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针对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精度低、弯辊力调整到设定值时间长的问题,基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冷连轧机弯辊力预设定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利用GA-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使弯辊力实际值达到预设定值的调整时间平均缩短了115 ms,提高了钢材成材率和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4.
铝带坯铸轧板形测控的补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铸轧板形缺陷的表征特点及其评价指标,采用铸轧板带的横向板厚分布作为板形控制信号,并依此建立了铸轧板形的数学描述,基于铸轧工艺的特点,在铸轧权形实测信号中通常包含铸轧带材横向温差及板凸度所致的两种附加干扰,通过具体分析两种附加干扰对铸轧板形测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附加温差板形被偿模型和附加板凸度板形补偿模型,针对某铸轧机实轧工况,运用所建补偿模型求得了横向板厚的补偿值,并直接对板形检测信号进行修正,以期提高权形控制精度,避免板控执行机构的误操作,实测结果表明所建补偿模型正确,且处理方法简单,可直接用于铸轧板形的控制,图1,表1,参10。 相似文献
5.
6.
针对我国冶金矿山行业高压辊磨机辊面使用情况,对高压辊磨机典型工作情况下辊钉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导致辊钉折断脱落的主要原因,证明了高压辊磨机所采用工艺措施的合理与否对辊面寿命影响很大,生产成本可相差1.9元/t左右(按原矿计)。结合高压辊磨机在我国选矿生产中的实践情况,提出了有效避免辊钉折断脱落、延长辊面寿命的几点主要措施,为冶金矿山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为了提高冷连轧带钢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的计算效率,在原有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弯辊力预设定模型基础上,引入主成分分析(PCA)数据降维技术,通过PCA将原有10个轧制参数变量转换为3个主成分变量,降维后的主成分变量包含了原始实测轧制参数93.55%的信息,实现了轧制参数特征的有效提取;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PCA-GA-BP新形态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简化了模型结构。以某1 450 mm冷连轧生产线数据作为样本比较了2种模型的计算性能,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保证带钢头部板形精度的基础上,PCA-GA-BP模型与原模型相比迭代次数减少86次,计算时间缩短73 ms,预报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轧机垂直振动系统过程中辊缝间摩擦及张力对冷轧机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 在考虑辊缝摩擦及张力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四自由度非线性垂直振动模型。采用时滞反馈控制与多尺度法结合求解系统主共振幅频特性方程, 运用奇点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仿真分析了辊缝摩擦及张力对振动幅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辊缝摩擦和张力对轧机垂直振动有很大影响, 并且通过适当调节时滞参数可以消除振动系统的跳跃现象。由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辊缝摩擦和张力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关系及出现各种不同奇点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特性的可逆冷带轧机速度张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浸入与不变(immersion and invariance,I&I)理论的自适应分散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构造滑模观测器(sliding mode observer,SMO)对系统的非匹配不确定项进行观测估计,削弱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其次,基于I&I理论完成了系统摄动参数估计器的设计,且参数估计误差能以指数规律的形式单调收敛; 再次,基于I&I理论完成可逆冷带轧机速度张力系统分散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对系统给定值的精确跟踪控制; 最后,基于某1 422 mm可逆冷带轧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筒节轧制变形区存在搓轧区,为研究该区域中压剪复合作用对筒节轧制成形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剪切效应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剪切效应对筒节轧制力的影响。首先设计了SCS压剪试件和普通圆柱试件,并进行了高温压缩实验,建立了考虑剪切效应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然后建立了筒节轧制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筒节的有限元轧制力,并与轧制力的理论计算结果、工厂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CS压剪试件能够达到更大的应变程度和更小的应力,考虑剪切效应得到的筒节轧制力更接近工厂实测轧制力,相对误差在8%以内,证明应用考虑剪切效应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能够提高筒节轧制力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