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羌塘中生代盆地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分布在羌塘-昌都地块中西部,夹持于可可西里-金沙江与班公湖-怒江2条缝合带之间,包括中央隆起带在内残留面积约为18×104 km,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勘探前景乐观。对于中生代时期羌塘盆地在特提斯域中的位置和盆地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综合分析后认为:羌塘盆地中生代属于劳亚大陆南缘,为一个典型的叠合盆地,先后经历了北羌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羌南裂谷阶段、被动陆缘裂陷阶段、被动陆缘拗陷阶段和羌塘盆地萎缩阶段等5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拉尔盆地位于中国北部边陲,是中国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海西期缝合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拗盆地。从侏罗纪开始,由于地幔隆起诱发拉张,在区域内首先形成断拗;白垩纪后期由于岩石圈冷却,地壳沉陷而形成拗陷。盆地演化经历两大时期、六个阶段,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油气资源丰富,主要聚集在北西向的传递断层带,形成多种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3.
大港探区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港探区中生代构造样式有伸展、挤压、走滑、调节以及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样式。早、中保罗世构造亚层以挤压为主,以发育孔西潜山构造为特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亚层以弱伸展为主,断坳、盆地共存,并有强烈的火山活动;晚白垩世构造亚层以弱隆起为主,盆地分布局限。侏罗纪-白垩纪的盆地时空分布和变形特点与盐山-歧口-新港隐伏断裂带和中生代论东断裂带有关。变形动力学受控于伊泽奈崎板块的小角度斜向俯冲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成的挤压背景。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运动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以青铜峡-马家滩地区的转换带为界,西缘形成了南北2个截然不同的逆冲体系。分析鄂尔多斯西缘古生界储层形成及演化,其西部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成古生代地台演化阶段和晚三叠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前者控制着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而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了古生界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由于地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断裂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而重新活动,从而使断裂活动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断裂活动对油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米市盆地位于扬子板块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交界处,基于反演与正演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其构造特征及成因.米市盆地受海西运动影响,构造变形以张性断层为主;印支期扬子板块向松潘-甘孜造山带俯冲,使盆地构造变形转变为挤压隆升为主,部分三叠系遭受剥蚀;燕山期盆地周缘持续隆升,内部构造则继承性发育;喜马拉雅期进入快速挤压隆升阶段,盆地...  相似文献   

6.
雅布赖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宏波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9):71-74,82
雅布赖中生代盆地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交界的北山地区,属于阿拉善地块之上的伸展盆地。它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晚侏罗世早中期的坳陷、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和新生代的改造,构造特征复杂多样;在早中侏罗世和白垩纪主要形成东西走向的正断层,晚侏罗世末主要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断层,在新生代,除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外,部分中早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反转。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戍盆期、晚侏罗世的坳陷期、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和新生代喜山期运动的改造消亡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云南思茅盆地基底构造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学 《石油物探》2007,46(2):207-212
通过对思茅盆地21条剖面,共1007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分析,采用有效视电阻率概念对剖面进行反演处理,继而从电性特征方面对坳陷的双重基底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坳隐内中生界侏罗系、元古界浅中变质岸是剖面构造层追足赛少划分的标志层;基底平面特性上除中央凸起外,呈现自东西两侧向中央逐步下降的三级构造格局;古生界沉积变质基底的起伏与结晶基底间有一事实上的继承关系,但局部起伏范围、位置因多期的构造运动而表现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达曼海海城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历史研究,包括发育构造、应力场特征、沉积充填序列和物源分析.通过建立区域主干剖面和断裂体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了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安达曼海海域盆地经历了裂陷前的断陷期、同裂陷期,以及晚中新世以来继承性的张扭改造,盆地内部发育有早...  相似文献   

