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我厂是1974年投产的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经过几次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已达到一万五千吨合成氨,其主要产品为碳铵;为了配套年产四万吨尿素工程,生产能力又新增到年产二万五千吨合成氨,于1991年4月10日起新旧系统并网进行。我厂合成工段新设一套32MPa、φ300合成塔系统。以往合成氨触媒的升温还原  相似文献   

2.
挖潜力创效益争一流──浅谈三炉供十一机张秀(土左旗化肥厂)我厂是五八年建厂,六五年投产的小氮肥厂家之一,原设计能力年产二千吨合成氨,八千吨碳酸氢铰。几经扩建及技术改造,现年产合成氨三万吨,化肥十二万吨。近年来,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单炉产气量,使每台...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长山化肥厂进行技术改造由吉化公司设计院设计的,吉林省长山化肥厂技术改造工程施工图于1990年3月底完成。工程改造后,合成氨年生产能力由6万吨提高到12万吨,尿素由11万吨扩至22万吨,整个工程将于1992年竣工投产。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厂是72年建成投产的年产合成氨3000吨型小氮肥厂.后经过不断改造,至87年已形成年产合成氨1.2万吨能力.虽生产能力翻了两番,但前后设备仍不配套,有的工艺流程仍较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2.5万吨合成氨/年技术改造,一般须投资800~1000万元.我们立足  相似文献   

5.
濉溪化肥厂是一九七三年投产的3000吨/年合成氨厂。经过技术改造,一九八○年九月两台φ2260煤气炉投产。由于严格管理,不断摸索,单炉发气量不断提高。八○年十月起,实现一炉保五机,日产合成氨25吨,单炉发气量提高到3500标米~3/时以上,为实现高产低耗创造了条件。八一年完成合成氨6846吨,两煤耗1900公斤/吨氨,盈利74.8万  相似文献   

6.
我厂原系上海院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经过几次节能技术改造,到一九八三年已达年产合成氨8000吨的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降低吨氨能耗和成本,扩大生产能力,八四年我厂再次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将合成氨生产能力扩大到15000T/Y,这次改造中我们采纳了河北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的变换流程,一年多的运行表明,该流程在系统热量回收、减少外供蒸汽用量等方面效果都较为显著,但通过实践也发现一些问题,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猗县化工总厂是个原设计年产5000吨小型合成氨厂。随着全国工农业发展,1982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技术改造,使合成氨生产能力达到了2.5万吨/年。而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已承担不起供水需求。据测定,我厂  相似文献   

8.
刘海林 《山西化工》1993,(2):48-49,57
介休化肥厂合成氨技术改造1991年被化工部、财政部定为“推广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单位。经过一年的技术改造于1992年7月投入运行,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正常,并通过了山西省化肥公司组织的测试,主要数据为:产量68.3吨/日,原料煤耗1227kg/T(NH_3),燃料煤耗为30kg/T(NH_3),电耗为1290度/吨氨,综合能  相似文献   

9.
全国小合成氨技术改造座谈会于今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这次座谈会以批林批孔为纲,总结、交流了小合成氨厂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在技术改造方面取得的经验,讨论、审核了三千吨和五千吨型小合成氨厂两个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会上发放了很多资料,我们从中选编了十多篇,分别在本刊第三、四两期刊登,以供各厂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与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从1995年开始合作,近20 a来,从年产2.5万吨合成氨节能技术改造起步,9次采用安淳公司的创新技术,目前公司年产120万吨合成氨,共有8套氨合成装置、4套醇烃化装置,成为全国节能减排标杆企业。在建的50万吨合成氨和醇烃化装置,预计  相似文献   

11.
正该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新哨镇东风口,由红河锦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对20万吨/年腐植酸尿素有机复合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充分利用企业合成氨及尿素装置余能资源,实施技术改造,将达到20万吨/年腐植酸尿素复合肥生产线,  相似文献   

