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L-苹果酸 L-苹果酸存在于未成熟的苹果、樱挑及其他果实中,由于酸味柔和可口,通常在糖果、饮料中使用,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食用酸之一。L-苹果酸除用苯氧化制造外,大都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已知形成苹果酸的有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黄曲霉(Aspergilla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as parasitieus)以及短乳杆菌(Lactobacill-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固态法酿制曲酒的生产实践,在实验室考察了不同有机酸对以酵母为主体的酒精发酵的影响,用有机酸的电离特性,探讨了有机酸对酒精发酵的抑制机理——有机酸根离子对葡萄糖酵解过程的抑制,并对抑制能力、抑制强度等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有机酸是啤酒风味物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啤酒口感的协调性。影响有机酸含量的因素除原料自身有机酸含量外,还和酵母菌种、酵母性能、发酵罐容积等因素有关。酵母菌种性能直接影响啤酒中有机酸的含量,本章文章通过对不同酵母菌种发酵栓实验生产的发酵液、升压3天不同悬浮酵母细胞数对应的发酵液、不同发酵罐容积生产的发酵液等进行有机酸跟踪检测,掌握有机酸变化规律。同时,根据检测发酵全过程有  相似文献   

4.
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酒发酵过程中七种有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桑椹原果汁中琥珀酸含量最高,柠檬酸次之;发酵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则一直上升;发酵结束后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乳酸含量分别为1.822、2.54、2.44、0.76、0.772、0.0756、0.0846g/L。   相似文献   

6.
何丹  马欣娟  康强  孙玉梅 《中国酿造》2022,41(10):62-67
为了考察有机酸含量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在初始有机酸含量分别为4 g/L、7 g/L和10 g/L的模拟葡萄汁中接种酵母,于25℃发酵,比较不同初始有机酸含量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降糖、有机酸及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有机酸含量7 g/L时酵母生长和耗糖最慢,乙醇和乙醛产生量最低;随初始有机酸含量升高,pH值、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总酸、乙酸乙酯和总酯含量呈下降趋势;琥珀酸、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及总高级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对β-苯乙醇、正丁醇及丁酸乙酯含量影响较小。初始有机酸含量10 g/L的葡萄酒发酵过程酵母生长快、降糖最快,产酸含量适中,同时香气较好。因此,葡萄酒发酵的适宜初始有机酸含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发酵乳中有机酸分离与定量的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酒发酵过程中七种有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桑椹原果汁中琥珀酸含量最高,柠檬酸次之;发酵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则一直上升;发酵结束后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乳酸含量分别为1.822、2.54、2.44、0.76、0.772、0.0756、0.0846g/L。  相似文献   

