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缘计算为资源受限的物联网IoT设备扩展计算资源、增强存储容量,可以改善IoT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在IoT环境中,大多数应用都将以分布式架构的形式部署在各站点中,站点之间需要协作完成任务。为了解决物联网环境中多站点协同计算的代价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站点协同计算卸载算法GAMCCO。该算法将应用程序抽象为任务依赖关系图模型,分析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将多站点协同计算卸载的问题建模为代价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最小代价的卸载方案。实验与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AMCCO算法可以有效减少IoT应用的时延,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能耗。  相似文献   

2.
针对物联网、海计算等新型应用需求,提出一种高效能,通用的可重塑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称为“加速器中处理器”.该设计方法将传统处理器的软硬件接口抽象层次从指令提升为函数,应用程序直接映射到片内的加速器层次结构上,而不再通过编译-链接-汇编转换为指令组合.其硬件架构和程序开发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开放式的硬件函数池,聚簇分析主流应用的核心算法并将其定制硬件化,并根据应用程序的数据和控制流,由用户定义硬件函数之间的互连,从而有效提升处理器效能.  相似文献   

3.
可重构片上系统是一种兼具功能灵活性与高运算速度的新型计算平台,是面向未来嵌入式应用市场复杂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复杂、困难的设计过程必将阻碍它的广泛应用与进一步发展.针对当前可重构片上系统设计过程中编程不透明、可重构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等问题,结合可编程器件能够根据应用特性动态配置芯片体系结构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过程级透明编程模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在编程模型框架内,系统设计人员通过调用已根据应用特性进行优化的软硬件协同函数库,即可利用高级语言完成系统功能描述;动态软硬件划分算法在程序运行时对其进行划分,选择、调度需要转换到软件或硬件实现的库函数,并通过动态链接器实时切换函数的运行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由功能描述到系统实现的自动化流程.实验及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关键环节,划分的结果直接影响目标系统的设计质量。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程序,为了使得目标系统快速执行且成本低廉,合理的划分策略十分重要。由于单个任务具有多种不同的硬件实现方式,与传统的单一硬件实现方式的软硬件划分问题相比,多选择的软硬件划分更能客观地反映现实应用。这导致问题的求解更具挑战性,它们已被证明是NP完全问题。基于多核处理器片上系统并针对任务图为二叉树的应用,建立了多选择软硬件划分问题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当问题规模适中时,所提动态规划算法能够有效地获得精确解,并展示了算法的计算能力与硬件面积限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可重构片上系统已成为科学研究及嵌入式应用领域中应对复杂计算需求的有效技术解决方案.针对目前缺少一个从系统级设计到应用实现,统一、综合规划动态重构问题的系统设计流程,以及动态重构过程对系统设计人员不透明等问题,在系统设计层给出了一种过程级软硬件统一编程模型.在此框架内,设计人员通过调用已根据应用特性进行优化的软硬件协同函数,即可利用高级语言完成系统功能描述;在细节设计层提出了基于单位面积加速比的软硬件任务调度算法,实时管理动态可重构资源;在应用实现层,以可重构专用图形加速卡为原型系统,论述动态可重构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实验及测试结果验证了通过将动态重构问题置于整个系统设计流程中予以考虑,能够达到提升系统开发效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智能物体的物联网系统及应用开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普适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不断地把传感、效应、通信和计算能力嵌入到现实世界的人工物体中,使其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甚至协同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这类能力得以增强的新型物体被称为智能物体或者智能对象.智能物体将成为物联网的基本构造单元,促进新型物联网应用的涌现.但是,基于智能物体开发物联网系统和应用面临着智能物体的动态性以及它们在固有功能、计算能力、网络接口等方面的异构性带来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物体交互机制和统一的编程抽象来支持基于智能物体的应用系统开发,实现了一个中间件系统来完成该交互机制和编程抽象,同时提供运行时支持.基于提出和实现的智能物体编程抽象,应用开发者可以容易地开发基于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投影仪、智能电灯等设备的应用程序.应用举例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智能物体的开发方法能够灵活有效地开发物联网应用.  相似文献   

