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萍  赵刚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0):29-31
由于被广泛接受,事实上USB已成为外设与PC机及膝上型电脑连接的公认标准。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日益普及,他们在没有PC机时,彼此之间也能直接通信的需求就随之产生了。OTG解决了这个问题。USB OTG是USB 2.0规范的补充协议,USB OTG的核心特征是一个USB设备在和其他USB设备连接时既可作为主机,也可作为外设。他使USB设备可以在没有PC机的参与下实现彼此间的数据传输。他的提出解决了USB设备之间点到点的通信。本文讨论OTG的主要特性,包括连接器、电缆、双角色设备、主机协商协议HNP、事务请求协议SRP等。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应用中的USB主设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嵌入式主设备中应用USB主设备将更容易实现 USB已经成为设备和PC之间通信的标准方式,从通用设备(如闪存设备和鼠标)到专用设备,该标准几乎完全替代了其他的串行通信协议. USB外围设备彼此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它们只能与具有控制总线能力的USB主设备通信.直到最近,也只有PC具有主设备能力.但目前,许多微控制器也具有了嵌入式USB主设备的功能,这使得嵌入式应用可以连接更加广泛的USB外围设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USB语音传输接口的设计.通过USB在DSP和PC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实现PC机对设备的命令控制及语音数据的双向传输.本设计中使用了USB的3种数据传输方式:控制传输、中断传输和等时传输,为扩充设备的应用范围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设备的移动性需求越来越高,希望移动设备能直接越过PC与USB外设通信。文中基于LM3S3749着重介绍了USB host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其与U盘之间的通信。为进一步推进USB host技术以及Luminary的USB库资源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的USB计算机接口十分流行,广泛应用于设备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的现实性特点,考虑到USB通信其接口模块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问题,为减轻开发USB设备周期的压力,基于PDIUSBD12,设计了一个与MSP430单片机通信的USB固件接口,和与PC机相连接的应用程序的接口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一定要求下稳定可靠地实现设备与主机之间的USB通信,其提供的接口程序可以简便可靠地移植到相关系统。  相似文献   

6.
由于PC主机与便携式设备如手机之间所需的数据吞吐量不断增大,USB 2.0高速I/O(480Mbps)在便携式应用领域的使用日益增多.在功能性的需求带动下,外设设备控制器或基带处理器需要接入USB端口,以便与外部PC主机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7.
通用串行总线的OTG技术是为了使USB接口技术应用于PC机以外的市场而在USB2.0规范基础上扩展出的新技术。采用0TG技术可以使普通的数码设备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大大方便了各种便携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文介绍了0TG技术的特点,比较了0TG技术与普通USB的不同,并对其市场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通过USB总线在PC机与单片机之间通信的实现方法。简述了USB总线的工作方式,详细描述了单片机实现通信的编程思想。并以Philips公司的控制芯片为例,通过单片机数据总线,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的有效传递,最后给出了部分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国云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3):102-103,105
讨论了USB设备启动的基本过程,着重阐述了PC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和USB端口软件结构这两个技术难点,最后给出了USB设备显示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用标准USB(通用串行总线)电缆将台式PC连接到工业设备或医疗设备,可能立刻就会得到一个昂贵的教训。PC和所连接的设备很有可能连到了地电位不同的插座上。因此,PC与设备连接后,USB电缆可能在这两台设备之间提供了一个较低阻抗的接地通路,从而使USB电源通路上的所有组件都被烧毁。如果用USB电源供电的设备(例如便携式扫描仪)取代PC,那么你的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如何编写一个WDM(Win32DriverModel)的驱动程序,并用它建立USB设备和主机之间的通信,作者在Visual C 环境下利用Microsoft的DDK(Driver Development Kit)工具,成功地实现了对USB移动硬盘的驱动,并与主机通信实现基本的数据读写。  相似文献   

12.
USB通用串行总线已经成为PC的标准配备,使用USB接口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设备,支持热插拔,并具有自动检测的功能。要深入了解并设计出USB设备就不得不使用到内含USB接口的微控制器或是专用的接口控制芯片。这里讨论在一般常用的AN2131QC USB单片机中内建USB接口的情况。简要介绍EZ-USB AN2131QC的特性,描述主机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介绍它的几种传输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固件的定义,阐述基本框架以及其固件程序的基本设计。  相似文献   

13.
孙昊  吴子贤  王加加 《电子科技》2013,26(6):85-88,110
采用SPI接口协议实现了SPORTs口与CH376的通信。描述了一种基于USB主从接口芯片CH376与Blackfin 533的通信设计方案,包括SPORTs口的接口配置、USB模块的硬件设计、驱动程序、CH376芯片的驱动程序等。实现了DSP对USB存储设备的读写访问,以及计算机与DSP的通信,实验表明,整个设计可实现对U盘的快速读写,并方便与PC机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Linux设备驱动程序、USB逻辑组织的基础上,针对某数据采集系统与PC机之间的USB通信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带宽高的特点,采用URB并结合DMA的方法,开展Linux环境下USB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通过读取大容量数据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单个USB端点数据读取速度可达30 MB/s,能满足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15.
曾金芳  杨恢先  李正义   《电子器件》2005,28(4):925-929
为了解决单片机系统与PC机间通过RS-232C接口传输数据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专用USB模块-USB20C来设计USB接口电路的方法。通过USB20C与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0的硬件连接。实现了数控切割系统中C8051F020与PC机的高速数据通信,并给出了C8051F020端软件的具体实现。该方法避免了开发USB接口驱动程序,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很好地满足了数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对采用USB接口传输数据的应用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款单片机存储设备转储器,以C8051F040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外接两个CH375 U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及键盘模块等实现两个U盘之间数据的相互转储,很好地解决了U盘内容转储离不开电脑而带来的不便以及容易感染病毒等弊端。C8051F040通过CH375按照相应的USB协议与USB设备通讯,通过调用CH375提供的子程序库来直接读取U盘中的数据,实现了普通单片机与U盘的通讯,支持常用的12 Mb/s全速USB设备和1.5 Mb/s低速设备。该设计方案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操作简单等特点,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MPC8343嵌入式Linux环境下设计TUSB字符设备驱动程序,以实现PC主机和USB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介绍了USB器件驱动程序框架,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该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