9.
啤酒酵母发酵产有机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的胞外、胞内6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培养的酿酒酵母代谢产酸时,细胞胞外、胞内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胞外有机酸含量远大于胞内含量;酵母细胞对有机酸代谢存在着精确保守性和经济效能性,在发酵后期阶段(〉84h),大部分有机酸含量逐步降低;发酵终点时,胞外、胞内乳酸、苹果酸含量较高。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的胞外、胞内6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培养的酿酒酵母代谢产酸时,细胞胞外、胞内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胞外有机酸含量远大于胞内含量;酵母细胞对有机酸代谢存在着精确保守性和经济效能性,在发酵后期阶段(〉84h),大部分有机酸含量逐步降低;发酵终点时,胞外、胞内乳酸、苹果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乳酸发酵胡萝卜汁中有机酸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胡萝卜汁中的七种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应用反相C18色谱柱C18 150×4.6 mm,以0.02 mol/l H3PO4 - KH2PO4(pH2.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5nm,将胡萝卜汁中的酒石酸,异丁酸,苹果酸,丙二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一次性分离,平均回收率达到95﹪以上,准确、高效的测定了发酵后胡萝卜汁中的有机酸含量,为胡萝卜汁口味定性做了良好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国内氨基酸工业、有机酸工业发酵中的生物传感器。根据其检测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准确、快捷、节约检测成本、获得在线效益、指导生产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辣椒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发酵辣椒中8种有机酸的方法.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4.6mm×200mm,5μm),色谱条件为:2%甲醇-0.05mol/L KH2PO4(pH2.8)作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柱温17℃,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14nm.在此条件下,8种有机酸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回收率92.87%~106.15%,RSD<3%.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表明加热提取比超声波提取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微波破壁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胞外、胞内六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对一部分有机酸有着非常亲缘性的代谢途径和生理机制;柠檬酸等某些有机酸在酵母细胞衰老凋亡时作为碳底物代谢,存在着非常严格的精确保守性、经济效能性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牛栏山二锅头酿造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气相色谱(GC)对不同发酵阶段酒醅中有机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监测了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总酸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酒醅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及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酒醅温度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在第9天、第7~11天最高;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从发酵初期开始不断增加、延胡索酸从发酵第13天开始增加;随发酵的进行,总酸含量不断上升,由0.3度增加到2.8度,pH值不断降低,由4.8降为3.3。该研究为优化牛栏山二锅头白酒发酵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郑海宏  罗华  侯红萍 《中国酿造》2019,38(2):139-143
为探究葡萄醋的醋酸发酵规律,以实验室酿制的赤霞珠葡萄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温度为定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醋的发酵条件(酒度、接种量和通氧量)进行3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酒精度7%vol,接种量8%,转速100 r/min,发酵温度30 ℃,时间为12.5 d,此条件下葡萄醋酸度达0.56 g/L,酿制的葡萄醋香气浓郁,酸味柔和。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醋的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琥珀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机酸在20 min内全部分离,其中草酸的含量为10.58 g/L、酒石酸的含量为0.46 g/L、苹果酸的含量为1.34 g/L、乙酸含量为46.82 g/L、琥珀酸含量为0.14 g/L。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适合葡萄醋中有机酸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啤酒酵母发酵产有机酸的生理代谢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微波破壁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胞外、胞内六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对一部分有机酸有着非常亲缘性的代谢途径和生理机制;柠檬酸等某些有机酸在酵母细胞衰老凋亡时作为碳底物代谢,存在着非常严格的精确保守性、经济效能性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选择3株从醋醅中筛选得到的高性能乳杆菌,考察培养基中不同浓度和种类有机酸对其发酵的影响,并比较其对12种典型果蔬汁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LR-S、植物乳杆菌LP-D和植物乳杆菌LP-F分别对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具有较好的耐受,进而对这些有机酸为主体的果蔬原料发酵更具优势.在桑葚汁等有机酸复杂的原料中双菌顺序...  相似文献   

19.
汾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衍生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跟踪考察汾酒发酵过程酒醅中有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利用酸度计和酸碱中和法考察酒醅pH值及总酸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酒醅酸度随发酵的进行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9~11d略有下降,发酵结束后酒醅pH值下降至3.3左右,总酸度升高了约25度;酒醅中有机酸以乳酸含量最高,占支配地位,乙酸含量次之,其含量均随发酵的进行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发酵后期乳酸含量为同期乙酸含量的10倍以上;各有机酸在酒醅中的质量比与在成品白酒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提出缩短汾酒夏季大茬发酵时间为9d左右,并相应增加发酵轮次,以解决酸败问题并缩短发酵时间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检测不同菌株组合发酵面粉中的有机酸,结果表明HS-SPME-GC-MS仅检测到丙酸、丙烯酸、草酸和2-乙基己酸,且相对含量较低;然而, RP-HPLC可以准确分离和定量测定发酵面粉中常见的草酸、丙酮酸、乳酸、乙酸、琥珀酸、丙酸和丁酸7种有机酸。运用RP-HPLC方法检测不同菌群组合发酵面粉中7种有机酸,结果显示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混合发酵,特征性风味乳酸和乙酸的浓度显著增加,可用于制作复合发酵剂予以推广。研究结果充实了面粉发酵有机酸检测方法,揭示面粉发酵中复合菌株对有机酸形成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