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通过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市聚落各要素的影响,指出虚拟空间的介入对城市聚落功能平衡体系的变革作用,进而探讨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作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未来城市聚落中可能发生的置换与重组。  相似文献   

2.
孙中伟 《规划师》2013,29(2):43-47
信息时代的人类生存空间已经实现了由现实地理空间向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地理空间融合空间的转变,其中城市首当其冲。网络虚拟空间对城市现实空间具有很强的组织作用,加强对这种作用的认知是城市研究者、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必修课。为此,研究从人是虚实空间的耦合点、作用途径和影响作用强弱的因素三方面揭示网络虚拟空间对城市现实空间作用的机理,并进一步阐明网络虚拟空间对城市现实空间作用机理的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丰富多样的虚拟环境平台,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多种多样。文章将以游戏虚拟空间下的建筑呈现模式为例,利用游戏虚拟环境平台,结合恰当的游戏机制,通过人与建筑的交互性反馈,收集大样本数据,从而对后期建筑设计进行先行指导,并探讨该方式在辅助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以期给予设计者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张菁 《华中建筑》2008,26(1):73-77
信息网络时代推动了建筑虚拟空间的产生和发展一该文从虚拟空间的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等研究出发,论证了虚拟空间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得出建筑空间中虚、实两部分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两者结合的可行性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岩  红戴  向东  尹沙  杨毅 《中外建筑》2012,(4):58-59
摘 要:虚拟空间是通过人的心理来感知的空间,它在江南传统民居室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江南传统民居室内装饰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构成虚拟空间的手法,探讨了作为文化载体的虚拟空间所表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级制度及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视野下的网络复合性城市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亚龙  何镜堂 《新建筑》2010,(3):112-115
研究数字技术对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意在预测数字技术时代的城市空间演变趋向,对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指导价值。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探讨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及城市空间的网络复合性演变。数字技术衍生的虚拟空间使城市空间的可达性最大化,通过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方式拓展物质空间,城市区位取决于数字区位与地理区位的综合作用,复合功能社区将成为数字时代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城市空间网络复合化必将体现与数字信息高速公路相对应的环形树状结构特征,演变为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场所空间。  相似文献   

7.
魏兰 《现代装饰》2008,(9):147-147
此互动摄影展览的核心部分为一个互动式装置,它所播放的每一段影片都是由一系列照片动画化而来。经过对1.5余张摄影作品的处理和精选,编辑出共156段高清影片,播放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里由两个投影仪所组成的高清荧屏之上。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时代认识建筑与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方 《新建筑》2001,(6):66-68
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对建筑的组织方式和城市的结构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正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式,改变经济、生态,社会和家庭的面貌,从而必将大大改变未来城市和建筑的面貌,从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两个角度对信息社会建筑与城市的演变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6,(3):275-27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排水理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传统的快排、直排方式逐渐向渗、蓄、净、用、排的方式转变,应用综合性工程避免自然灾害。在洪涝治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平衡问题,提高城市排水的弹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表现出排水的弹性特点,是当今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方法。本文就海绵城市和建设现状,以S市为例,提出了城市内涝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而城市空间也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的一种新空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重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城市空间正义的观点出发,以城市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袁松亭 《风景园林》2021,28(5):51-56
互联网通过影响现代人类活动行为进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相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空间设计的介入却相对落后.设计行业应主动对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及挑战做出回应,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人的行为活动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就互联网时代对公共空间的深层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取了通道和节点2个基本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与共同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综合开发利用城市道路的上下部公共空间 ,是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发展经验表明 ,综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 ,尤其是城市道路地下空间 ,积极建设集城市各种生命管线设施为一体的共同沟是城市道路空间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日本共同沟与城市道路共同发展的经验 ,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共同沟的分类、规划、设计、施工等情况 ,供有关城市开发建设部门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组合空间”是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交通系统相叠合产生的空间集合和空间关系.基于间接协同效应视角对其定义、类型以及价值展开讨论,通过对上海正大广场、龙之梦购物中心及香港又一城的调研,比较研究不同类型的城市组合空间对城市建筑综合体内部空间活力、出行方式及外部出行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与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使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同时,还进行着不自觉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因为城市是有情的,建筑是有情的,环境是有情的,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了解情感空间所蕴涵的内容,会使城市设计充满强烈的情感气息,会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通常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全球化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和地域化的共存,全球化与地域化、多中心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逐渐失去了特色。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应当继续学习国际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个大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出发点的介绍,论述了城市意识在当代建筑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重庆渝中区和沙坪坝区两个中心城区的概念性设计案例分析,探索城市中心区域的设计的可能性。其目的是要求项目应该在高密度、高强度城市开发中,满足各种城市功能和面积要求的同时,兼顾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李学良 《城市建筑》2014,(12):20-20
本文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出发,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要点,以期逐步提高城市建设和规划空间的整体科学性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现实案例,总结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转向的4个象限模型;通过案例阐释不同象限设计对象的特征,提出不同象限之间的设计转向路径及设计方法。通过论述从“关注功能的专用空间”转向“创造意义的生活场所”的设计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应以创造有意义生活方式为导向。通过案例论证生活方式设计方法和空间叙事设计方法可以实现设计转向,提出从使用者的行为、环境、价值观3个方面的设计转向路径。创造有意义生活方式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可以构建城市、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关系,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诉求,这是本文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