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卫星与网络》2013,(4):73-73
4月20日下午,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部将260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装备给抗震救灾部队,为抗震救灾提供应急导航定位保障。  相似文献   

2.
汽车信息化     
广州:垃圾车装备GPS 据报道,日前广州20台装备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环卫作业车上路开始作业。据介绍,新安装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环卫作业车辆的定位、跟踪、防盗、防抢、监控、导航等功能。系统通过环卫作业车辆进行卫星定位跟踪,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达到对车辆行走路线、作业方式和速度的监控,从而实现环卫机械化作业管理。洒水车作业时的行驶  相似文献   

3.
车斐 《无线电工程》2007,37(3):34-35
主要研究由GPS、Galileo和北斗等多个卫星导航系统互相辅助,实现组合定位解算。由于各独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卫星星座规模有限,可提供的卫星定位服务的精度、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在传统卫星定位解算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种系统组合定位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可见卫星结构,提高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吴志宾  王剑 《移动信息》2023,45(9):239-24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其定位速度、精度不属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在不断完善卫星组网的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相继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交通运输及航海保障等领域,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保证船只遇险后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援的重要技术措施,能为船只及相关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文中简单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了其在航海定位中的应用,并采取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该系统的定位精准度,最后探讨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卫星应用装备组合是提升作战能力的倍增器,传统意义上仅仅依据作战需要,增加卫星应用装备数量,而没有对卫星应用装备组合进行优化处理,造成卫星应用装备的重复配置。提出面向作战需求的卫星应用装备组合优化算法,通过对卫星应用装备组合进行优化处理,并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判断卫星应用装备组合是否最优,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卫星应用装备组合优化算法,构建最优卫星应用装备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基于GNSS技术的应急指挥和救援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了导航定位卫星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促进了GNSS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是当前卫星定位应用的发展热点。它是一个动态、实时的卫星定位框架基准,主要由定位基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等组成,能够及时、精确获取空间位置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文章通过对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运行原理的研究,结合电网运维作业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电网运维作业的位置服务管理系统,为电网运维作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有效提高运维作业的管理效率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北斗卫星是本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在测绘、水利、交通等多项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章对卫星导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北斗卫星在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中的用处。  相似文献   

9.
针对越来越突出的装备技术保障问题,以雷抗侦察接收机为例,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用于仪器的周边元件扩展接口(PXI)总线的故障信息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广泛采用了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实现了接收机的相关技术指标的实时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源,大大降低了接收机的维修时间,提高了装备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导航卫星数目不足的环境下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可用性问题,提出通过建立伪卫星调整星座构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对伪卫星系统定位原理,及其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卫星探测海洋目标的效能评估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探测海洋目标的效能问题,研究其基于实用化应用的量化描述方式.建立卫星探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及数学模型,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卫星探测海洋目标的各评价指标权重.以某想定为背景,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基于卫星探测海洋目标效能评估能力量化描述得出卫星探测能力优劣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解决卫星探测海洋目标的综合效能评估问题,并且该研究成果对航天装备效能评估和装备体系发展规划论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工程》2017,(11):49-53
低轨卫星及快速响应卫星非常适合作为导航源为地面用户提供独立于GNSS的导航定位服务,为了解决用户在不同低轨卫星可见数量条件下的连续定位解算问题,并避免传统伪距定位体制所需要解决的高精度星间时间同步问题,提出多种不同可见星数量条件下仅利用卫星多普勒观测信息的定位解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部分区域内都能够满足优于20 m的三维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概念、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对信息化作战装备的保障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军装备建设和发展所采用的传统序贯式模式易导致装备不能发挥有效的战斗力、保障费用高、保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装备综合保障的概念,强调了装备综合保障设计应与装备立项、研制、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同步以提高装备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今日电子》2007,(2):44-44
GPS定位不是什么新技术,但直到最近,这项功能才在多普达P800、惠普6515、神达mioA701等手机当中出现,并成为一项越来越吸引入的功能。特别是在野外环境下,GPS定位已经成为野外救援的必备装备。在美国,法律规定了手机必须在紧急呼叫的情况下可以自动提供用户的位置信息。但传统卫星GPS定位有一个基本缺陷,由于建筑物、桥梁、茂密的树林都会对GPS卫星信号形成遮挡,  相似文献   

16.
于寒 《无线电工程》2013,43(6):30-33
针对飞行试验中测控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终端出现卫星定位突然失锁无法恢复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了GNSS终端软件对目标GPS接收机的处理流程和确定参与定位卫星流程,从改进定位结果有效性判断算法、增加对定位结果的有效性判断、改进确定参与定位卫星流程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能够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高轨卫星定位技术存在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基于星间激光测距的高轨卫星定位技术。在高轨卫星飞行器上安装低噪声激光探测器,借助激光探测器、发射机以及接收器构建星间通信链路,分析接收天线的接收功率与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光脉冲传输空间测距与高轨卫星信号捕获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获得定位初始数据;再分析星间相对运动和修正电离层误差,得到定位数据的精确解算融合结果。选取精度因子DOP作为评判高轨卫星定位技术的参数,通过仿真实验发现高轨卫星定位技术比传统定位技术的平均DOP值高2.89,由此证明所提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卫星与网络》2008,(5):44-44
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和中兴恒和投资管理公司共同组建的“抗震救灾北斗报文应急通讯小分队”一行5月15日早晨7点乘航班,于10点35分从北京飞抵成都。和先期到达的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康宁会合后,立即展开应急通讯保障行动。  相似文献   

19.
左力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0):136-138
介绍了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系统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的理论思想。针对当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现有的航空维修保障理论,提出了一套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模型。与传统的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相比较,提出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应用结构设计。该系统能够保证在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的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信息和装备之间的完整结合,使各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从科技创新的概念出发,结合装备研制开发对使用维修保障的影响,探讨了科研院所在装备保障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科研院所装备保障科技创新能力体现在人员观念、装备预研能力、装备研制管理、装备管理技术和装备技术革新等五个方面,应按此建立科研院所装备保障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考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