7.
软硬件划分是动态可重构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兼顾划分效率和划分效果,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是软硬件划分的主要问题.在考虑动态部分重构及重构延时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微粒群优化算法与混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混沌微粒群软硬件划分方法.该算法使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微粒群优化算法执行全局搜索,再根据搜索结果采用混沌优化算法执行局部搜索,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标准微粒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快速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应用任务图到可重构系统的时空映射.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量不同的设备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连接到物联网中,使普适计算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要求在物联网环境下的普适计算框架能适应新的计算条件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普适计算框架,以便在物联网环境中普适计算系统能够自动适应复杂多样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使软件无需修改就可以在整个物联网环境中任意地执行,实现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上下文感知与服务迁移功能。提出物联网环境下普适计算的基本运算单元为"动态计算网络",使用"设备动态匹配"作为普适计算软件自动适应环境的解决方案。提出的动态计算网络增强了普适计算软件对物联网环境的适应性,为面向物联网的通用软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滔  李仁发  陈宇  刘彦  付彬 《计算机工程》2010,36(4):259-261
当前动态可重构计算系统对程序员编程不透明,且动态可重构资源难以有效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程级透明编程模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框架。在该框架内,软件开发人员对软硬件协同函数库进行调用,即可用C语言完成系统功能描述。动态软硬件划分算法在程序运行时进行划分,自动选择并调度需要转换到软件或硬件的库函数,通过动态链接器实时切换函数的运行方式,实现由功能描述到系统实现的自动化流程。  相似文献   

10.
刘明  龚伟 《计算机仿真》2021,38(12):299-303
随着应用需求的增加,一些场景要求物联网能够支持密集型计算任务.传统物联网只能提供单机资源,且负载能力有限,无法有效解决时延、资源与任务的配置问题.于是提出基于联合决策模型的物联网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利用边缘网络的计算优势来弥补物联网节点本地计算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任务时延与峰值负载的性能.先从时延、能耗、计算资源和带宽资源方面进行分析,并考虑了节点移动、数据传输和卸载等情况带来的问题.根据时间和各类资源模型的分析,建立联合模型来得到资源分配调度的最佳决策,将最小卸载模型推演至最高总效用模型,并通过最速下降法对模型进行分解,在任务卸载率一定时,求解得到资源分配情况.通过动态时变物联网环境下的仿真,得到所提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执行时间内,达到较高的任务完成率,且保持较低的能耗和资源分配数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适应动态时变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有效完成任务与资源的卸载决策与调度分配.  相似文献   

