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EPP模型在湿地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灌溉-排水-湿地综合水管理系统(WRSIS)对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有局限,目前我国研究中对WRSIS进行了修正。但对修正的WRS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系统水质的化验与分析方面,很少考虑湿地系统中存在土壤侵蚀对其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现重点引进了水侵蚀预报模型(WEPPv2006.5),以在广西桂林进行修正的WRSIS试验研究为例,利用该模型模拟湿地系统土壤侵蚀等水文状况,以便进一步提高湿地系统净化水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植物多样性的银川平原灌排系统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银川平原各级沟渠体系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级沟渠湿地的4个常用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即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并分析了不同灌排水系植物多样性与水文、水利工程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植物多样性的表征意义比较显著;各级排水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比各级灌渠大,生态效应较好。在综合考虑节水和生态双重效益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干支渠全面砌护、斗渠减少砌护、农渠毛渠不砌护的生态水工策略。还可采取适当减缓沟渠迎水坡坡度,加长坡面,或者采取阶梯状边坡筑建模式,以及拉长排灌水系的修整间隔时间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相应多种类复合湿地植被的生态特征与净化功能,指出复合植被有利于处理多种类物质形成的复合污染、丰富湿地微生物种群和提升湿地的景观娱乐价值.在复合植被系统中,植物个体间通过对光等环境因素的竞争以及根系分泌物、枯落物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植被群落的稳定性,普遍地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效率.因此,建设多种类复合湿地植被不仅是提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率和生物多样性、游憩品质效果的重要途径,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湿地占地面积大的缺陷,促进了湿地在人口密集区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WRSIS(Wetland Reservoir Sub-Irrigation System)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世纪末开发出来的,是为了控制、减少乃至解决农田非点源污染问题、修复水环境而采取的以水利技术为主的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刘海龙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9):27-29
本文通过分析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所涉及的防洪、兴利、发电、供水等问题,结合综合指标评估系统和理想点法,构建了一个以价值函数与价值损失为评价标准的水库综合调度模型,并对分布估算法自适应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进行改进。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明显提升了算法精度与全局搜索能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水库综合调度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大坝安全、水库效益和水库生态效应的角度对水库健康效应进行探讨,提出水库健康效应的概念,分析水库健康评价的意义、特征以及影响水库健康状况的因素。初步建立了水库健康评价的结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水库健康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水库健康综合指数对水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水库运行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主要生态效应,为恢复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降低水库运行水位,库区湿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湿地生态需水供给受阻,湿地生境状况出现不利变化,部分湿地将丧失原有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变化将导致湿地多样性和景观结构、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区域的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水库运行水位降低,将使库区周边地下水位降低,使地下水的供需平衡更趋恶化.鉴于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对运行水位的生态效应进行长期、全面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库灾害事件在演化过程中表现为相互转异、耦合、持续演进等链式结构特点,并呈现不断演化的态势,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远比单一灾害事件大且深远,而水库灾变链式效应及其链式风险是研究该态势演化的关键,故针对水库灾变链式效应开展水库灾变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构建了水库灾变链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选取边的介数、平均路径长度及连通度对灾变链脆弱性进行表征,并应用于工程实例,对其中相关灾害事件所构成的灾变链进行分析,得到每条灾变链的链式风险度量值并进行排序,可为灾害预警及断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红梅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5):37-41
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是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应急措施、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对建立健全水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提高应急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上下回流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上下回流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库水进行预处理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构建了上下回流潜流人工湿地系统CODCr、TN、TP的一级动力学模拟方程。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4m3/(m2.d)条件下,CODCr、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均分别达到56.06%、58.97%、55.91%和50.56%。湿地系统夏季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季节。使用周期按20年考虑,日均进水量3.6m3/d,湿地建设成本为2100元,水的处理成本为0.13元/m3,这表明采用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水库水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18.
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规律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质量守衡理论、土壤屏蔽反应理论和Monod生物降解动力学理论,作者建立了定量描述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本文定量预测了六环芳烃湿地生物降解的规律性及处理时间、处理终点。为考虑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的复杂性,本文利用Monte-Carlo法,进行了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湿地现有生物处理方式的情况下,经过10年处理,土壤中六环芳烃不低于63.6%被降解的可能性为95%,此时土壤中继续污染外部环境的六环芳烃不超过97.8%的可能性为95%;将土壤中六环芳烃处理到生物降解终点所需时间不超过21.80年的可能性为95%,终点时被土壤不可逆屏蔽的六环芳烃不超过30.3%的可能性为95%。 相似文献
19.
Lois Wolfson Del Mokma Ger Schultink Eckhart Dersch 《Lakes & Reservoir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2002,7(3):207-216
A wetlan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various wetland functions and values in two townships in Michigan, USA. The goals of the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wetland‐assessment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assess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criteria, potential effects of wetland size and type on function, and to develop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that local officials might use in decision‐making related to wetland preservation and land‐use planning. In order to assess seven wetland functions and two values, quantitative measures were incorporated using GIS techniques to derive some of the needed information from existing spatial databases. However, on‐site investigation was required for all assessments. Of 65 wetlands evaluated through the system,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as found between wetland size and its ability to perform a given function. No single wetland type (e.g. forested, shrub/scrub, emergent, open water) had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performing all wetland functions or value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another type. However,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n‐site evaluation and GIS technology might offer a more efficient method to assess wetland functions and values, with the latter providing an educational tool for local wet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可拓学模型的库岸稳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获取繁琐与主观干扰共存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可拓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模型。以三峡库区上游长寿至丰都段库岸为研究对象,在遥感解译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库区上游岸坡特征,选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可拓学理论构建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可拓理论模型,并应用于调查区域内库岸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库岸以稳定性好和较好为主,占库岸总长度的77.8%,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的库岸段占22.2%,与实际调查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