12.
郭殿厅 《中氮肥》2013,(4):12-13
我公司2^#合成氨系统是2002年建成投产的,采用固定床间歇制气、吹风气余热回收、铜洗、中压联醇、氨合成等传统合成氨生产工艺.该系统固定床间歇制气吨氨实际消耗标准煤1160 kg左右,而理论上吨氨消耗标准煤约800 kg,有着较大的节能潜力.为此,2012年公司对2^#合成氨系统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三版设计常压变换、常压碳化流程的合成氨厂。近年来通过设备挖潜和技术改造,合成氨的生产能力已从建厂初期的5000吨/年扩大到目前的20000吨/年,並增设了一套甲醇生产装置。1981年实际生产合成氨20135吨,精甲醇2092吨。合成氨的吨氨总能耗为1444万大卡,其中烟煤耗为423公斤;甲醇的吨醇总能耗为2290万大卡,其中烟煤耗为633公斤。合成氨及甲醇生产均采用半水煤气作为原料气体,由三台φ2260煤气炉供半水煤气,一台10吨双床沸腾锅炉供蒸汽。由于采用常压变换流程,变换工段的每吨氨耗用蒸汽高达1800公斤,比一般加压变换的厂高出一倍多。以前我  相似文献   

14.
<正> 扶风氮肥厂原是一个采用三项触媒流程、年产3000吨合成氨、生产碳化氨水的化肥企业。1978年投产,1980年改为铜洗流程生产碳铵,并加以填平补齐,生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合成氨/年。以后历经三次较大的技术改造,1988年底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合成氨/年。若再稍加改造,增加个别设备,即可形成2.5万吨合成氨/年的生产规模。该厂自改产碳铵以来,生产逐年上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消耗逐年下降,并保持年年盈利(见表1)。1981~1989年9月共盈利857.8万元(建厂以来累计  相似文献   

15.
四川广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拟实施合成氨、联碱生产装置异地搬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利用当地的天然气资源,采取各种节能降耗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符合国家当前节能降耗政策。通过技术改造,使吨合成氨产品节约天然气约300  相似文献   

16.
淮南东风化肥厂原设计为800吨/年型合成氨,经过技术改造,一九八零年实际生产合成氨已达11800吨。为适应生产需要,一九七九年本厂自行设计制造一台年产15000吨填料再生塔,供应足够合格的精炼气。设备规格为:回流塔φ1000×5500、还原器:其中上加热器F=55M~2、下加热器F=65M~2;再生塔:填料段φ1000×2000、停留段  相似文献   

17.
朱昌厚 《中氮肥》1991,(3):46-52
本文叙述了该厂大型合成氨装置、大型尿素水解装置、中型合成氨装置、中型尿素装置的节能增产技术改造,从改造项目的内容、特点、性能及工艺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改造后,大型合成氨装置增产15%,每年可增产合成氨4.5万吨,能耗降低13.42%,下降了5.263GJ/t-NH_3;中型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提高50%,每年可增产合成氨5万吨,能耗降低29.06%,下降了13.846GJ/t-NH_3。  相似文献   

18.
小氮肥厂采用离心压缩机对合成氨进行技术改造,联产4万吨/年低压法经济型甲醇,是煤化工C_1化学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安庆氮肥厂原设计5000吨/年合成氨。经过技术改造,可达万吨能力。一九七六年四季度起使用碳球。五年来,取得一定的成绩。七八年以后,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煤耗下降,成本降低,扭亏转盈。八一年生产合成氨7156吨,吨氨耗煤(焦炭折标煤)1.36吨,成本344.82元,利润67.82万元。取得这样的经济效果,使用碳球是一个重要条件。在扩大碳球生产能力的同时,针对生球成球率、机械强度、熟球碳化度、热稳  相似文献   

20.
广西贺县氮肥厂是1977年建成投产的三千吨型小合成氨厂,1988年始拟扩建为1万吨/年NH_3。目前只形成7000吨合成氨的年生产能力。几年来,在脱硫工段改造尚未完成,一次脱硫出口H_2S合格率仅2—3%的情况下,对精炼岗位进行了一些节能技术改造,使精炼气微量基本稳定在15—40PPM,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