞生了乾和葡萄酒。此外,在宋代人胡仔所著《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乐天(白居易)诗云:[燕脂酌葡萄],葡萄酒名也,出太原。”说明在唐代,山西已是全国有名的葡萄酒产地。元代已经有大…  相似文献   

5.
婴儿肉毒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年间,共发生婴儿肉毒中毒652例(均为住院病例)如表I。其中亚洲: 表1 CDe报告的肉毒中毒病例(1974一1986年)年份肉毒中毒总例数.食物性肉毒中毒例数。要儿肉毒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黑色食品深受关注,黑色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食品工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山西运城河东乌麦研究开发中心开发种植的“河东乌麦”是理想的黑色食品新资源.河东乌麦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等于1989年开始,运用远缘杂交和非配子融合技术,经过7年时间培育成功的一种冬性黑色小新品种,其母本采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86243和87WOO5硬粒小麦,父本采用山西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7.
在1998年9月,在南京地区发生一起较为罕见的食物中毒事件。由于临床症状比较典型,被诊断为肉毒毒素中毒,经实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可疑的剩余菜肴,经处理后,做对小鼠的毒力测定试验,其LD50为4个单位,经胰酶处理毒性无明显提高,加热处理则毒性丧失,表明毒素不耐热。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肉毒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病规律和肉毒梭菌及其型别的分布情况与中毒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截至1989年止,全国已有15个省(区)发生过肉毒中毒,共745起2861例,死亡421例,病死率14.7%。以新疆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起数的79.8%。中毒食品主要是家庭自制的豆谷类发酵食品,占71.8%,其次为动物性食品,占27.9。很少有市售罐头类等食品引起中毒.本文还对中国肉毒梭菌茅胞的分布情况与肉毒中毒的关系做了分析,认为肉毒梭菌芽胞的分布密度与中毒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而菌型的分布又与地理纬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我国蜂蜜中毒的现状,并从毒蜜的来源及蜂蜜中毒机制方面入手,概述了目前与预防蜂蜜中毒方面相关的研究报道,为后期毒蜜研究及预防食用毒蜜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1960~1995年肉毒毒素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1960~1995年肉毒毒素中毒分析朱芳麟青海省卫生防疫站(810000)自1958年我国吴朝仁等[1]证实了新疆的“察布查尔病”即为肉毒中毒后,我省从1960年开始对肉毒中毒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探索肉毒中毒在我省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找出易发环节,...  相似文献   

11.
蒙元时期解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解盐是盐业史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元一代,山西解盐的研究尚不深入。元代解盐的生产基本上是采用捞盐法,而生产数量在全国所占比重也下降。政府对解盐的管理经历了由解盐司到陕西运司再到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的过程。而其销售应以食盐为主,辅以商运商销。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历来是我国肉毒中毒发病最多的地区 ,尤以北疆居多。[1] 究其原因是 (1)北疆土壤中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率高。 (2 )北疆汉族居民较多 ,他们大多有家制发酵豆制品的传统习惯 ,常因食用含毒的发酵豆制品而致中毒。新疆地区肉毒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12月、1、2、3、4月份 )  相似文献   

13.
二十汾酒拾零古代晋地多名酒,古代有名的酿酒家刘白堕就是河东人氏。直到解放前,我国北方,经营酒业以及造酒工人,山西人占有一定的比重。宋《北山酒经》:“大抵晋人嗜酒”。可以解释为大抵山西人爱喝酒,也可译为晋朝人爱喝酒。宋《酒名记》载有:河东太原府玉液又静制堂;汾州甘露堂。元《酒小史》在百余个酒名中,有山西蒲州酒、山西太原酒、汾州乾和酒、山西羊羔酒和潞州真珠红等。《本草纲目》:“山西襄陵酒……皆清烈,但曲中亦有药物,……”。襄陵酒在明时仍是黄酒。唯有乾和、羊  相似文献   

