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物倾斜是建筑工程的常见病害之一,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一些已建建筑在不能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建筑进行适当的增层、移位、抬升和下降。本文就建筑物倾斜纠偏作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化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物大量涌现,针对我国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必须适当地实施加固技术。文章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详细分析了现代建筑结构加固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阐述了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和原则,提出了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类型和特点,进而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古塔的稳定性监测,现古塔年代久远塔身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其偏离程度影响安全,就要进行纠偏加固项目同时对加固项目动态监测,以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因为其精度要求高,监测文物限制的情况,结合砖石古塔及纠偏加固监测技术的特点,对古塔纠偏加固监测方案的选择进行分析,建立适宜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各种建筑施工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大部分都是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的,所以其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经常由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出现问题而导致建筑物的实用效能受到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在其施工过程中使用加固技术可以在原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二次加固,进一步保证了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的稳定性。鉴于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重要性,文章将详细探讨多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希望对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同时,对建筑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加固技术业越来越受到建筑业专家技术人员的关注。本文就对现代建筑物的加固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希望以此对现代建筑物加固技术的发展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灌浆技术被广泛用于大坝的加固和防渗,边坡的深层加固,建筑物的沉降,局部地基加固,渗漏堵漏等。然而,在山区沟谷地貌的大范围内,将废弃土作为建筑基础进行加固的应用很少。在碎石振冲,人工挖桩等常用技术不能满足所提出结构要求的条件下,对回填弃土进行注浆加固。只要设计和施工合理,采用灌浆技术大面积弃土加固的方法,可以达到更快更节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占地面积迅猛增长,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短缺,再加上使用上的原因,所以有时在不良的地基上建造各种建筑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引入了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可以消除砂土地基液化、减少沉降、提高承载力的新方法。现在这种加固方式在交通工程、民用建筑、工业、水利中应用广泛并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文章对振冲技术这个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建筑物的形式也有越来越多的花样。随着建筑物的样式日益增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了满足人们现代化的需求,在改变既有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时,就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在建筑物的改造过程中,应采取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加固模式,才能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
既有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和加固技术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要求,对目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强调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建筑物的不同情况和条件,综合分析确定。随着建筑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将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织物图像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倾斜现象,从织物本身的纹理特征出发,根据织物图像中纱线的间隙方向与纱线一致性的原理,提出一种新的织物图像偏斜纠正方法,对纱线的间隙进行倾斜纠正,实现了整幅织物图像的有效纠偏。并利用织物图像行投影亮度离散度与纠偏角度之间关系及织物纬纱密度测量的结果,对纠偏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0.05°的纠偏精度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为后续织物密度的自动识别及织物组织的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地基是挺起建筑物的基础,它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所以地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危,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提高地基的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发挥地基的稳固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文中针对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地基加固的原理及加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图像纠偏在织物组织结构参数自动识别过程中直接影响识别结果.本文通过对织物图像去噪、直方图均衡化等预处理操作后,对图像进行水平和垂直边缘检测;同时为提高倾斜角度识别的准确度和算法运行效率加入细化处理,然后对细化后的图像进行Hough变换,检测倾斜角度,最后对图像进行旋转实现旋转纠偏.通过对不同机织物图像进行纠偏处理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钢混结构配麦仓在维修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增大截面加固、预应力加固、增设支点加固、化学灌浆补强加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这几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技术,完善的解决了钢混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金浪费。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阴高级中学的教学楼的原设计、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情况、抗震鉴定情况,进行了抗震加固设计、抗震加固施工、抗震加固验收,并将抗震加固建筑与新建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居住环境更加重视它的艺术美和实用性的双重品质,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给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结构上提高了难度也指明了未来设计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是在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比如如何在建筑物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随着现代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技术也逐渐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我国的建筑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上面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有待去解决,文章就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出现缺陷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防治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建筑水电安装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后期使用,有必要加以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首先探讨了建筑水电安装需遵循的技术原则与信息化界面设计,进而从管道安装、开关与照明器具安装两大方面对于建筑水电安装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据德国法兰克福纺织品建筑技术委员会(Textile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预测,到2000年,工业建筑物中应用纺织品薄层结构会极大地增加,同时纺织品增强轻质结构材料也会有很大发展。纺织产品作为第五代建筑材料正在引起建筑界重视,特别是在工业建筑领域,如临时性仓库、货栈、物资、机械和车辆的补给中转仓贮库房、生产厂房、试验室、大型建筑的房顶、屋面以及许多类型非长远性工业建筑物等方面。意大利的韦纳佛罗(Venafro)研究中心的建筑本身就是运用现代纺织品建筑物的完美典范。它是由比利时布鲁塞尔设计师P.Samyn采用创新的薄层结构设计的,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极轻盈,很像一只伏卧在池塘上的大昆虫。它是采用六组钢拱架支撑半透明的Trevira聚酯织物薄层屋面构成的,沿拱架纵向用钢缆加固。屋顶内空间面积约2480米~2,分成两层墙壁封闭侧翼的办公室,并有外部接待室。两层楼面采用不同类型空调。其正面是玻璃窗,能观看建筑物内的景物。用这种半透明薄层屋顶加玻璃窗结构能获得最佳采光效果。这项成功的设计证明今天已经能够利用纺织品薄层结构技术解决复杂的工业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问题了。发展纺织品建筑物的最大优点是能极大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筑成本。通常需要的各种主  相似文献   

18.
建筑电气设计要保证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性,节约能源,在符合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前提下,电气设计技术的实施要有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文章讨论了一些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的牢固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地基加固的原理是通过增大受力层的承重力度,降低地基发生不同程度地表沉降的概率来使地基更加稳固结实,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注浆加固的方法是被大多数施工者所采用的。注浆加固是一项系统的技术手法,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别的注浆技术进行地基的加固,以收到最好的工程效果。文章旨在通过对注浆加固技术进行系统论述,并引用实例对其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说明,希望对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宿迁学院校园将来可能会整体搬迁的背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校园建筑物景观,保留老校园的风貌,需要对整个校园进行整体测绘。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数字化保存是非常高效和直观的,目前所使用的主流方法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但由于前者侧重于对建筑物顶部及侧面构建三维纹理,对中部及底部建模效果欠佳;而后者由于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及建筑物高度对观测视角的限制,对建筑物中上部的数据信息很难完整获取。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最后再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去噪、精简、点云拼接及融合,将会实现高效、快速、高精度的实景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