9.
西朝鲜湾盆地属于朝中地台,与中国东部海域盆地的发展历史相连,油气勘探程度及研究程度极低。西朝鲜湾盆地构造上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①在地质剖面上显示非对称箕状断陷构造;②存在3个不整合面,并根据这3个不整合面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③盆地内断裂构造发育且以正断层为主;④根据构造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中央断块、大同江下流断块、北西断块与北东断块4个区块。分析了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并对盆地演化进行了模拟。认为西朝鲜湾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研究区内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的活动特征、构造演化历史以及与油气运移历史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焉耆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和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中小型叠合复合含油气盆地,其形成经历了古生代基底形成阶段、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第三纪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第四纪走滑隆升阶段等4个演化阶段。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活动控制了坳陷、隆起的形态和规模。构造变形以逆冲推覆和走滑为特点,并伴生大量局部构造。构造演化对油气系统的形成、油气藏保存条件和油气富集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印支期以来,中国大陆在三面受挤的缩合构造环境下,经历了4期构造变格作用(T3—J2,J3—K1,K2—E,E3/N—Q),秦岭—大别两侧发育了相应的陆相盆地原型,并形成了复杂的原型并列叠加关系。在第一构造变格期,以发育压性陆内前陆盆地原型为主;在第二构造变格期,以发育压性陆内前陆盆地和走滑盆地原型为主;在第三构造变格期,以发育伸展断陷盆地原型为主;在第四构造变格期,以发育坳陷盆地原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台西南盆地新生代断裂特征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和盆地结构分析,新生代台西南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晚古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此间断裂多为半地堑和地堑的边界断裂;晚渐新世—中中新世陆缘盆地坳陷期,受南海扩张运动的影响,南部坳陷发生快速拗陷,为盆地的沉降和沉积中心,而北部坳陷则处于隆起状态;晚中新世—全新世陆缘张裂期,由于南海洋壳沿马尼拉海沟向吕宋岛弧之下俯冲,致使南部坳陷沿现今的陆坡区发生一期新的张裂活动,并使南部坳陷快速沉降为深海盆,而菲律宾板块往北西方向俯冲,致使北部坳陷东部发生近东西向挤压构造运动,此时期盆地的沉积中心转移至北部坳陷。  相似文献   

13.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琦  陈红宇 《石油实验地质》2003,25(Z1):562-565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幕式演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断裂分布呈现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深层具有两隆三凹一斜坡的构造格局.在解释和分析大量的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从断陷的形成和演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两种形成模式和两种类型四种演化模式.形成模式:箕状断陷、双断式断陷.两种类型四种演化模式:一种类型为发展型,包括加强式、扩展式;另一种类型为改造型,包括掀斜式、隆起式.松辽盆地北部断陷呈现幕式演化特征,整个演化过程可划分:初始张裂阶段、扩张阶段、萎缩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扬子北缘主要受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秦岭微板块相互作用控制,自晚二叠世开始,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于秦岭微板块之下,构造环境由拉伸向挤压转换,于中三叠世形成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自萌芽至消亡可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1)萌芽阶段(P3—T1),形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深水—半深水复理石建造;2)兴盛阶段(T2—T3),由海相前陆盆地向陆相前陆盆地转化,发育海相和陆相磨拉石沉积;3)持续发育—消亡阶段(J1-2),形成陆内前陆盆地,发育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各演化阶段沉积特征不同,主要体现了由海相沉积向陆相沉积的连续渐进演化,且各阶段的沉积沉降中心基本一致,具有海相—陆相沉积叠合特征。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十分发育,油气资源潜力大,目前已发现10多个油气田,前景广阔。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前陆、晚期前陆及陆内统一盆地等3个阶段;按其动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单前陆、双前陆及走滑前陆等盆地;它的构造变形十分复杂,盆地构造样式为压性逆冲断裂;在平面上可划分为逆掩带、断褶带、坳陷带及斜坡带;其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褶和斜坡带中。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中生代盆地类型,叠置形式及发展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在中生代是一个多构造幂、多成盆期沉积实体相叠置的大型含油气盆地。在纵向上以构造幕为界面将中生代分为4个成盆期(P_2—T、J、K_1及K_(2+3)),共计有10个原型盆地。根据各成盆期盆地形成的边界条件和应力场特征,将10个原型盆地分为4类(山前盆地、坳陷盆地、断陷盆地及走滑盆地);而据各成盆期原型盆地的叠置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4种叠置类型(复合叠置型、交错叠置型、披盖叠置型及镶嵌叠置型)。由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有极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巨厚的生油层系,中生界发育了很多油气圈闭,故“古生中储”是最重要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源岩系;晚侏罗世—白垩纪为挤压盆地。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盆地沉积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叠合其上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对侏罗系具有重要的保存作用,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及其组合特征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万安盆地为新生代发育于减薄陆壳之上的走滑拉张盆地,基底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类与变质岩组成,经历了早第三纪张裂与晚第三纪裂后两个发育阶段,张裂阶段断陷期沉积了厚达6100m的河湖相—海陆交互相与半封闭浅海相沉积,裂后期为大规模海进期,沉积了厚达4000m的浅海—半深海相沉积,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奠定了形成大型含油气盆地的基础。盆地内大规模的基底块断活动形成了三隆四坳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各类圈闭的发育,以与基岩有关的继承性圈闭最为重要,具有极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