14.
晋南地区的解池是古代池盐的重要产地,又称河东盐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商周时期,解池是河东地区最大的盐池。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了两件霸伯簋和一件霸伯山簋,其铭文记载丼叔来霸国"盐",嘉奖霸伯之事。霸国是文献失载的西周封国,位于山西省南部,结合其地理位置和出土簋铭"盐"来看,霸国与晋南地区的盐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E 型肉毒中毒在我国发生并不多见。自1965年吉林省磐石县卫生防疫站报道了由于食用臭豆腐引起 E 型肉毒中毒之后,本病在我国才被逐步认识和发现,至1986年,我国有资料记载的 E 型肉毒中毒仅为7起。1983年以来,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E 型肉毒中毒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虽然交通闭塞,通讯不便,食物中毒存在漏报的情况,但仍有3起典型的 E 型肉毒中毒被证实。与以往国内外报道相比,本病在西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点,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臭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但食用自制的臭豆腐,应谨防肉毒中毒.引起肉毒中毒的细菌是,肉毒梭菌.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特别是存在于未开垦的荒地中.这种细菌能形成芽胞,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一般细菌在沸水中几分钟可被杀死,而肉毒梭菌芽胞在沸水中4分钟仍能存活.该菌产生的毒素称为肉毒毒素,  相似文献   

17.
肉毒中毒是由于摄食含有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品所引起。根据我区流行病学调查材料说明肉毒中毒多系食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引起,而食用集体制作者较少见。为探索产毒规律,主要模仿上述两种制作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现将初步探讨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检材与菌株:选用我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例疑似肉毒毒素中毒的婴儿病例灌肠液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并确证。方法对患儿的灌肠液样品进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分离及肉毒毒素检测。结果患儿灌肠液样品TPGY培养物腹腔注射小鼠后可致小鼠出现类似肉毒毒素中毒表现(竖毛、呼吸困难并出现典型的蜂腰、四肢麻痹)继而死亡。培养物经胰酶处理后小鼠仍出现中毒并死亡,但培养物经100℃加热处理后再次染毒动物,小鼠不出现中毒和死亡。A、B、C、D、E、F六种混合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及B型单价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可对小鼠起到保护作用。患儿灌肠液样品中分离到梭状芽胞杆菌,该菌经表型、生化、PCR肉毒毒素产毒基因鉴定,结果为产B型肉毒毒素的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结论患儿疾病与B型肉毒毒素中毒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起疑似婴儿肉毒中毒进行实验室诊断研究。方法对1例疑似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的粪便、食用过的食品和生活环境涂抹共计30份标本/样品进行梭菌分离鉴定及肉毒毒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产毒试验。结果将患儿粪便标本培养物上清液腹腔注射小鼠后可致小鼠出现典型肉毒毒素中毒表现(竖毛、呼吸困难并出现典型的蜂腰、四肢麻痹),继而死亡,且培养物上清液经胰酶处理后毒性增强,表现为小鼠出现中毒及死亡时间较未处理组明显缩短。但培养物上清液经100℃加热处理后再次染毒动物,小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混合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及单价抗E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可对小鼠起到保护作用。从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G~+芽胞杆菌,该菌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呈不规则半透明扁平菌落,边缘根状生长,并携带E型肉毒毒素产毒基因,16S rRNA将其鉴定为丁酸梭菌,产毒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E型肉毒毒素。结论该起婴儿中毒事件是由感染产E型肉毒毒素的丁酸梭菌引起。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蒙古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归附清廷,随后其境内吉兰泰池盐经山西商人流通至河东食盐市场。面对此种情形,清廷竭力在绥怀外藩蒙古和维持河东盐区秩序间维持平衡,以期两有裨益。根据不同时期吉盐输入量及其对盐课收入的影响程度,清廷相应采取放任自由、限制运销、专商引岸、禁绝水运的措施。吉兰泰盐务管理是边疆和财政双重属性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