11.
刘伟  黄宇成  杜薇  王伟 《软件学报》2020,31(6):1889-1908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促进了移动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其难以满足终端应用对带宽和延迟的需求.移动边缘计算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通过计算卸载,将终端任务迁移至边缘服务器上面执行,能够有效降低应用延迟和节约终端能耗.然而,目前针对移动边缘环境任务卸载的主要工作大多考虑单个移动终端和边缘服务器资源无限的场景,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边缘服务器资源受限下的任务卸载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用户的串行任务动态卸载策略(multi-user serial task dynamic offloading strategy,简称MSTDOS).该策略以应用的完成时间和移动终端的能量消耗作为评价指标,遵循先来先服务的原则,采用化学反应优化算法求解,充分考虑多用户请求对服务器资源的竞争关系,动态调整选择策略,为应用做出近似最优的卸载决策.仿真结果表明,MSTDOS策略比已有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抽水蓄能电站中终端设备密集计算型任务的处理时延,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物联网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任务卸载算法.在该文方案中,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计算任务进行优先级划分,并以终端能耗为约束、以终端计算任务处理时延为优化目标建立卸载模型,其次基于Q学习算法(Q-Learning,QL)探索系统的状态转移信息,以获取终端设备与边缘节点间的最佳卸载策略.另外,采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方法映射状态与动作之间的关系,避免算法迭代求解过程中的维度爆炸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抽水蓄能电站的任务平均执行时延,能够大幅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作业及安全监测等工作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部署在无线网络边缘,使得用户终端可将计算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缓解终端设备资源受限与高性能任务处理需求之间的冲突。但随着任务卸载规模的不断增加,执行任务所产生的功耗急剧上升,严重影响了MEC系统的收益。建立任务队列动态调度模型,以队列上溢概率为约束构建最大化系统平均收益的资源优化模型。考虑到资源优化问题为不同时隙下的耦合问题,运用Lyapunov优化理论设计一种基于单时隙的资源分配算法,将优化问题转化为用户本地计算资源分配、功率和带宽资源分配以及MEC服务器计算资源分配3个子问题并分别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用户QoS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MEC系统的时间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LTE系统的物联网架构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通信网络在物联网架构中的缺位,使得早期的物联网应用往往在部署范围、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有所局限,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后台软件之间都难以开展协同.随着物联网发展,建立端到端的全局物联网将成为必须,通信网络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承载网络,移动通信终端也可实现与物联网终端的融合.首先简单地介绍了物联网和长期演进(LTE)系统,分析了两种技术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一种LTE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一种架构,最后研究了基于新架构的物联网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动态频谱分配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利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接入到无线网络中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然而,激增的移动用户数量和业务的带宽需求,使得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稀缺,现有固定式频谱分配方案面临巨大挑战.面向物联网发展,如何满足用户的高移动性和呈爆炸式增长的业务传输需求成为物联网研究的重点.认知无线电技术,一方面允许用户终端自适应感知所处环境的频谱资源空闲信息,为用户营造一个无缝的接入环境,保证用户的高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动态频谱分配有效地解决了频谱资源稀缺和现有授权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用户的海量数据传输提供保证.作者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个用户终端和网络端共同参与决策的两级动态频谱分配框架结构,并提出了两级动态频谱分配方案.该方案设计包含:空闲频谱资源排序选择算法和集中式的联合优化匹配算法.通过用户终端和网络端的协同工作,文中所提出的两级动态频谱分配方案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高移动性和业务传输服务质量需求,实现空闲频谱资源利用率和频谱间切换概率的联合优化,为移动用户的海量数据传输提供保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图匹配方法相比较,该方案能够平均提高全网服务质量有效吞吐量70%,平均降低频谱间切换概率56%.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预配置策略的可重构混合任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对可重构硬件资源进行抽象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混合任务有向无环图来描述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列表的混合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任务计算就绪顺序及可重构资源状态确定硬件任务的动态预配置优先级,按此优先级进行硬件任务预配置,隐藏硬件任务的配置时间,从而获得硬件任务运算加速.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可重构系统中的软硬件混合任务调度,能够有效地降低配置时间对应用执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遥感信息服务链动态构建技术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航天信息需求,以及用户0终端行为感知后形成的主动推送需求,将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作为一种服务对待,利用服务组合与优化,动态构建服务链,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按需聚合与高效协同,以满足对"端"的遥感信息支援应用需求;文章首先研究了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在遥感信息处理计算节点任务上的调度原理,并分析了上述传统算法在得出最优解之前会出现的问题;基于蚁群算法并结合其他启发式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负载均衡任务调度算法,完成了遥感信息多任务处理服务链的计算任务分配,提升了天基信息处理系统整体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有的协同感知模型存在计算感知强度能力有限、缺乏对任务间关系的具体描述等问题,无法满足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在任务分配方式、感知强度等方面的特殊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对象的协同感知模型(OBCA模型),并对OBCA模型的工程化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OBCA模型的实现机制和应用示例,并实现了一个可将协同感知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OBCA模型能具体描述任务结构关系并细化感知强度,弥补了其他感知模型的应用缺陷.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和软件中间件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通过显微图像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具体研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并给出设计流程。通过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以及TCP/IP协议栈等中间件的具体开发,实现了一个实用的嵌入式系统,并给出实验测试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复杂系统的层次化分解、软件复用,以及软硬件优化,同时,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有效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不同类型的中间件实现了开放动态环境中的软件服务.客户方的应用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来发现并绑定这些服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反射式异构协同机制,它通过动态加载功能构件可重配置agent当前对外协同行为,通过动态创建子协同agent可实施多种服务发现机制与服务绑定机制的并发执行,可有效减轻客户端应用的负担,提高对异构服务的协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